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趁着月色,张济便领着皇帝和一干大臣逃跑,可是刚走出没多久,李傕和郭汜便追了出来,张济大惊失色,毕竟这临走之前,李傕和郭汜已经默许了皇帝的东归,如今为何出尔反尔,于是张济便让董成先护送这献帝往弘农一带进军,毕竟那里有自己的兄弟等着,而此时的董承脱离了张济的束缚,自然不会再任人摆布,什么弘农不弘农的,老子要渡河。
于是董承便改变了原定的方向直奔黄河而去,在董承看来,袁熙也是靠不住的,于是董承也是以皇帝的身份向各路人马求助,包括早就蠢蠢欲动的朱隽,还没接到书信,便已经出发,还包括上党的张扬,兖州的曹操,冀州的袁绍等人,其中甚至包括了白波军李乐等人,最让人没想到的竟然还有匈奴的右贤王。
这里不得不说董承了,虽然是李傕郭汜导致了长安二次霍乱,但是董承的一纸文书却是让这一切变得合法化,导致了整个中原的乱战。
董承据说是抚养汉献帝长大的董太后的侄儿之一,不过这种说法在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可以肯定的是,他是董卓女婿、那个迷信的牛辅之下的将领。
李傕、郭汜、张济等之前都是牛辅的部将,董承应该和他们比较熟悉。之前在皇甫郦劝说李傕时提到董卓说,董卓“内有王公以为内主,外有董旻、承、璜以为鲠毒”。董旻是董卓的弟弟,董璜是董卓的侄子,那中间那个“承”指的应该就是董承。可以判定董承和董卓应该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且汉献帝刘协有个贵人,是董承的女儿。
这一路汉献帝不断地加封各个将领,只有空头支票和这些虚名才能糊的住这些人,张济甚至都被封为骠骑大将军,这是在将军堆里,找到了一个自己人,就是这个董承,他第一个扶持的自己人。扶持董承,首先董承自己肯定有一定实力,在凉州的军队里也有一定影响力。
毕竟董承和董卓是一家人,凉州军团这些人还是比较认董卓的。而董卓又是刘协当上皇帝的绝对支持者,可以说没有董卓,刘协就当不了皇帝。
东汉的公卿大臣们一个个恨董卓恨的要死,可是刘协真正要感激这个董卓。董卓不但让自己当上了皇帝,还替自己报仇,将毒死自己母亲的何太后弄死。而董承又是董卓的家人,而且很可能和董太后还有点关系。
刘协任命董承的动作不大,可这个小小年纪的皇帝,盘算却不少。刘协的不安全感一方面让他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是对当权的张济等人的防范。刘协此时虽然不得不依仗张济等人,可张济等人却是严重的不信任。
李傕、郭汜对刘协造成的伤害太大了,换一个张济能好?刘协不相信,刘协得扶植自己信得过的将军才是行。虽然这时候,董承还不一定把女儿嫁给刘协当妃子了。可刘协看中的是董承的实力,以及与自己紧密的关系。于是,董承被封为安集将军,虽然排名不算靠前,但毕竟在决策群里。
而此时率先来到的竟然是白波军,而张济听到皇帝竟然没有去弘农,反而跟着董承跑了,顿时也是暴跳如雷,老子在这给你拼命当着,你到好自己跑了,于是张济索性不跟你玩,和李傕郭汜等人一道,开始反过来追击皇帝。
此时董成已经收到了朱隽的书信,说自己已经抵达了黄河岸边,只要皇帝能顺利渡河,自己便是可以和皇帝回合一处。
此时的兖州,曹操已经准备前往许县,在那里准备迎接皇帝,荀彧力排众议,极力劝说曹操迎接圣驾,劝说道:“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按小说来讲,是荀彧向曹操提出奉迎天子,然后曹操采纳,准备出征。
于此同时,冀州之中也有一人提出了类似的建议,此人便是沮授,此时的袁绍几乎已经统一了冀州,手下更是新添了田丰,沮授等谋臣,只不过袁绍现在的人所有的心思都在冀州,对于这个落难皇帝根本不感兴趣,于是也没有行动。
汉献帝一行狼狈来到黄河岸边。李乐匆忙之间,肯定找不来多少船。而登船的人实在是太多,公卿大臣、士卒、护卫,肯定装不下这么多人。而黄河河水又湍急。在人们争先恐后抢夺登船的时候,董承、李乐下令以戈阻拦登船的人。于是那一双双扒在船沿上的手,全被砍了下去。
好在皇帝是在船上了。和皇帝一起登上船的,只剩下了伏皇后、太尉杨彪等几十个人。而跟随汉献帝从长安出来的绝大部分人,包括公卿大臣、宫女、官员,以及护卫的军队,全部被扔在了黄河南岸。可以想见这些人的下场,面对他们的是李傕、郭汜掠夺、以及被耍之后要报仇的张济,加上残忍成性的军队。
再加上当时已经是腊月,天寒地冻,除了被兵丁掠杀的人之外,不少都被冻死在了黄河边。这一次劫难,能逃到对岸的都是九死一生,逃不过来的便只剩下死了。
李傕这时也在黄河岸边,看到黄河对岸有火光,就派骑兵前去看怎么回事。正好碰上刘协他们渡河,于是大呼问:“你们准备将皇帝弄到哪里去啊?”董承一看被发现,怕李傕让手下放箭,以被为幔。就这样,皇帝刘协总算逃到了对岸。有黄河这道天堑,皇帝的处境算是暂时安全了一些。而李傕、郭汜却让马上到手的刘协,逃出了自己的手掌。
而此时董成突然看到自己身边旌旗招展,顿时出现无数的士兵,但是却没有枪炮之声,董成以为是按照计划而来的朱隽,可是却是赫然发现大旗之上竟然印着一个巨大的“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