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八百二十六章 政潮3

“螳臂当车,能有何等好下场?”李西河这个金陵的尚书尚未坐稳,就感觉天仿佛塌了一样。

如今的金陵官场,就跟之前崇祯朝的北京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晚明时,经历万历到崇祯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君主不似君主,臣子不似臣子。

各种矛盾积累越来越多,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君主对于臣子,极端的不信任,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党争之中丢掉性命的臣子数不胜数,尤其是君子,死得快,死的急,剩下的除了明哲保身,也没有几个好东西。

而臣子对于君主,则更是连一个正常之辈都拎不出来,要么想着明哲保身,仿佛朽木一般的戳在朝堂过日子,要么想的就是掌握权势,以士大夫之权,控制朝堂,享受一把不是君主,但胜于君主的快感。

明朝的士大夫,在万历年间就大势已成,在立君主这件事情把万历皇帝吃的死死的,逼得万历非暴力不合作了大半辈子。

等到万历没了之后,皇权更是风雨飘摇,甚至连皇权的附庸,宗室都要向官员低头,藩王生个孩子,都需要贿赂礼部官员,不然别说取名字,连娶妻生子都违背法律。

所以身体生活在新朝,但是内心世界还畅游在旧的大明的臣子,对于君主其实颇为看不起。

尤其是他们认为徐梁得国不正。

徐梁与朱元璋颇为不同,朱元璋是在应天建立根据地的时候,就开始跟文人集团联合,有一群人给朱元璋做正面宣传,而且驱除鞑虏也确实好听,颇具正义性。

反观徐梁,他建立功业,驱除异族的时候,当时的文官集团已经极其腐朽,他的困难要甚于朱元璋,却还要受到百般诘难。

尤其是这群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掌握知识话语权的士大夫阶层。

这也是今日为何一群人敢在李西河加狺狺狂吠的原因。

因为他们觉得,君主一定是疯了。

而李西河能做到尚书,自然相对比较清醒,他觉得这些人自己跳井自杀也就算了,为何偏偏要拉上自己。

事实上,如果不是人太多,而且自己也确实需要名声,他早就命家仆把这些人都赶走了。

干嘛啊这是,老朽在家里养老也不成么?

安安稳稳的当个缩头乌龟,配合皇帝改革不好吗?

非得来个鱼死网破吗?

钝刀子割肉,也割不死诸位啊。

们让儿孙配合陛下一下不成吗?们手头有资源,有人脉,培养后代继承人问题不大啊。

非得享受高高在上,肆意奴役百姓们吗?

这个思想真的是那么难以转变吗?

当然,李西河心里也很清楚,对于这些装聋作哑的人来说,跟他们讲道理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这些人从前厅乱糟糟的站到前院,甚至最后堵出了大门。

看懂这种情形,李西河心里颇为感动,随着钱谦益这等大佬扑街,王明贤这样的大佬低调做人,自己这种在江南文坛排不上号的货色,竟然隐隐有了出头的感觉。

瞅瞅门前这些人,谁能不说自己是门生故吏满天下呢?

但另外一方面,他也感受到了无边的恐惧。

这些人或多或少跟自己有联系不假。

但他们绝对不是正常的走都,而是希望自己做个带头人,带领大家去声讨甚至对对抗皇帝。

而这个庞大的队伍,在李西河看来,简直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甚至有些人连迎回朱氏,重新立朱慈烺为帝的话都喊出来了。

朱慈烺那是旧主,也是们随便能喊名字的?

李西河有一种感觉,就是这群人就像是一群愚蠢的野牛,他们想去撞坚固的大山,却又不敢冲锋,想要找个带头的。

只要自己跑,他们就紧随其后,至于死不死,他们是不清楚的。

愚蠢、愚昧。

大明朝若还让这么一群人执政,这国家能不灭亡吗?

真的是大刀落下,这群孙子一定是跪在地上叫爸爸。

当然,也不是没有明白人,这皇帝的皇位不是在老皇帝那里继承来的,他是自己踏踏实实,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这种人跟太祖没有什么区别,手腕一般都很强硬,而且在民间还有莫大的呼声。

虽然读书人可以摇旗呐喊,写文章骂臭一个人。

但是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人家还是知道的。

这个时候说废掉徐梁,重新迎回朱家皇帝,有这个实力吗?

所以这种胡话一旦说出来,立刻就有人扑灭,只是难免有些人在心里哀怨,“这种人当皇帝,岂有我们的活路,我只是说错了大家的心里话而已。”

心里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反对徐梁的声势自然也不小。

过年尚未打春,南京国子监就跪满了前来请愿的学生,如今他们出头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这跪在正阳门外请愿,似乎是他们目前唯一可以参与的政治活动。

一旦选择通过新的选拔官吏的方式入朝为官,就会自然而然的跟他们划清界限。

当然真正有本事的国子监监生,早就想办法考试做官了。

剩下这些人大多是一些不服新朝的人,亦或者是没啥本事的书呆子。

这些人口号喊得山响,要求陛下亲贤臣,远小人。

这种口号在明朝算是一种暗号,示意陛下赶紧找两个替罪羊出来,我们还是好朋友,不然我们可就要找个藩王清君侧了。

别以为这种事情没有,朱允炆就是在应天扑街的。

对于这种脑残的行径,徐梁甚至没有出面,只是派了些锦衣卫来劝退。

锦衣卫劝退的方式,也颇为狂暴。

直接引导着水龙车,隔着墙壁给他们来了一场瓢泼大雨。

雨中的监生们,跪了不到一天,就晕倒大半。

这种虚弱的体质能做什么?

