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生出来的宝英生了男孩,其它的都是女孩。
戴总也省事,全部跟妈一个名字,反正族谱没有专门给女孩子用的字,自己就随便取,她们的妈的名字也很好听,姓氏不同没有那么多避讳的事。
戴若楠、戴知恩、戴佳宁、确实都是不错的名字,省了功夫想,汉娜倒是不可以,就叫娜娜算了。
自己家祖上不是什么大家族,商周时期发源于河南,有个什么戴国,灭国后主要到了南方,自己家的祖上是明朝从别的主家分出来的一个分支。
族谱到现在才二十四代,族谱字少,而且不够完善,好比到了风字,这怎么给男娃取名字,弄一个男生用的一个女生用的最好。
避免一些男娃叫女孩子的谐音名字,女娃叫男孩子的名字,比较大的那些戴氏家族的族谱戴总查过确实有两个谱,男女分开用,而且自家族谱最多三十代。
人家的七八十代了,仅仅族谱就有着快两千年的历史,二十年算一代,以前比二十小,现在比二十要大,反正是个粗略估计。
自家族谱用完之后就得重新续了。
从必字辈一看就知道是从别的地方来的,族谱还是总用很大的,一种传承的延续,不管用不用,首先要有,脱开主家自成一家到了别的地方就是要有自己的家谱传承下去的,有的家族太大,支脉也可以自己做谱,不需要主脉的人来做,但是还是在一起没有脱离。
这三十个取名字用的算不上族谱,族谱没有这么简略,几十个字就可以描述完,戴总家也没有古时候传下来的族谱,现在的族谱都是现在复原的。
不过这三十个也是族谱最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字就可以寻根溯源。
自己这家的姓氏应该还是很靠谱的,比那些什么跟随皇性的姓氏靠谱多了,什么赵钱孙李,钱、孙不算皇姓,但是赵、林绝对算是皇姓。
唐朝和宋朝这两个大朝代,跟风的一堆。
这种姓氏的族谱很多乱编,很多事改姓来的愣是要跟皇帝扯上关系。
要是唐朝的皇姓是姓戴,那肯定也是跟姓李的一样泛滥。
这种冷僻的姓氏,真没什么人愿意避难改这种名字,而且太冷僻,人就那么点,冒充的很好查出来,避难也应该姓李和找,尤其是姓李的,最多,往里面一改,谁查的出来,都说祖先是李世民,真找姓李的麻烦,那些当官的也不敢。
高中一个班四五十人,快十个姓李的。
戴总才不信李世民那一家子这么能生,现在姓李的都是他家生出来的。
中国大陆2010姓李的达到9500万,我的天,中华文化的历史里面姓李的并没有做出十分之一的贡献吧,可想而知,这个姓氏的水分可以大到什么程度。
加上韩国、朝鲜、越南等世界各地姓李的,全球超过1.2亿,在美国华人占少数的国度,姓李的也能排在美国姓氏第22位。
唐朝之前,李姓可并没有这么大的规模,唐朝建立之后也没有听说姓李的很能生,怎么来的可想而知。
说这些扯远,李姓只是一个例子,然后回到戴姓,除了汉族里面有戴这个姓,还有的就是少数名族喜欢音译改过来姓戴。
少数民族的来源有两个主要来源,主要是蒙古族和满族。
源于蒙古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
1.蒙古族巴逊氏,亦称把孙氏、博斯沁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sun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卜氏。
2.蒙古族岱齐特氏,亦称戴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icit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
3.蒙古族塔塔儿氏,源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世仇塔塔儿部,世居察哈尔。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改称塔塔喇氏,满语为Tatar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谭氏等。
4.蒙古族戴卜罗氏,出自陈蒙古八旗的岱簸罗氏族,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该族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辽宁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的影壁山附近,满语称其为DaiboloHala,清朝晚期以后改汉姓为戴氏,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源于满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1.满族达尔充阿氏,满语为DarconggaHala,世居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集达河北岸)、黑龙江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
2.满族戴佳氏,亦称达佳氏、大佳氏、戴拉氏,源出唐朝时期渤海国皇室大氏家族,满语为DaigiyaHala,世居杭间(今辽宁)、浑郭(今辽宁)等地。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
3.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乌孙),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首先戴总跟满族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自家必字辈都到明朝初期了,怎么可能和后面的清朝挂钩。
蒙古族的话关系也不大,地方都不对。
自家来源主要是从南方那些姓戴的迁徙而来。
相比于李姓这种大姓,戴姓的数量确实苦逼,当代戴姓的人口已近470万,为全国第五十四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9%。
和姓李的一个亿没得比。
说道跟少数民族关系深的姓氏,其实和戴同音的代才是最可能是个少数民族衍变而来的姓氏。
这个代是比不上戴的历史的,代的来源只有两个来历,一个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胡人,一个是姓戴的顺手简写的。
小学时候就很奇怪堂姐为什么要把戴写成代,后面一想肯定是图省事,每到结婚或者参加大寿,写名字很多写代的,其实都是姓戴的。
PS:月末大爆发,今日第十一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