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银票顾名思义,是代替银两在市面上流通的一种票据,也可以说是一种纸钞。

银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初期,那时候的四川便出现了专门现钱保管业务的“银票商铺”,也就是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商铺,商铺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三十文的利息,即支付百分之三的保管费。

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是最早“银票”,当然,这种“银票”还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并非市场流通的货币。

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银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银票铺,并在各地设银票分铺,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银票”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

再后来,银票商铺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银票”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银票”,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时候的“银票”才真正发展成为能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

北宋初期为什么会出现银票呢?

因为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金银铜等贵重金属短缺,满足不了流通的需求。

一开始,北宋朝廷没有办法,只能铸造铁币来确保流通需求,当时,十个铁币才能抵一个铜币,而一匹布就需要铜钱两贯,也就是铁币两万,两万铁币的重量足有五六百斤,拉一车铁币去买一匹布就是当时的现状,这种交易方式极为不便,因此客观上就促成了轻型货币银票的出现。

宋仁宗天圣元年,北宋朝廷设置益州银票务,由在朝京官监督主持银票发行,官方银票正式问世。

北宋时期的银票发行还是相当规范的,所以应用极为广泛,直到宋徽宗大观元年,北宋朝廷将银票改为钱引,使得货币与本金脱离,肆意增发,才造成了银票或者说钱引价值大跌,到了南宋末年,一千文的钱引价值已经不到一百文。

到了元代,银票制度反而更完善了,元代主要货币就是银票,甚至《马可波罗记》中都详细介绍了元代银票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情况。

明朝也发行过银票或者说纸钞,明初洪武八年就发行了替代铜钱的宝钞,原因也是由于当时缺铜。

洪武八年发行的宝钞面额为一贯,也就是一千文,当时的米价就是一石米一贯宝钞。

到洪武二十二年,大明朝廷又增发了面额分别为拾文、贰拾文、叁拾文、肆拾文、伍拾文的宝钞,而此时因为发行宝钞不设置储备金,想怎么发就怎么发,以致宝钞严重贬值。

到永乐五年,一石米已经涨到宝钞三十贯,也就是说,宝钞二十年就贬值了三十倍!

到宣德七年,一贯宝钞只值铜钱五文,也就是说,宝钞发行五十年就贬值了两百倍!

到正统九年,一石米的价格已经超过宝钞一百贯,宝钞已经不能通行,“积之市肆,过者不顾”。

到正德年间,宝钞实际已经被废止,大明朝廷不再发行纸币。

这就是大明发行纸币的闹剧,完全不管经济发展规律,肆意『乱』发,只用了一百余年时间便使得朝廷信用破产,民间不承认宝钞!

张斌看着眼前关于大明宝钞的记载,不由皱眉不已,在大明,纸币的信用早就被朝廷给摧毁了,自己再发行银票,有人买帐吗?

他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大胆尝试,循序渐进,慢慢恢复纸钞的信誉。

他知道,银票实际上是很有前途的,或者说,纸钞取代金属货币是一种趋势。

这个时候大商户之间的交易已经上升到数万两甚至是数十万两的级别,数十万两是什么概念,不说什么十两一斤与十六两一斤的区别,简单换算一下,十万两就是一万斤,一万斤银子,最少也要几辆马车才能拉的动,拉着数车甚至是数十车银子去做生意,其麻烦程度可想而知。

不说别的,光是一个安全问题就不容忽视,如果是同城做生意还好,如果是异地,跨越几个州府,甚至是跨越几个行省,带着数车甚至是数十车银子就很不安全了,防匪盗,防贼,那只是一个方面,有时候,甚至自己人都得防,因为数十万两银子足以让人为之疯狂,一旦银子被抢,什么都没了,有时候甚至连命都的搭上!

所以,不管怎么说,现在各地行商的大商户对银票是有需求的,而且需求很迫切,这就是恢复纸钞信誉的基础,只要各大商帮的商户都用上东盛堂发行的银票,民间对银票的信心就会慢慢恢复,到时候,银票成为流通货币就会水到渠成。

发行银票,除了信誉问题,最重要的莫过于防伪的问题了,你不『乱』印,人家仿制你的,逮着一顿『乱』印,那时候就不是信誉问题了,整个东盛堂甚至都会因此而破产。

所以,发行银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解决防伪的问题,为此,张斌特意在福广调集了十余户忠厚老实的印刷户,将他们全部迁移到大员城,专门安置在一个大宅院里,跟他们商议起银币的防伪来。

这下,他这位总督大人就比较怪异了,正事不管,成天跟十余户印刷户混在一起,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这会儿真没几个人知道他在忙活什么,因为这十余户印刷户都被他监管起来了,甚至他还下了封口令,严禁他们跟任何人谈及研制银票的事情,一旦发现,迎接他们的就是永远消失!

对于纸钞的防伪,张斌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他虽然没有造过纸币,后世的纸币却见的多了,各种防伪方法也有所了解,所以,设计起银票来倒不是很难。

纸币防伪有很多种方法,结合明朝这会儿印刷和造纸技术的水平,张斌选取了几种。

首先是纸张,纸张肯定要特制的,用特殊的纸张足以难住九成以上的仿冒者,只要用市面上买不到的特殊纸张印刷银票,绝大部分仿冒者都得跪,纸都买不到,还仿冒什么呢?

