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来龙去脉后旺信不由的吐槽到:“我还以为真的是你们神机妙算呢,搞了半天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你小子居然敢这么说!”
说着二人就要上前揪旺信的耳朵。
但是旺信已经和他们很熟悉了,他们一撅屁股旺信就知道二人要放什么屁。
于是抢先一步跑了。
边跑嘴里边说:“有什么不敢的,要不是我和师父还有张大哥救了你们,你们早就变僵尸了。”
三人吵吵闹闹向前追逐而去。
张德妙看着不由的笑出了声,旺信的说法颇有阿斗的风范。
“让德妙你见笑了。”
冬叔看着一点不稳重的三人无奈摇头对张德妙说到。
“冬叔错了。”
“嗯?”
冬叔不懂张德妙为什么这么说。
“冬叔,我不但不见笑,反而很羡慕他们能够这么活泼开朗,这说明他们没什么压力,有人在为他们遮风挡雨负重前行啊!”
张德妙颇为感慨的说到。
这话冬叔听了很是受用,张德妙这不就是在说他是顶梁柱,给徒弟们的安全感大嘛。
但是冬叔其实也有自己的担心:“哎,也不知道是好是坏。我不可能一直陪着他们的,他们要有德妙你一小半的稳重,一小半的本领,我就放心了。”
“冬叔,他们现在还不大,你也正值壮年,现在担心这些还太早了。”
张德妙笑着说到。
“哈哈哈,我已经六十有二了,怎么还能说是壮年呢?”
冬叔摸了摸自己乌黑的小胡子笑到。
“冬叔你居然六十二了!”
这个惊讶不是张德妙装的,他一直以为冬叔最多四十五上下,看面相根本不老,而且肌肉充实筋骨强健。
“真是养生有法,修行有道啊!”
面对张德妙的夸奖冬叔心里其实也很自得。
这一点也是他自己的得意之处。
他们龙再山的道士,要斩妖除魔就难免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伤,但是他从来都不打无准备之战。
总是在不停的画符修行,储备物资。
当然了精神上的放松他也很注重。
所以他也不是没有遇到过突如其来的战斗,但是都被他的充分准备给化解。
他从三十三岁出师开始独立降妖除魔以来,还真就没有受过什么大伤。
再加上龙再山的功法神奇,所以虽然人已经六十二了但是仍然显得很年轻。
“哈哈哈,德妙这一点我可就不谦虚了。”
冬叔难得的露出了明显的笑容。
“冬叔可以传授一些经验吗?”
张德妙也确实很好奇。
“这个当然没有问题。”
“那可太感谢你了冬叔。”
“这没什么,很少有人关注这一点,我们可以多交流。
第一点其实就是功法,这不止是我们龙再山的功法,很多功法都有这种保持活力的特性。
我感知到你的真气也是生机勃勃所以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点其实就是精神的修养。”
“精神的修养?”
张德妙有些好奇,难道是什么功夫就像之前看的小说可以锻炼精神力吗?
“对,精神的修养,说白了就是对自己精神的修行与养护。”
“冬叔这个怎么修养,可以说吗?”
“当然可以,这也不是师门的秘传,是我个人的心得,难得有人关注这一点,我告诉你。”
“谢谢冬叔。”
“不必不必。”
冬叔摆了摆手接着说到:“所谓精神,其实就是人的情绪思维。”
“哦?”
“有什么不懂吗?”
“和我通常了解的有所不同,我还以为是精气神的那种精神呢。”
“有一定的重叠,但是我这里更加强调情绪思维方面。
你要学会掌控和锻炼自己的情绪和思维。你所说的那些精气神对于我们修行中人来说很重要。
我所讲的这个其实属于神的一部分,但是和精气也有关系。
你仔细想想情绪和思维与这三宝是不是都有一定的关联。”
“确实”张德妙转了一下脑子说到。
“我们不讲三宝就讲我说的情绪思维,都知道心魔。
其实心魔也是一种情绪,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梳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心魔就很难出现。
同时心魔有是一种思维的僵化,如果我们的思维有足够的高度与广度,心魔也很难出现。
你觉得呢?”
张德妙点点头,虽然冬叔并没有讲述概念,但是他还是听懂了。
心魔其实也是一种执念,修行人的精气神都很强,如果自己钻了牛角尖那可真是灾难。
但是如果自己的思维方式很清晰调理,对于情绪的疏泻管理又很到位那就不会钻牛角尖了。
见张德妙可以领会冬叔继续说到:“心魔其实是最终产物,我们人生的路上有很多障碍,比如自大、自卑。
如果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精神那你就可以避免这些东西。
这其实是修行的机要,但是现在的灵幻界很少有人关注这一点了。
我能保持比较年轻的面貌,不仅仅是功力深厚,所谓相由心生,这句话对于我们修行者来说其实颇为灵验。如果内心的精神不能管理好的话整个人的风貌都不会正向的。”
“居然这么重要!”
张德妙有些懂了,看来冬叔从自己的气质上也看出点什么了,所以才会对自己说这些话。
“很重要的。这精神其实就是‘心’。”
“那冬叔要怎么修心呢?”
“第一要心向正道,这是旗帜。
有了这杆大旗你就不会被阴霾遮迷。”
其实冬叔之所以轻易的对张德妙讲出了修行的要处,是认为张德妙是个人才,而且实力很强,如果误入歧途,不仅是正道损失,而且危害甚大。
所以借此机会给张德妙埋入正面积极的种子。
“第二要了解正道,多读一些经典,多了解一些事迹,这样才有迹可循。
第三你要多了解邪道,这样你才不会被骗。
第四要知行合一,能行正道。这样你的‘心’才能坚不可摧。”
“冬叔怎么才能知行合一呢?”
“这就要求我们每天自省自查,自我约束了。如果你有这个愿望,那你必然踏入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