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将各部财权收而归一,这种大动作显然不是轻易就能谈下来的,除了京师的国家重臣和一众京官都得表达意见之外,南京官员和地方官员显然也都需要发出声音。当所有的意见都汇总到了乾清宫,最后才会由皇帝做出宸断。

这显然需要一段时间来发酵,因此一些反对的人也就有了时间来找理由或者想办法。

这一日,位于澄清坊西北部、成寿寺东南侧的一处气派大宅里,便有三个正在想办法的人。

这处宅邸是新近换了主人,老以前的原主人本姓徐,徐阶的徐。后来这宅子改姓了刘,刘守有的刘。再后来便被抄没了,属于宫中罚没的,按理说便姓朱了。

只不过,一段时间过后,这处宅子不知道为何又改了姓,据说是因为宫里觉得宅子没用,拿来卖掉抵款进了内帑,于是宅子便姓了张。

不是张居正的张,也不是张鲸的张,是张诚的张。

自张鲸去后,张诚已经是宫里大珰中的三号人物——这句话其实有点问题,实际上早先宫里正式论排序的时候张诚也在张鲸之前,只不过张鲸跋扈,平时气焰看起来更高,是以外头很多不知内幕者都以为张鲸更在张诚之上。

张诚亲眼目睹了张鲸的败亡,虽然那次还有几点小疑问他一直没有完全查明,但大致问题出在哪,他还是有所推论的。说到底,张鲸小瞧了高务实,不仅小瞧了高务实在皇爷心目中的重要程度,也小瞧了高务实在宫中实力的强大。

张诚觉得,高务实在宫中的这份强大,关键在于三个人:一是黄孟宇,二是陈矩,三是永宁长公主。

这三个人都是对皇爷拥有极大影响力的人,前两个是皇爷的亲信,后一个更是皇爷的胞妹。如果这三个人始终在皇爷身边,他张诚想要更进一步,那是千难万难。

或许永宁长公主无所谓他张诚进步还是退步,但作为司礼监的大珰之一,他张诚是有别于黄孟宇和陈矩的第三大势力,黄、陈二人必不可能容许他继续做大,因为那样的话,就意味着他们二人必有一个失势。

所以,进步的难点在于搞掉黄孟宇和陈矩,然而更难的点则在于黄孟宇和陈矩都是高务实的盟友,他们抱团在一起的情况下,张诚实在找不到办法。况且……一旦得罪了高务实,那就和得罪永宁长公主也没有区别了。

单打独斗已无取胜的可能,张诚于是开始物色盟友。他一开始想到的就是申时行和余有丁,后来申时行优柔寡断,说好的要在高务实出征之后使绊子,结果却没了下文;余有丁虽然胆子更大一些,可惜死得偏偏太早。

总之,那一次的“联合”不说死在了纸面上,最起码没有真正落实下去,按照申时行的说法是“静候时机”,按照张诚的看法则是已经没戏。

于是在那之后,张诚重新把目光收回了宫中,物色新的盟友对象——或者说靠山也行。

宫里真正有地位的其实就那么几位,两宫太后地位虽然尊崇,但现在已经基本离开了朝堂视野,影响力出不了紫禁城,不靠也罢。

皇后娘娘地位其实不差,可惜这位娘娘太过一板一眼,张诚觉得靠上她也没什么用,真要是自己出了什么事,她搞不好还是第一个站出来责罚的,那还不如不靠过去。

如果张诚有当年张居正烧冷灶的风范,此刻他或许会选择王恭妃,毕竟现在外廷高务实的敌对势力莫过于心学派,而心学派是力推王恭妃之子朱常洛为太子的。

可惜张诚不爱烧冷灶,他觉得王恭妃在皇爷面前实在说不上话,靠上她和自己把自己贬入冷宫没什么区别,完全是明珠暗投。

若论宠爱,皇爷最宠爱的女子必然是郑皇贵妃了,因此张诚决定投靠在郑皇贵妃门下。

这个决定看起来相当正确,因为郑皇贵妃上次因为高务实被皇帝训斥了之后,一方面决定不要去和高务实比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暗暗反思,最后认为自己还是不能单靠个人圣眷维持低位。

