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肉搏战兵,弓弩手对勇气的要求要低一些,但弓手远比战兵要难训练的多。
弓手的训练牵扯到两方面,一方面是力量和体力,没有力量,拉不开硬弓,拉不开硬弓,箭就射不远,也没有威力,没有体力就射不了多少箭。
另一方面是准头,接触过弓箭的人都知道,这东西很难入门,陈宪很小就喜欢舞枪弄棒,他上小学的时候,村里的一个叔叔给他用竹子做了一个简单的弓箭,他耍了半年,还是连十米外的电线杆都射不中,但他玩同样远射的弹弓,半年时间,十米外破酒瓶,几乎已经是十发九中了。
所以,非身体强壮之人,难成弓手,即使身体强壮,也需两三年寒暑的辛苦磨练,才能成为合格的弓手。
飞虎寨每次招募到新的喽啰,都会从中挑选出最强壮者,进行弓弩手训练,剩下的才会当做炮灰汰选。
所以,这合格的弓手比肉搏战兵还珍贵。
和弓相比起来,弩就要好掌握的多,一个人只要力气足够,只需要几个月时间,就能成为合格的弩手。
但是,弩,特别是能破铁甲的强弩,价格十分昂贵,其中最着名的神臂弓更是堪称宝贝,价值数十贯,而且还有价无市。
山寨里,能成为弩手的,大都是各位头领的族人亲眷。
这三眼火枪手,一个多月就能炼成,和弩一样容易掌握,而且操弄三眼火枪不需要太大力气,随便拉一个炮灰都能胜任。
更重要的是,这铸造的三眼火枪便宜,一个成本不过几百文,比之动辄十几贯的强弩,不知道强了多少。
就凭这个价钱,这三眼火枪刘二祖就非用不可。
一张普通的战弓,整套工序下来,就需要三年时间,哪怕是最差的八斗弓战弓,也要买七八贯钱。
就算彭义斌抱怨陈宪奸商,锻造的三眼神火枪卖的太贵,但其实也比弓要便宜得多。
四五百文的价格,对于弓弩来说,简直连零头都算不上。
威力不足怕什么?对付不了人马具装的铁浮屠,还对付不了马不披甲的拐子马吗?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刘二祖还是不放心,又派心腹扮作新泰的商人,找霍仪家的商号作引,前往新庄子查探。
刘二祖这人,生性谨慎,做事喜欢瞻前顾后,但这人又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一旦下定决心,就会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是那种要么不做,要么就一定要做到最好的人。
这次宋国开禧北伐,刘二祖本也打算趁机起事,浑水摸鱼,但就是因为他迟迟不能下定决心,最后南方传来消息,宋国北伐失利,让刘二祖躲过了一劫。
若是刘二祖也和杨安国一样果断,怕是下场堪忧,他和杨安国不同,杨安国是地主豪强,在地方和朝廷中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但他刘二祖乃是绿林大盗,一旦造反,怕是会引来朝廷雷霆之怒,不会有人替他说话。
等到扮作商队的探子返回,带回来的第一手消息证实了霍仪和彭义斌的说法之后,刘二祖这才下定决心拿下新庄子。
一旦下定了决心,刘二祖的性格特点和手段一下子就体现了出来。
他先下令从手下众兄弟手中抽调出四营战兵,这其中,他自己出一营,老二霍仪,老三郝定,老四彭义斌各出一营。
营、都之类的军队称呼,实际上承传于宋朝军制。
宋朝军队从上到下为厢,军,营,都四级,一都百人,一营五都,一军五营,一厢五军。
在宋军军事单位中,营是能够独立行动的最小单位,这一点,从营的首官名叫“指挥使”就能看出一二。
东庄子里杨白两家将“都”作为独立军事单位,实际上是因为军队规模太小的无奈之举。
金朝虽然实行的主要是女真人的猛安谋克部落军制,但金军内部有大量当年灭辽宋时收录的汉军部队。
猛安谋克制度是一种军民一体的部落军制,并不适合汉军部队,所以这些汉军部队就全盘继承了宋军军制。
金国境内的一些规模较大的汉人地主或者土匪武装,自然也就多使用宋军军制。
刘二祖抽调四营,也就是两千人。
两千战兵,绝对是一个大手笔,除了金国朝廷,山东路上恐怕也就只有刘二祖,杨安国等少数几个绿林大豪和地方豪强能拿得出手。
刘二祖又让下面的兄弟各出数十骑,凑够了四百精骑,再加上时青的一千三眼抢手,一共集兵三千四百人。
集兵之后,刘二祖并没有急着出兵,而是将这些各不统属的步骑凑在一起,进行整训。
经过近两个月的熟悉整训,刘二祖挑选了一个初秋的吉日,带着队伍离开了大沫堌。
刘二祖将队伍分成了六股,每股五六百人,避开官道,先后而行。
六只队伍先在霍家的一个庄子里歇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又分股而行,进入沂源平原后,又合为一股。
这支大军路过唐家庄和西庄子的时候,将这两个庄子吓的鸡飞狗跳。
陈宪得到这支大军消息的时候,这支大军已经经过了唐家庄,距离新庄子只有不到四十里路。
这还亏了陈宪布置的一处岗哨。
沂源平原外形略像一个猪腰子,中间有一处瓶颈,十分狭窄,最窄处不过两三里宽。陈宪便在最狭处,北边的山顶上设置了一个哨所,每次派遣一个班的人轮流放哨。
哨所中设有烽火台,陈宪规定,若有外来军队经过此处,人数超过一千,既需点燃烽火,人数超过两千,既点燃两股烽火,三千点燃三股……哨所四周一共五个烽火台。
若是一次燃起五股烽火,陈宪恐怕就要考虑跑路了。
这次虽然没有升起五股烽火,三股烽火也足够陈宪头皮发麻了。
除了这个哨所,陈宪还在响水庄北边的山坡上,东边的山坡上,视野开阔处,各布置了一个哨所。
任何人数超过百人的军队,一旦穿过沂源中间的山口,就避不开这两个哨所的视线。
看到烽烟,陈宪立即按照自己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了相应的动作。
现在的陈宪对于现代的一些概念非常迷信,其中就包括他经常听到的应急预案。
陈宪根据他目前的境况,设想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然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并根据这些措施,对手下的士兵和百姓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
大股敌军来袭,当然也在陈宪的预案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