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426章 李斯出师

墨家村。

子路将田假请到了自己居住的小楼,子路的房间堆放着很多杂物,子路从一堆杂物里面找了许久,最终找到了一封信。

田假疑惑的接过信,问:“这是什么?”

看完信中的内容之后,田假大吃了一惊。

这封信是君王后下的密令,内容是要求墨家不得将墨家研发出的曲辕犁交给田假。

曲辕犁是田假十年前就在搞的东西,可一直没搞成,田假每次询问,子路都会推脱说是技术上有问题。

直到今天田假才明白,原来曲辕犁所以做不出来是君王后的密令。

“阿母为什么要下这种命令?”田假问道。

子路将身子靠在窗台边,沉思了许久之后,才道:

“实际上曲辕犁很久前就完成了,可是太后告诉我,这东西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交给公子。”

田假有些不可置信:“阿母为什么会下这种莫名其妙的命令?”

子路表情相当挣扎,犹豫了很久,最终才开口道:

“太后说公子野心勃勃,迟早有一天会取先王而代之,那个时候公子必定会受尽国人唾骂,太后留下曲辕犁,就是想让公子名声尽毁之时,能用它来使得百姓归心。”

君王后料准田假有一天会当齐王,又怕百姓不服他,所以才不准墨家交出曲辕犁。

也就是说君王后自始至终都没想过田假会老老实实的当个忠臣。

一时间,田假心中五味陈杂,感情在君王后心中,田假一直都是个大反贼。

子路声音很低,语气沉重的说道:“恰恰相反,正因为太后对您寄予了重托,才会留下这曲辕犁。太后曾不止一次说,齐国有您才能走向振兴,您是上天赐予齐国的礼物,太后早在临崩之前,就为您计划好了一切。

大王!你已经是齐王了,千万不要辜负太后的苦心。”

田假带着一只成品的曲辕犁返回了临淄,为他驾车的是集福。

马车快要进城时,田假吩咐集福停下。

“所有人向周围退后50步,没有寡人的命令,不准进前!”

韩滕领命而去,田假的护卫纷纷向后退却50步,并沿着马车周围警戒。

集福不明所以的看着田假,道:“王上,您是不是有话要和老奴说?”

田假犹豫了片刻后,问道:“阿母一直在我身边有一个眼线,这个人就是你吧?”

集福非常诧异,道:“大王为什么会这么说?”

田假像是陷入回忆:“还记得我当初要造石磨时告诉你的那些话,石磨是绝密,就连我的几个门客都不清楚具体,可是阿母居然能知道。

关于石磨,我只告诉了你一个人详情!

我在琅琊变法时,我在那里的一举一动阿母居然都知道,能办到这件事情的,也就只有你了。

还有肥皂,我在做出来的时候,你是第一个知道的,除了你,没有人能将这些事情告诉我阿母。

你一直奉了我阿母的命在监视我,对不对?”

集福没有反驳,而是轻轻点头。

“能告诉我,你究竟是什么人吗?”田假问。

集福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我是太后在娘家时的家臣,是太后让我暗中潜伏在公子身边,监视您的一举一动,顺便为您提供保护!”

“阿母就这么不相信我吗?”田假懊恼道。

“不!”集福摇了摇头:“恰恰相反,太后一直相信您,每次不管您要做什么的时候,我报告太后,她的回答永远都是由着您去,她从未怀疑过您。”

田假看着马车上的曲辕犁,不禁想掉眼泪。

集福问道:“大王!老奴监视了您这么久,您会赐死我吗?”

田假轻轻摇头:“记住,我们今天的谈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们回宫!”

“是!”

回到宫中。

田假找来曹列,曹列是司徒兼少府,制造东西也归他管。

看完田假带回来的曲辕犁,曹列大受震撼,紧接着曹列又叫来了几个农家弟子,农家弟子们看完也是赞叹不已。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农家弟子许宁赞叹道:“曲辕犁的出现和石磨一样,都是可以改变一个时代的。”

曹列在这时问道:“敢问王,此物是何人所造?”

“是墨家造的!”

田假并没有将这份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他现在是齐王了已经不需要这么多光环。

众人听田假说这玩意是墨家造的无不称赞起墨家弟子的巧夺天工。

田假对曹列吩咐道:“少府能不能马上大量仿制曲辕犁,将这些东西分发给百姓,用以农耕?”

曹列想了想,拱手道:“臣可以办到!”

“善!”田假又看向许宁,道:“烦劳先生带着农家弟子教授我齐国百姓如何使用曲辕犁,齐国百姓们学会使用之后,想必不久就会抛弃老旧的直辕犁!”

许宁拱手道:“大王对农事如此看重,农家弟子必竭尽全力!”

田假为了激励齐国的农家弟子,专门向他们许诺,只要他们能让齐国的粮产大幅提升,今后农家会像墨家、医家一样,由官府扶持,在齐国大量培训弟子。

得到了田假的承诺,农家弟子干劲十足。

齐王建假元年三月。

春耕之际,田假做为齐王亲自带头下地耕种,身体不好的太子去疾也象征性的在地里劳作了一下。

民部将此事宣传出去后,百姓们纷纷称赞齐王的贤德。

楚国,兰陵县。

荀子在兰陵担任十年县令,整个兰陵大治,百姓皆称赞荀子对兰陵的治理之功。

李斯正在农田里扶着一架曲辕犁,这是从齐国传到楚国的,兰陵是第一批使用曲辕犁的楚国人。

太阳炙烤着农田,李斯满头大汗的耕完了一陇地,百姓们用着曲辕犁,无不称赞齐王的仁义。

听着百姓的称赞,李斯找到了一个树荫坐下,暗想道:“齐王居然愿意把曲辕犁这种好东西无偿的交给其他国家的人,他究竟想做什么呢?”

转念一想,李斯又摇摇头,“曲辕犁并不难以制作,齐王主动将他交给天下人,还能获得世人的称赞,齐王果然高明!”

荀子不知何时蹲到了李斯身后,李斯还没有察觉。

“李斯!”荀子突然开口,李斯赶忙转过身行礼。

李斯刚刚从地里劳作,浑身上下都是泥土,看起来非常狼狈,他不好意思的拱起手解释道:“老师见谅,学生实在是太失仪了!”

荀子摆了摆手,示意李斯坐下,师徒二人相对而坐。

和煦的春风顺着田埂吹在人身上,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李斯,你想好接下来要何去何从了吗?你不会打算陪老师这个糟老头子在这里种一辈子地吧?”

荀子笑吟吟的问道,慈祥的犹如父亲一样,没有一丁点架子。

李斯沉吟道:“老师!我想去齐国投奔齐王!”

“你想好了吗?”荀子一脸正色的问道:“秦国比起齐国统一天下的可能性要更大,以你的才华如果去秦国必定能获得重用,在秦国你的才华能得到极大的施展。你真的要去投奔比秦国弱小的齐国吗?”

李斯坚定的说道:“齐王宽仁,他的百姓们爱戴他,就连我们楚国人也称赞他。老师说过,只有能得到百姓爱戴的君王才是所向无敌的,齐王能得到天下百姓的称赞,最终齐国必定能统一天下!”

荀子笑了,笑得十分欣慰:“李斯!老师恭喜你,你出师了!”

标题写错了,但是已经改不掉了,其实这应该是第422章。望周知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天下安康镇国北凉王唐逗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寒门枭士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大唐不良人荡宋北宋振兴攻略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洛天心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我是关陇老秦人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越穿,越难,越穿越皇陵守墓人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误惹绝情冷少大汉天子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讨逆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绝世极品兵王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