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大陆的势力错综复杂,人类的势力算是比较强大的,但是还没有达到一手遮天的程度。
回到战场之上,克苏鲁军团来势汹汹,明显准备得很充分,无数元能炮在地面炸开,比一般的筑基修士的术法还要强大的多,毕竟是烧元石的大炮,没有一点威力也对不起这些元石。
战斗到了傍晚才结束,克苏鲁的狼人军团将赤阳国军队围困在一座大山上,最后赤阳国军队向后方突围,虽然突围成功,但是代价就是留下几万具尸体,这一丈,赤阳国近三十五万大军还剩下五六万逃离。
战争结束,狼人们留下一部分打扫战场,剩下的全去占领矿区,这一战也意味着短时间有着数百座山头被狼人接管,里面大小矿洞数不过来。
趁着黑夜,虽然黑夜中狼人视力也是非常锐利,但是戴总就是虎口夺食。
这些人类尸体和狼人尸体会被狼人们回收吃掉,当做食粮,对于兽族来说,没有什么不能吃的。
兽人国度好战,除了基因之外,还跟人口有关,中国很多王朝末年都喜欢爆发战争,不能说都是统治者腐败的原因,大地养活不了那么多平民,需要战争来处理掉多余的人口。
人类的尸体,这些兽人尤其喜欢,在兽人的肉类市场上销量很好。
留在战场上清理尸体和武器的自然是些普通士兵。
抢夺矿场财物才算是丰厚,战场上的武器太多,再多储物袋也藏不下,矿石则不同,可以偷偷贪掉不少。
狼人虽然智商不算太高,但是绝对不蠢,狡诈、贪婪最好形容他们。
戴总操纵者饮血剑汲取着地面尸体的血液,百魂幡也施展开来,百魂幡也被戴总重炼,需要的材料戴总很早之前就准备好,因为本身的强大,重炼之后就是极品灵器,毕竟里面还有着一条冰蛟作为镇压全幡的boss在,战场上的人类魂魄戴总没有收集,算是对这些人类战士的尊敬吧,狼人尸体不少,没必要一定要人类魂魄,如果魂魄不够,戴总才不会讲什么仁义,管你是人是鬼全部都收了。
但是能讲仁义的时候戴总还是讲的。
百魂幡升级之后戴总取名叫做戮魂幡,取名和《封神演义》中的一个魂幡相同,戮魂幡可以容纳上千的魂魄,最核心的是有一个戮魂大阵,阵法引动,所在范围鬼哭狼嚎,乱人心智,各类幻境和恶灵出现,在大阵之中这些恶灵的变化最多,得到各类加持,在大阵之中恶灵来去无踪,可以融合变化巨鬼,也可以燃起燎原的鬼火功能非常庞大。
戴总在战场上收着混,清理着血液,魂魄戴总可以不收取,但是血液不管是人类还是狼人的都一律汲取成为干尸。
与其被狼人吃掉,还不如变成干尸留个全尸,灵魂一旦被戮魂幡所收纳就会饱受鬼气折磨,成为厉鬼,这也是戴总对这些人类士兵的灵魂为什么抱有仁慈之心的原因。
不少狼人遇到戴总,无数恶灵在战场上收割着这些普通狼人士兵的灵魂,尤其是冰蛟出现,大片被戮魂幡笼罩的区域变得寒冷,这些狼人士兵的行动都变得迟缓起来。
戮魂幡的大阵开启,戴总就算是在里面闹翻了天,外面的人也看不出什么异状。
不少走进这上千米区域的士兵都再也没有出来过,成为了一具具干尸。
两个时辰后,此地空无一人,只留下一地的干尸。
戴总知道不能多待,现在克苏鲁军队主力不在这,真被发现了,几十门元能炮轰过来,自己这大阵只怕会成为粉碎性骨折。
狼人们在搜刮矿洞,戴总自然也要分一杯羹。
不敢在天空中飞行,怕被发现,骑着黑龙转了几处矿洞,戴总挑了个小的矿洞。
一座山脉,少的卡呢能只有四五处矿洞,多的有十几个。
毕竟有的山体非常大,一个矿洞效率有点低。
戴总挑选的一处小矿洞,规模很小,外面的布置可以看出来,越大的矿洞布置的兵力和设备越多。
地上有着零星的人类尸体,看来在战争打响的时候矿洞人员就撤离了大半。
戮魂幡掏出,宛如盆地的这处矿洞就被一阵黑雾所笼罩。
在战场上搜刮了一番,上千的恶灵戴总凑齐,在战场上还汲取了数千具尸体的气血,饮血剑也因此达到了所能达到的气血极限。
血系材料不好找,戴总没有找到上好的材料才只将饮血重炼成为中品灵器。
上千恶灵在戮魂幡的操控下冲进矿洞。
无数惨叫响起,上千恶灵的冲击之下,这在矿洞里面搜刮的几十狼人瞬间全部死绝。
没有二阶的狼人,戴总一路走去,所有沿途的恶灵纷纷让道。
各种奇形怪状死样的恶灵都有,变为厉鬼之后,样貌各有不同,但都是要怎么狰狞就怎么变化,小朋友见了可能会吓哭,但是戴总见惯了这些恶灵倒是没有什么感触。
修仙本身就是在磨砺心智,并不是修为越高七情六欲越少,成仙不收抹去七情六欲,而是降住心猿,把持得住自己,经历的越多,遭受的磨砺越多,定力自然越强。
要是地球大学时期的戴总遇到这些恶灵绝对会觉得吓人,去学校后山坟场戴总都是喊了四个人去山上逛了一圈,一个人绝对没这胆子。
驱使恶灵将这些狼人的搜刮的财物全部拿来,戴总发现洞穴深处有一个有趣的东西。
神识之下,即使有着岩石阻隔,神识的直线距离下,戴总也能窥见洞穴深处模样,戴总现在的神念有三百米远。
径直走向前方……
PS:周四周五这两天欠的章节今天会补上,有欠有还,不管还有没有人看,作为自己正儿八经练笔的一本书,作者君都会尽量写多点尽量写完,原本的设想就是这么写下去,作者最爱的还是《凡人修仙传》那类的仙侠。
另外感谢书友慕容云雪的6张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