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获得十六国支持,就是朱辰此行最大的收获,郑和暗中便为朱辰积攒了一笔海外势力。

将使臣们都送走之后,朱辰也转身离开了。

明天就是正式考试了,他必须得回去再温习温习,不然名落孙山可咋办?

……

鸡鸣寺。

朱棣正拿着一把一人高的弓箭,朝前面射去,几乎每次射出,都是百发百中。

身旁,是纪纲在述职。

听到朱辰让十六国使臣的朝贡翻了一倍,就连朱棣都惊到了:“这臭小子真这么给朕长脸?”

纪纲道:“是啊。”

朱棣哈哈大笑:“有出息了,朝贡翻一倍,又能再扩建扩建神机营了。”

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钱,朱棣怎能不开心呢。

“怎么样?军营的将士们见到皇太孙了吗?”朱棣继续问道。

纪纲答复道:“见到了。”

朱棣眼神一凝,笑呵呵道:“那他们对皇太孙印象怎么样?”

纪纲微微一愣:“我这就去问。”

朱棣摆了摆手:“算了,鸡鸣寺也住够了,我亲自去问问,再说明天就是院试了吧?我大明又要出许多的才子了,老头子我很期待啊。”

“是。”

给老和尚打了招呼,下了鸡鸣寺,朱棣直奔军营而去。

等到了军营,他直接化身为一个老兵,去见了几个参加演武的老兵。

那几个老兵,听闻朱棣打听朱辰的事情,顿时就来劲儿了。

“嘿嘿,你说的是那把军鼓都给砸穿的少年吧?那可是真猛啊。”

“军鼓的皮可硬着呢,刀捅下去都要割好一会儿,那少年可好,竟然用鼓槌把大鼓砸穿了。”

“哈哈,那少年可以。”

朱棣听着这话,也微微一笑:“那你们觉得他怎么样?”

他是在问将士们对朱辰的印象,要是将士们认同皇太孙,以后掌军起来,就要容易得多。

几个老兵对视一眼,嘿嘿一笑。

“那娃子好得很!”

“不知道是哪个营的,要是我们三千营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明年要是真去打瓦剌,这娃子绝对能一口气杀十个蒙古骑兵!”

他们的话,听在朱棣耳中,朱棣心中便有数了。

仅仅是见了一面,朱辰就给将士们留下了一个好印象,朱棣的脸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好啊,这大孙子真是出息了,不愧是你爷爷我养大的,看来行军打仗绝对不是花架子,是个好手啊。

……

次日,就是院试开始的日子了。

寅时,天还没亮,学政处已经挤满了人,人山人海的学子,正在外面排队,尽管此时考场的大门还没有被打开。

而朱辰也早早的起来了,在院子里看了一个时辰书后,他就打算去考场排队了。

而恰巧此时,老爷子来了。

“臭小子,今天你院试,我送你一起去。”老爷子笑着走进来。

看见老爷子,朱辰脸上扬起笑容:“来了啊,就是一场院试而已,不需要你担心。”

朱棣笑着道:“别废话了,走吧。”

朱辰笑着点头,跟在朱棣身后,爷俩朝着考场走去。

路上,朱棣猜到朱辰又没吃饭,便让纪纲在摊子上又买了几个包子,塞进朱辰手上:“吃吧,吃得饱点,再进考场。”

这是来自于老爷子的关怀。

朱辰扬起笑容:“好。”

他快速的将几个包子吃完,还没来得及说话,老爷子又塞了一个包裹给他。

“院试要考三天,你备的干粮太差了,少年要多吃,我给你换过了一些,你拿着考场里吃吧。”朱棣开口道。

朱辰微微一愣,打开那个包裹,里面全部是肉干。

朱辰抬起头,想谢谢老爷子,谁想到老爷子已经走远了。

朱辰心中一暖,快步追了上去。

爷俩的脚步都不慢,很快就到了考场处,此时考生正在陆续进场。

人山人海的考生,排队到了极后面,朱棣望着这么多的考生,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大明的考生现在越来越多了。”

