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出去了。
接着,不仅是缅北为之震动,甚至就连边上的势力,也是感到了震惊。
尤其是马祥麟。
他近来身体也不好了,加之前几年,大顺朝廷给他通报说,他的母亲秦良玉在顺天府寿终正寝,皇帝王三还下旨发秦良玉陪葬崇祯皇帝的陵墓,给足了待遇不说,还做足了姿态。
但终究是擎天白玉柱倒下了,马祥麟还是备受打击。
而且掸郡在热带地区,时常有疟疾,马祥麟也是提心吊胆得很。
要不是大顺这边发现,黄花蒿泡酒能一定程度防治疟疾,马祥麟经常性大量饮用黄花蒿酒,虽然没有被疟疾感染上,但他经常醉生梦死,连带着身体透支严重。
所以,一听到雍王王叔佑准备兴兵十五万来打缅北境内的各个土匪,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雍王肯定不是简单的打一把剿匪,而是打他。
不然哪里需要十五万人马?
想到这里,马祥麟赶紧命人开会。
不多时,聚满了人。
“大顺雍王准备兴兵十五万剿匪。但缅北需要十五万大军吗?所以,孤觉得这里头肯定有问题。或许,对方是想拿我们掸郡开刀。”
马祥麟的阐述与疑问,让在场所有人都表情各异。
有人不觉得有问题,有人神情凝重,还有人低着头,像是在沉思。
片刻,一个青年男子走出来,长揖道:“主公,您的思虑,若是放在秦老夫人还在的时候,或许能成立。但现在,大明大势已去,天下皆知,秦老夫人也已经仙去,大顺根本不需要对我们下手,就能坐等我们分家。所以,兴兵十五万,或许只是幌子。
当然,也可能,这是警告。”
“警告?”马祥麟自动忽略了眼前人前面的那一堆说辞,毕竟眼前这个家伙叫刀永铭,傣族人,是跟着他入缅时,整个八百大甸与西双版纳最新的扛把子。
没有他的帮助,掸郡势力,是很难快速招安遍地傣族的。
所以,他是国相,也是意见领袖。
他的话再难听,也不能轻易撕破脸。
马祥麟的疑问,刀永铭并不意外,只是稍微整理了一下继续说:“是的,警告。近来一段时间,警厅接连接到了大顺警部的警告,要求西南诸藩与省府,必须做好对本地的治安维护,以保证商路畅通。
若是做不到,朝廷会进驻武警维护治安。
虽然,大顺将警察与军队分化了,但咱们还是普遍称呼警察为军队。
无非就是精锐与兵勇的差异。
所以,这一次的讨伐,实际上就是在警告我们,要么尽快清理掉商路上的祸患,要么大顺派兵入驻。
一旦真叫十五万大军进来,我想……光是给养,就得咱们出一大笔。
所以,在我们国境内的贼人,必须清理了。”
马祥麟颔首,觉得很有道理。
但他还没说,另一边就有人跳出来:“什么叫贼人?咱们国内哪有贼人?不都是从大顺跑出来的逃民搞的鬼。让他们打就是了,咱们没必要理会。”
刀永铭看了一眼说话的人。
黝黑肤色、厚嘴唇、身上披着缅人常穿衣服,语气轻慢:“我倒要看看,真要打起来,他们能不能打得过山林里的勇士。”
这一声,也就是在告诉马祥麟他们,这一次肆虐在翡翠商路上的贼人,并不是旁的人,而是他们缅人贵族的人。
缅甸地区,族群众多。
其中缅人来历驳杂,但一般认为是从高原迁徙下来的白狼羌与本地融合之后产生的后代。
再加上经常跟中原干仗,总是能利用本地的雨林气候,拖到中原政权放弃继续进攻他们,如此才一直展露出对中原政权的抵抗。
本来,他们这些缅人贵族在这儿过得好好的,结果就因为中原政权更迭,导致了马祥麟带兵杀进来,彻底端掉了他们的好日子。
现在,好不容易熬过了清算,开始可以通过翡翠商路赚点汤汤水水,结果转头大顺先他们一步不乐意了?
哪有这么个道理!玉石开采全是他们,然后加工与改造,全是大顺人拿走的。
他们就赚点“辛苦钱”,现在还不给赚了?
谁能答应!
只是他这番表态,落在刀永铭眼底,就是妄自尊大。
他看向马祥麟说:“雍王乃是大皇子,皇帝对其寄予厚望。这一仗,如果咱们真的掺和开打,有灭国危机。
另外,大顺不止我们可以调动。
勐养、麓川、暹罗、老挝、交趾的兵马,大顺都可以调动。
之前,或许可以利用雨林的优势与之周旋。
但现在大顺手中,一群雨林特殊兵种,我们是真的一点胜算都没有的。”
“呵呵!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人冷笑,起身说,“既然你们都怕!就我来!但事成之后,翡翠坑必须交给我。”
马祥麟看了一阵,两人各有支持者,但面对大顺选择避战的居多。
沉吟一会儿,马祥麟说:“先按照大顺的照会配合。若是没有照会,一概不理。”
马祥麟选择了和稀泥。
避重就轻。
等朝会一散,这缅人首领就寻到了刀永铭面前,一通鄙夷之后,才转身乐颠颠走了。
“大人,不阻拦一下吗?”有人问刀永铭。
刀永铭温和的说:“你看他的脑袋,像不像只羊?”
“啊?”问询的人一愣,又看看走远的那个缅人贵族,忽的他谄媚笑道,“像,真的像。”
刀永铭没说,只是寻了车,正准备上去,才低头对亲卫说:“等他出兵之后,安排死士,摘了脑袋,给大顺的雍王送去。”
亲卫应下,护送车马离开后,旋即闪身去了城内一个角落。
而马祥麟此时吃着糕点,听着下边的报告,片刻之后,他叹息道:“这才多久,他们一个两个都背弃了曾经的誓言……”
惋惜与不甘,让马祥麟无奈。
他原本想着,或许中原有变,他能快速带着兵马杀入中原,然后谋求为大明复国。
但很可惜,都不成。
因为大顺不仅这些年没有爆发大乱,甚至听说连农民起义都少了。
所有人都在努力发展与生活,根本没几个考虑反顺复明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崇祯还在顺天府内当他的府内皇帝,让他连借口都没有。
所以,马祥麟知道,那个贵族肯定会死。
而掸郡,肯定没办法应对后续大顺的挤压。
所以,前前后后其实只有一个选择。
“等他的脑袋摘了,再发照会给雍王,就说此件事都是此人所为,除了收集之外,再把之前藏着的那一块八百斤巨石翡翠一并送给雍王,希望雍王为我掸郡美言几句。”
“是!”
几方人快速离开,三日之后,他带着自己的缅人军队北上,这才进入山脚,当晚这缅人贵族脑袋就被摘下来,然后送往腾冲,与雍王见礼。
雍王王叔佑只是看了一眼,就让人提走,他对传檄而定不觉得意外。
然后再一次传达照会,要求所有附近势力配合剿匪。
在他们共同努力之下,半年不到,翡翠商路畅通无阻,并且直达小西洋与天竺,大顺在小西洋也就有了可以从本土直接延伸过去的快速通道,并且抓来的匪徒,也在努力修路,为大顺生产添砖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