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和一世富贵差不多类型的明末小说【重生南明当皇帝】,书名很烂,简介也很中二,不过是作者为了吸引一点小白的手段,正文内容是严谨合理向的,逻辑性较强,值得一读。)
汴河边的酒楼里,刘太师悠闲地喝着茶,对站在面前的朱正、周贵和李逢吉几个人道:“这次事情,你们几人要吃点苦头,少不了沙门岛那里走一趟。不过你们放心,家里的事情自然有我照顾,绝对不会有半点差池。就是沙门岛那里,也有我相熟的吏人,去的时候带一封我的书,安心在那里过几年,等到朝廷大赦,好好地回到开封来。等到了那个时候,有现在许你们的钱作本,又有我们的帮衬,荣华富贵还不是唾手可得?”
朱正几人一起拱手:“但凭太师吩咐,我等定然会把事情做好!”
“好,好!”刘太师摆着手让几人放松,“这两年在三司,你们只是后行,委实吃了不少辛苦,我也没能照顾到你们。以后就好了,等到回来,在京城买座宅子,再娶几个娇妻美妾,什么样的好日子享受不到?这个年月,什么品官厚禄都是虚的,手里有钱才是实打实的,有足够的钱,你们可以过得比皇上还舒服。你们说是不是?”
“太师说得是!皇上虽然吃喝不愁,但天天还有那么多国家大事劳心劳力,哪里能够像我们,只管吃喝享乐,其他万事不管!”
“对,你们知道就好。这次把事情做好,不管谁问起来,你们都说是得了消息,不甘心就此稀里糊涂裁掉,才去找相熟的吏人到宰相和御史那里讨个说法。这又不是什么谋反作乱的大罪,了不起判个流放沙门岛,几年之后就能回来,以后就都是好日子了!”
想起以后再也不用被人呼来喝去,天天吃糠咽菜,自己也能够如同天天羡慕的那些员外一般,住着华屋大宅,左拥右抱着娇俏的小娘子,几人脸上都放出光来。
正在这时,一个中年人从外面进来,到了刘太师身边,低声道:“太师,外面刚刚传来消息,盐铁司兵案的人正带了厢军,到处抓昨天闹事的人!”
“来了,来了,”刘太师看着几人,摊开双手。“这说着说着,他们就开始到处抓人了!这个徐平确实是与其他人不一样,比我们原先预计的行事果断得多。本来还以为是开封府抓人,没想到盐铁司先出手。”
朱正几个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好事还是坏事,面面相觑不敢说话。
刘太师笑道:“你们不用担心,三司抓人不是更好?除了昨天跟着你们上街的,如今三司全是我的手下,害怕个什么!我一句话,你们连板子也吃不了一下!”
听了刘太师的话,几个人才放下心来,脸上露出笑意。
散朝之后,中书、枢密院和三司使寇瑊等人又到后殿去商量朝廷大事。徐平自然是没有那个资格,径直回到了三司衙门。
一进盐铁司,刘沆就迎上前来,拱手行礼:“副使可算是回来了。”
徐平点头致意,问道:“怎么样,抓了多少人回来?”
“还算顺利,昨天我们打听出名字来的,已经抓了六十多人回来。下官已经带同公吏审问了他们,说是朱正和周贵十几个三司前后行为首,昨天深夜商议定了的。今天一大早,这些为首的吏人便分头找人,带着到了州桥那里会合。”
见刘沆满脸兴奋之色,徐平道:“不要光听他们说什么,小心他们早有串通,中了这些人的圈套!后面抓人回来,不要急着审问,分别关押,让厢军守着,也不许他们相互交谈,互通消息。过不了多久,御史台和开封府会派人来与我们同审,等着他们。”
“怎么有开封府和御史台的人牵扯进来?是不信我们三司吗?”
刘沆听了有些着急,本来他刚刚接手盐铁判官就碰到这种大案,正憋着劲要大显身手呢,哪里想到还有其他衙门的人搀和进来。
徐平叹了口气:“冲撞两位宰相府第,辱骂御史中丞,那些闹事的全都是我们三司的人。没有人就此怀疑我们,让我们不得插手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让我们单独办案?”