即便始终不能弱了这份圣眷,但也要想方设法继续扩大在皇帝心目中的好感,而这就需要有人帮把手了。

张诚作为司礼监的大珰之一,又不是黄孟宇、陈矩那种众所周知的“高党”,自然也是郑皇贵妃拉拢的绝佳对象。

这下子自然一拍即合,张诚赫然有了后台,郑皇贵妃赫然有了帮手。

事情到了这一步,本来就该告一段落了,然而张诚此时忽然发现自己好像还可以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比如……为郑皇贵妃和心学派之间牵线搭桥。

这个想法乍一听十分扯淡:心学派要推的太子是王恭妃之子朱常洛,郑皇贵妃要推的太子自然是自己的儿子朱常洵,双方的观点南辕北辙,你牵什么线,搭什么桥?

但张诚不这么看,他认为这双方之间是有共同点的,共同点就在于他们的观点都和高务实不同。

高务实主张的是等,等皇后有了嫡子,这些争论就都没有必要继续存在了。

换句话说,高务实既不支持朱常洛,也不支持朱常洵。他既是心学派的对手,也是郑皇贵妃的对手。

张诚思来想去,劝郑皇贵妃同意立朱常洛为太子是肯定不可能的,这个女人受皇爷宠爱至斯,绝不可能放弃让儿子成为皇帝的机会,所以她这边没有妥协的可能。

如果说要妥协,张诚觉得还是心学派方面可以妥协,最起码……朱常洛又不是他们的儿子,你再捧上天去,他将来继位之后也不会称你申时行或者王锡爵一句尚父、亚父。

所以张诚认为,如果要对抗高务实,继而将黄孟宇和陈矩搞下去,最关键的势力联合就是心学派与郑皇贵妃之间的联合。至于他张大珰,那当然是最佳的粘合剂。

连通内外,舍我其谁!

于是张诚今日便派人悄悄送了请帖,邀请申大学士和王大学士来他的外宅一叙。

申时行、王锡爵如约而来,不过看起来面色都很沉肃,与张诚见面之时也看不出多少亲热。

王锡爵与张诚不熟,只是在过去做日讲官的时候有过数面之缘,连话都没搭过几句,看不住亲热倒也说得过去。

申时行的不亲热,张诚却觉得多半是刻意为之。毕竟他们二人虽然前段时间关系转冷,可那是因为在对付高务实的问题上出现了看法偏差,实际上二人根本没有撕破脸,理论上来说依旧还是盟友。

至于为什么刻意为之,想必是因为王锡爵。王锡爵这人很看重面子,对于张诚这种内宦一贯不假辞色,申时行可能是未免被王锡爵看不起,这才如此表现。

张诚想明白了这点,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但一想到自己的目的,他还是冷静下来,将这份不满埋在心中,面上堆起了笑容。

一阵没什么营养的客套之后,张诚悄悄将话带进了主题,他朝申时行问道:“听说高司徒最近动作很大呀,元辅调理阴阳、揆总天下,难不成对高司徒的举动也都是赞同的?”

申时行没有什么表情,语气也干巴巴的:“高日新乃是户部尚书,他要说户部的事情,天底下没人能拦住他。”

张诚并不生气,反而又笑着问王锡爵:“王阁老在内阁分管工部,莫非也同意高司徒收了工部之权?”

王锡爵淡淡地道:“凡朝政事,若我果欲反对,倒也不拘工部一衙。”

张诚笑道:“这么说,王阁老是真不反对?”

王锡爵稍稍沉默了一会,终于还是忍不住轻哼一声,道:“高日新欲将天下财权收于一手,此事我自是反对的。”

张诚便问:“王阁老为何反对?”

王锡爵皱眉道:“这有何值得一问?财权散之各部,即便该部有失,所坏不过一面。如兵部亏空而战乱又起,则尚可仰给于户部;户部亦亏空,则还可仰给于内帑。倘若各部毫无财权,一旦户部亏空,岂非朝政皆坏?届时天下事皆仰给于内帑,吾不知皇上内帑可有这般丰沛?”