“是啊,据说这次光应天府报名的,就有几万人。”朱辰也是听别人说的。

朱棣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也不愿意等,可现在排得这么长的队伍,他非但没有不耐烦,反而还带着笑。

他并非只是马上皇帝,他知道文官的重要性,所以也很重视这些学子。

明朝,应该也算得上是最重视读书人的朝代了。

只要通过院试,考上了秀才,就可以见知县而不跪,还可以免除税务,由此可见明朝有多重视读书人。

“怎么样?有没有把握?”朱棣询问道。

要说别的,朱辰能滔滔而言,可问起这个,朱辰只能报以苦笑:“老爷子,实话告诉你吧,难说。”

也就是说,没有信心咯?

朱棣眉头微皱,又很快舒展:“没事,好好考,去吧。”

快轮到朱辰了,朱辰笑着点头,然后快速的进入考场。

朱棣站在考场外,望着朱辰进去的身影,心中不由陡然感慨万千。

“瞻基啊,你要好好加油,不要被这些文官给看轻了。”

“爷爷这前半辈子没读过书,只会舞刀弄棒,所以总是被文官驳斥,和我对着干,哪怕后面学习了,学问再高,文官们也还是不待见朕,他们倒是讲究根正苗红,半路出家的读书人,他们还不要。”

“你好好考,爷爷支持你。”

“若是文官不待见你,只有武将支持你,这朝堂终究坐得还是难受啊。”

永乐大帝吃过这样的苦,他并非想当甩手掌柜,只是他一提出什么建议,这些文官就驳斥他,和他对着干,导致永乐大帝干脆不管了。

倒是太子爷,和文官们很融洽啊。

怀揣着对太孙的希望,朱棣转身回去了,院试要考三天,三天后老爷子再来。

……

与此同时,汉王府内。

富丽堂皇的汉王府,就比东宫差点,甚至都快赶上东宫了。

此时,大堂上,有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正在给朱高煦磕头。

脑袋磕得很重,那个书生沉声道:“王爷,您放心,我一定会拿下案首的位置!”

案首,便是院试的第一名,秀才中的第一名。

这个书生名叫刘科,乃是汉王资助的学子,并非是汉王爷好心,而是汉王早就想好了,要让自己的人渗透到文官阵营里去。

而且,汉王现在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

“记住本王的话,只要你能考上案首,作为榜首,我就能保送你去户部学习,到了那时候,你就可以查阅户部档案,帮到本王了。”

“永乐六年,太子爷为了给扬州百姓赈灾,贪污了一百万银两,这事儿是他私自赈灾的,皇爷不清楚,不过要是被皇爷给知道了,太子爷得吃不了兜着走,他必定被废。”

“可惜我进不去户部,拿不到账本证据,你得帮我。”

汉王盯着这个读书人,脸上带着笑容。

这件事也是他刚查出来的,只是苦于没有证据,要是有的话,他可以直接检举太子爷瞒着皇爷赈灾,是在收买民心,企图造反!

到那时候,太子必定倒台。

刘科将汉王爷的话全部牢牢记在脑海里,郑重道:“明白了!”

“明白了就去吧,走后门,别让人发现。”朱高煦咧嘴一笑。

刘科连忙拱手退下,从汉王府后门出去,快步赶往考场。

朱高煦则咧嘴一笑:“老大,你说你傻不傻呢?竟敢瞒着老爷子私自给扬州的百姓赈灾,还赈灾了一百万两,你这不是自己找死么?那些百姓比自己的储君之位还重要?真是脑子进了水。”

“也对,老大脑满肥肠的,可不就是猪脑子?哈哈哈。”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天下安康唐逗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大明元辅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寒门枭士我的谍战岁月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大唐不良人荡宋北宋振兴攻略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我是关陇老秦人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越穿,越难,越穿越皇陵守墓人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误惹绝情冷少大汉天子崇祯末年带妹征伐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穿越从开荒开始讨逆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