他征询了十多个印刷户的意见之后,定下了一种纸,这种纸在市面上根本没有买,这些印刷户中也只有一两个人见过。

一般纸都是用稻草、麦秆等原料做的,成本低廉,一百张一尺的稿纸也才几厘钱,这种是印刷常用的纸,没什么柔韧度,一撕就开,也不耐磨。

好一点的纸则是用树皮做的,成本就比较高了,一百张一尺的纸便宜的也要几分,贵的要几两,这种纸一般用作高档书籍的封面,柔韧度已经相当不错了,要费点劲才能撕开,也比较耐磨。

最贵的纸则是用棉絮做的,成本相当高,比布匹都高的多,因为布匹是直接拿着棉絮做成的纱线去织的,棉絮等于完全被利用了,而用棉絮做纸的话,起码要煮出一半的渣滓,只用处理过后的棉纤维。

这种纸,相当柔韧,也比较难撕开,相当耐磨,而且白度比较高,不用添加任何增白剂,自然洁白,对印刷颜料的吸附『性』相当好。

不过,这种纸造价昂贵,差的都要几厘钱一张,好的甚至要一两一张,一般只有特有钱的人家做特殊用途才会专门订制,而且,会造这种纸的匠户也不多。

造银票,要的就是这种纸,造价昂贵不怕,一两一张也没关系,因为张斌准备做的第一批银票面额都是一百两的,长度也不到半尺,一张一尺的纸可以造好几张银票呢,造纸的成本压根就不算什么。

于是乎,他又调来了几个经验老道的造纸匠户,也全部集中在大员城,让他们专门生产做银票用的纸张。

纸张的问题解决了,接着就是雕刻和印刷技术,这个虽然不是独门技术,可以加入的防伪元素却很多,比如特殊的复杂图案,比如多层彩印,比如双面印刷等等。

张斌还决定用特制的铜板雕刻,这样的话印出来有凹凸感,还可以套用精密的模具,使印刷出来的图案更加精密,而且还比较耐用,不像木版那样印着印着印着就花了,线条始终如一。

最后,他还搞了个独特的条码编号,正面是阿拉伯数字,反面则是与之对应的条形码,这个完全是后世的东西,一般人根本不明白这是什么玩意,而且数字编码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人也不会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他也不准备将条形码的识别方法教给太多人,仅限于各区域的大掌柜和他们的窒息亲属,外人绝对不教,而且也严禁他们教给外人。

就这样秘密筹备了将近一个月,第一批百两的银票终于可以印刷了,张斌特意召集了附近几个区域的大掌柜,开始培训他们识别银票真伪的方法。

还是那几个离东番比较近的,能通过快船联系的,也就是:

福建和江西由大掌柜黄鹏负责;

广东和广西由大掌柜黄程负责;

南直隶和浙江的大掌柜曹化春;

北直隶和山东的大掌柜曹化雨;

东瀛和朝鲜的大掌柜郑芝鹗。

之所以只招这几个大掌柜前来并不光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快船迅速抵达,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几个地方基本是大明商贸活动最发达的地区,十大商帮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些区域,而且,这些区域也可以通过快船转运银两,压根就不用担心挤兑或者无银两可兑的情况。

这些大掌柜原本也听张斌说过,要开拓银票任务,但是他们没想到这么快就会开展,在他们想来,起码要大明两京十三省,甚至是个州府县城都有东盛堂的分号,银票汇兑的业务才能展开,现在东盛堂的分号还远没有这么多,而且,西北各地发贼闹的正凶呢,很多地方银子压根就送不过去,更别说兑换了。

张斌并没有跟他们解释这么多,因为他准备召集各大商帮的掌舵人宣传一下东盛堂的银票,到时候也要详细解释一遍,这个时候跟他们解释有点白费功夫,还不如到时候一起解释。

没过几天,东盛堂五位大掌柜都培训的差不多了,第一批银票也印出来了,张斌直接召集四大商帮的掌舵人在福州聚会,宣传东盛堂银票发行的相关事宜。

龙游商帮、宁波商帮、徽州商帮、江西商帮,四大商帮的掌舵人再次齐聚福州的望月楼,这时候他们的心情已经大不一样,上次是张斌组织募捐,大家相信他福建巡抚的为人,冒着一定的风险各自捐出了几十万两。

而这次,张斌已经晋升福广总督,当初给他们承诺的月港互市早就开通了,他们也因此赚翻了天,后面珠海互市也开通了,各大商帮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一年利润翻一倍都算是赚的少的,他们中有很多人在这几年里资产都翻了十倍还不止!

正是因为张斌的提携,他们才能有今天,他们对张斌自然是相当的信任,张斌一召唤,这些掌舵人立马就一窝蜂赶过来了,好像生怕跑慢了会吃亏一样!

望月楼里,张斌看着这些熟悉的身影,内心一阵感慨,这些人虽说跟着自己赚了不少钱,但是,当初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无条件的信任,自己才募捐到了第一笔军费,从而收复了福建附近所有海盗,收复了东番,闯出了一片天。

这些人是应该感谢他,他也应该感谢这些人,他不由站起身来,举起酒杯朗声道:“诸位,感谢大家对本官的信任,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家对本官的信任,本官都铭记在心,来,我敬大家一杯。”

各大商帮的掌舵人连忙站起来,也是一阵感谢。

满饮了一杯之后,张斌直接道:“这次招大家来,主要是宣布一件大事,这件事想必大家也有耳闻,这件大事就是,东盛堂准备发行银票了!”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天下安康镇国北凉王唐逗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寒门枭士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大唐不良人荡宋北宋振兴攻略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洛天心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我是关陇老秦人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越穿,越难,越穿越皇陵守墓人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误惹绝情冷少大汉天子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讨逆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绝世极品兵王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