刘沆叹了口气,不再说话。明面上看起来,三司其实应该负很大责任,只因那些小吏直言是因为御史中丞韩亿建议裁人才闹事,没人牵扯三司罢了。
徐平又道:“王相公那里不是昨日记下了闹事人的姓名吗,一会他就会差人送到我们这里来。有了名录,我们只管照着拿人。”
刘沆急道:“副使,昨天我也在场,王相公的名单都是让人报自己名字记的。实不相瞒,有的人根本报的就是假名,我也一样报了个刘三水的名字记下来。更可恨的,有人报的是自己在三司里仇家的名字。还有一些明显不是公吏的人,是随口报的名字,我问了当时在场的三司吏人,那些人报的竟然在三司确有其人。”
说到这里,刘沆摇头:“王相公的那份名单,只怕舛误之处甚多,不能作为凭据。而且昨天我看王相公的意思,一是想要息事宁人,再一个记下来也真有跟那些小吏们审诉的意思。不想后边有人带着去了韩御史府上,让事情不可收拾,枉费了王相公一番苦心。”
“不管那名单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都是现在对闹事的人记载最清楚的,只能先按着那份名单拿人。等把人抓回衙门里,再仔细审问就是。”
听了徐平的话,刘沆只好拱手称是。
说完了话,徐平转身回自己的长官厅,走了几步,突然想起什么,又回转身,对刘沆道:“此次事情疑点甚多,你处理起来一定要慎之又慎,万不可被人蒙蔽了。”
“属下明白!”刘沆拱手答允。
徐平又道:“刚才在早朝上,吕相公本来想按照王相公手里的名单,直接把这些人断了,该流配流配,该除名除名。我一再坚持,一定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查清楚,才把案子又拦了下来。此事吕相公颇为不悦,你心里有数!”
刘沆怔了一下,向徐平躬身行礼:“副使放心,属下一定把这案子查清,绝不会留下任何把柄给别人!”
徐平点点头:“先抓人,分别看好,记住不要让他们串通。等御史台和开封府的人来了之后再审问,不急在这一时。”
别了刘沆,徐平回到自己长官厅里,让军将端盏茶来,把门关上,在门外紧守不让闲杂人等进来。如有重要的事情门外通禀,等候吩咐。
把茶放在杂几上,徐平在椅子上坐下,紧紧靠住椅背,抬头看着屋紧。
每当遇到大事,徐平总是要这样静一静,仔细理一下事情的脉络。务求把事情考虑得周全,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酿成大错。
从茶法变更,紧接着榷货务就出事,后面跟着发生三司公吏冲击宰相府,闹出了个大新闻。一环扣着一环,徐平不知道如果这次再和稀泥,下次会发生什么。
徐平绝不相信这些事情后面没有关联,几次事情连起来,已经勾出了一个模糊的影子。想起徐昌以前说的什么刘太师,什么各京城权贵家里的干人,再加上这些各个衙门里的公吏,因为利益纠缠在一起,如果真联合起来,这势力还真是大得怕人。
前几年那个谁来着,仅仅是在哪个库严查了公吏贪污偷盗,一年收入就翻了几倍。这要是三司的各个库务全都是这样,这就是一个地下朝廷啊!
跟这样的势力作对,徐平总是有些犹豫。如果朝堂上没有大臣支持,单靠自己一个盐铁副使,只怕盖子掀不起来,自己前程就先搭了进去。
但现在已经没有选择了,经过昨天的事情,再退让下去,自己这个盐铁副使就成了木偶傀儡,只能任凭别人摆布。别说还想做什么事情,能安全当一任都不容易。
长出了一口气,徐平直起身子,翻看案几上的案卷。
这是他昨天跟高成端谈了一下午记录下来的,一些外人难以知晓的三司隐秘。
高成端世代为吏,他自己在三司做事也有近二十年了,还连个主事都没有当上,这本来就有些不正常。他这种情况,不说做到最高层的孔目官,最少也该是专知主事。
高成端坦言,之所以如此是自己不融入周边的同僚之中。
上几代高家在三司做事,已经攒了不少钱,在家乡襄邑县是数得着的大户。到了高成端这一代,有了比钱财更高的追求,一心要做官改换门庭。
徐平执掌盐铁司,尤其是设三司条例编修所,让高成端看到了机会,便主动出来献出自家所存的典籍,希望能够博个出身。
依照高成端所说,三司历代有公吏都会形成几个团体,互相勾结,把各个国库里的钱变成自己的钱。这过程虽然免不了大部分都分润给各个衙门及上层高官权贵,三司的公吏们仅靠着喝点汤水也都发了大财,好多世代为吏的都富比王侯。
这一代的三司公吏更加厉害,有一位年老退职的公吏把这些小团体联合了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组织。这组织如同寄生植物一样牢牢地盘距在三司这棵大树上,不断地吸取养分越来越壮大。上至王侯宰相,下至各个衙门的主簿丞郎,很多都从他们那里分利。
选人升迁极为艰难,很多就在各个衙门里转来转去,年长日久,更加容易跟这些小吏勾结在一起。反而是那些低级的京朝官,夹在中间被耍得团团转。
这位有大神通的年老公吏姓刘,因为有检校太师的头衔,人人称为刘太师。
公吏衙校的检校官自成一个系统,除了有个虚衔外别无意义,只是公吏们之间用作相互之间的美称。这位刘太师却把这虚衔弄得跟实衔一样,真算是非同一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