张诚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待王锡爵说完,他更是大声夸道:“诚哉斯言!王阁老这番话当真是老成谋国,咱家听得真是茅塞顿开。”

然后他却猛一皱眉:“可是话虽如此……以高司徒之圣眷,实学派之威势,若朝廷诸公不能齐心驳斥,恐怕皇爷那里……很难拒绝这位同窗重臣的建议呀。”

这是一句完全正确的屁话,所以王锡爵虽然轻哼一声,却并没有说出什么来。

还是申时行能屈能伸,端起架子便是首辅,放下架子能做捧哏,当下便问道:“张公似有高论,不妨说来听听?”

张诚笑了笑:“我哪有什么高论?不过我想实学声势虽大,却也打不过心学,二位阁老此时所以一筹莫展,关键还是在于宫中并无得力奥援,难以直接影响皇爷心意。”

好家伙,这也是句完全正确的屁话,所以申时行尚未开口,王锡爵已经忍不住揶揄之色,朝张诚笑道:“张公的意思莫非是说,你来做这奥援?”

王锡爵果然是架子大,脾气也硬,他这话若是说的时候没有脸上那揶揄的表情也还罢了,带上这表情却就成了嘲讽,意思是:凭你也配作为高务实在宫中的对手?

张诚的太阳穴跳了两下,差点忍不住反讽,但终究是“进步”的欲望大于一切,他竟然生生忍住,只是笑容收敛了起来,不咸不淡地道:“咱家自然还差了一些,不过宫里并非无人有这般能耐。”

申时行和王锡爵对视一眼,心中都是莫名其妙。他们两个这样的官场老油条,对于这种事的反应速度足够快,对视的那一眼时间里便已经将宫里的重要人物审视了一遍,但他们认为都不可能。

宫里能在高务实的“阴影”之下还足以影响皇上的人寥寥可数:

两宫太后可以算上。皇上不管对她们亲近与否,这两位都是他的嫡母和生母,在大明朝这个孝道至上的国度里,只要两宫太后铁了心要求皇上不可听信高务实这番收尽天下财权的鬼话,就算皇上被高务实说动了也没用,至少也得给两宫太后一个面子。

然而问题在于两宫肯定不会这么干:陈太后是出了名的把高务实当成先帝穆庙留给皇上的股肱之臣,而且她本身也不干涉朝政,还政皇上之后没有对朝政发表过哪怕一次、一丁点看法,指望她反对,完全不可能。

李太后对高务实倒是有过几次意见,但事后都被证明是她的不对,要么是误会了,要么是自己被骗了,甚至还因此大失颜面过,最终不得不放手让皇上亲政。这种情况下,指望她再次跳出来,几乎也不可能。

毕竟,在她放手之后,皇上可是连战连捷,数次打出了国威。但凡她还没有彻底老糊涂,就不可能再自取其辱——瞧这话说的,人家李太后现在其实也才四十许的年纪,哪能就老糊涂了?

再往后便是皇后……这个算了,不说也罢。她不仅是高务实的支持对象,本身也是仪范表率,绝对不可能主动干政。

皇后之下便是皇贵妃,可这就更不可能了。对于郑皇贵妃而言,申时行和王锡爵现在要干的就是“抢夺本属于我儿子的皇位”,她脑子抽风了都不会反过头来帮心学派才对。

郑皇贵妃之后还有谁对皇上有足够的影响力?黄孟宇和陈矩可能还有一点,但那估计也不现实,这两位都是高务实推上来的,多年来都是高务实的铁杆盟友,好端端的怎么可能背叛高务实?

再往后……好像没了吧?难道张诚说王恭妃?

算了,王恭妃在宫里能自己保住小命就算菩萨开眼,她哪有本事影响皇上!她要有这本事,朱常洛现在早他娘的正位太子殿下了。

此时,张诚看着两位满脸狐疑的阁老,施施然笑道:“二位不必再猜了,咱家说的就是郑皇贵妃。”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o尚书令”、“曹面子”、“神霸天下2”的月票支持,谢谢!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天下安康镇国北凉王唐逗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大明元辅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寒门枭士我的谍战岁月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大唐不良人荡宋北宋振兴攻略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我是关陇老秦人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越穿,越难,越穿越皇陵守墓人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误惹绝情冷少大汉天子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穿越从开荒开始讨逆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绝世极品兵王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