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的争斗随着王权宁的表态最终也有了出现了逆转,尽管王权宁在前朝时并没有刻意培养自己的势力,但其本身就是军功累累,威望极重。
在有了王权宁支持后,那些前朝旧臣也不太好争论个什么,只得就此作罢了。
就这样,这场王道与霸道的执政理念之争算是按照李世民的想法顺利结束了。
同时,李世民为了让自己的理念能够顺利的执行下去,防止有些人阳奉阴违,还特意下了一道诏令,要王权宁担任御史大夫一职位。
这样,王权宁的官职问题算是解决了,同时也确保了李世民施政方针的贯彻执行。
谁知王权宁这才刚一到任皇帝李世民就扔给他一个大难题,为刘文静平反。
刘文静本也是唐朝的开国几位开国最大的功臣之一,但由于遭到当时裴寂的妒忌,再加上其自身也和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走的较近。
这种种结果之下,在裴寂再次向当时的皇帝李渊进谗言时,便直接被李渊给杀了,这也算是被冤杀的大唐开国第一位重量级功臣。
而如今李世民坐上了皇位,当然是要为效忠于自己的刘文静平反了,而一但真要如此就不得不找裴寂的麻烦,毕竟当时向李渊进言的人就是他。
真正算下来其实裴寂才是造成刘文静被杀的真正祸首,而这个任务,李世民将其交给王权宁了。
但如今的裴寂同样是前朝旧臣的领头人物之一,身后有着一班势力跟随,自身更加是位高权重。
这般人物可不是萧瑀能比的,尽管两人的官职都相当,但萧瑀却是孤身一人,更由于自身的脾气火爆,更是不屑于培养自己的势力。
就这样,得到任务的王权宁便下去好生准备了。
......
在朝堂之上,随着皇帝李世民的不断施压,前朝旧臣派的势力逐渐势微,渐渐的,玄武门功臣一派开始占据了上风。
就在这时,刚上任尚书右仆射不久的长孙无忌也是主动辞去了官职,而这,正是这个哪怕是在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一笔的宰相聪明的地方。
长孙无忌自己心中十分的明白,尽管李世民十分的信任自己,但自己外戚的身份始终还是在其心中留下了一道戒心,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将李世民心中的这道戒心给消除掉。
而现在,自己在这个尚书右仆射的位置上带领着玄武门功臣派彻底压制了前朝旧臣一派,而自己身为尚书右仆射的工作也算是出色的完成了。
如此这般,若是等着皇帝李世民来找他谈话,倒还不如自己主动的辞去这个尚书右仆射,这样,也算是将李世民心中的那般戒心给消除了一些。
也正是因为长孙无忌如此,在李世民后期执政中他才能一直站稳脚跟,并且在其最后时刻还授予了长孙无忌顾命大臣的身份,使其在李世民后一个朝堂前期能够叱咤朝野,权势一度压倒了新即位的皇帝。
在长孙无忌主动提出辞去尚书右仆射时,皇帝李世民当然是十分高兴的。
首先长孙无忌是自己的小舅子,外加新派势力的领袖,若是自己随便找个理由将其免官,这样也不能服众,甚至还可能使自己这个皇帝人心尽失,新派和前朝旧臣派都与自己离心离德。
如今长孙无忌这般,确实是为自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李世民的书房内,听长孙无忌亲自开口说要辞去尚书右仆射时,李世民的神情也是愣了片刻,不过转瞬之间便恢复了过来。
李世民看着自己身前的小舅子长孙无忌,眼神之中带着丝丝饶有兴致之色,有这般能够体恤上意的臣子,李世民心中自然是极为喜爱的。
再加上其跟自己的关系还是这般的亲密,人还聪明,自己对其也还十分的了解,这些种种都结合起来形成了长孙无忌。
这导致了长孙无忌此刻在李世民心中都近乎是一个完美的人,一个可以十分信任的人,自然,李世民心中最后那道外戚身份的点点心结,也就消失无踪了。
随着长孙无忌的主动请辞,前朝旧臣派的集体示弱,整个朝堂之上皇帝李世民也开启了自己的人事调整。
经过不断的微调、平衡,终于,一个高效且符合李世民自身理念的朝堂领导班子出现。
这些人主要由王权宁、李靖、房玄龄、王桂、魏征、侯君集等组成,其中有武将,有文臣,有宰相,还有专门负责某一个特殊部门的官员。
总之这些人在整个大唐王朝的朝堂之上都是站在最顶端的,他们各有特点,也有各自极为擅长的领域,而且还并不属于同一个阵营,这样也符合皇帝的平衡之道。
正是因为皇帝李世民这般精细分工、知人善任的原因,整个大唐朝这才开始真正快速的走向繁荣。
甚至那些在朝的官员们每隔一段时间便能发现身边的变化,百姓们脸上不断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户部上报的粮食、钱财一年比一年多,就连那些朝廷官员的身上都能感觉出其充满着干劲。
似乎一个崭新的、追赶甚至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的盛世正在向他们走来。
于此同时,在整个朝局都趋于稳定后,李世民先前交给王权宁对付裴寂的计划也是准备完成了。
其实这个计划在很久之前就在开始实施了,甚至早到在李世民的刚即位不久封赏功臣时。
在当时,李世民便借着封赏玄武门功臣的由头,同时也对裴寂进行了加封。
那时,还是楚郡王的王权宁一年的食邑也只有一千二百户,但裴寂的食邑却是被李世民加至了一千五百户,位列群臣第一。
在之后,有一次李世民去长安城南郊祭祀时,还热情的邀请了长孙无忌和裴寂共同乘坐一车。
如此殊荣,也算是达到人臣极致了。
这便是李世民所采取的策略,先让其骄傲,把他捧得高高的,也唯有这样才能使一个人不经意间露出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