徐梁对他们很是质疑。

“这些废物监生,读书都读傻了,是非不分,若是做了官,岂不是祸害天下百姓,朕觉得国子监可以废除了,废除一切福利,重建金陵国子监大学,有本事的自己考进来,朕要看他们的实务能力和学习能力,至于眼前这些被人家当枪使的炮灰,想干啥就去干啥,朕也不管了。”徐梁坐在龙椅之上,对下面的文武随从说道:“至于那些进一步威胁朕,准备辞官的,才是真的让人厌烦。不过咱们也不是没有准备,谁想去辞官,第一吏部要立刻批准,让他们赶紧滚回家去,第二也不能让他们好过,要在报纸上批判他们,把他们这些年干过的坏事儿,都抖落出来,让他们回家也休想好过。”

随从之中的诸臣,早就分成两波,其中一拨人潜伏在江南士林之中,浑水摸鱼,挑弄是非。

另外一拨人,则蓄势待发,时不时敲打一下边鼓,转移焦点,将舆论朝着皇帝殿下乐见的方向引导。

他们见皇帝事前的预言一一验证,对这位年轻的主上愈发打心底里佩服。

……

“这报刊之物最早是徐梁推出来为他摇旗呐喊的新物什,没想到最后作茧自缚,成了毁掉自己的罪魁祸首。”王明贤在朝堂之上丢尽脸面,此时此刻正洋洋自得的拿着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报纸,读者各种咒骂皇帝的文章,心里很是愉悦。

“李邦华那帮人还跟皇帝开脱,说他效仿太祖立法,而非是学商鞅之策。我就呵呵了,太祖立的法就不严苛了吗?此时看看,徐梁的做法,与太祖何其相似,这是要要我等的性命!”一旁士子恨恨的说道。

这群人对徐梁恨之入骨,但是却又不敢直呼徐梁的名讳。只能一边儿骂街,一边儿辛苦发苦。

在很多眼里,皇帝在江南惹得如此不安,他们在这边儿一呼吁,北京那边儿肯定会动心思,到时候北京稍微一乱,皇帝就给老老实实的滚回北京。

王明贤干咳一声,啪地合拢报纸,对这些门生道:“京师有传言说东厂在暗中抓人,尔等就算是投稿于报社,也要小心些,尤其不能留下真名姓和家中住址。”

“老师放心,我等省得。”众士子口中如此应答,心中却道:若是真被东厂番子抓了,因为直言入罪,也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啊!

王明贤抚须颌首,正要道乏,只听外面家人道:“老爷,有京中来信。”

王明贤一奇,都:“京中?取来我看。”

家人送上来信,躬身侍立,等他吩咐。

王明贤翻看了信封,见上面不着一字,却也心中有数。因为这等高丽纸绝不便宜,用来做信封这等奢侈事,也只有内阁做得出来。他在甘肃当巡抚、在湖广做总督时,每每收到内阁的信件,若是不用留存的,便将信封拆了,背面还可以当便签用。

内阁之中与自己交好的只有李邦华,多半就是他送来的私信。

取出信纸之后,王明贤抖开一看,上面只有两句古诗:汝闹力不足,彼静智有余。

除这十字之外,再无落款。

“送信人呢?”王明贤怀疑别有口信,又问道。

家人答曰:“那人送了信,脚也不停便走了。”

王明贤眉头紧皱,暗道:这多半就是李邦华送来的,可字迹却绝不是他的。是另有他人?还是李阁老不愿落人把柄?

王明贤又将心思放在了这十个字上。他是崇祯元年的进士,尤精蜀学,但这十个字看来看去却都只有一个意思:这样闹是徒然的,人家那边安安静静却是智算有余。

这是规劝自己偃旗息鼓的意思么?

有一个刹那,王明贤自己也有些动摇。无论寄信人是谁,但这个立场绝对是息事宁人。或许自己真的不该太过招摇,不管怎么看,陛下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显然有些诡异。

“们找些瑶草先生的学生。让他们去劝瑶草先生出山。”王明贤对弟子们指示道:“还有,今年朝廷要开定国恩科,现在已经二月初了,们要赴京赶考的也该早些动身。”

“老师,如今所谓的公职人员考试出身都能授官,即便考中了状元也不过一个修撰。还有何必要赶考!”有人怨气深深道。

王明贤轻轻一拍桌子:“荒唐!公职人员考试只是国家救时之策,焉能持久?日后必然颓废!若是不信,有国初国子监为证!”

国初时,太祖高皇帝觉得官吏若是只选词臣,势必软弱不通庶务,最终导致两宋覆灭。故而他将希望放在国子监上,对监生要求极严。

入监的监生果然如同入了监狱,非但人身自由被剥夺,平日小考考不好还要挨板子。若是学习态度太差,还有被斩首示众之虞。

非但严进严出,而且国子监有历事、出职制度,使监生在正式任官之前对政府运作已经了解。故而国初时,不论风宪谏垣,还是藩台府县,都是监生唾手可得的职务。

直到景泰年间开了“例监”,许多富人捐足了钱就能入监读书。以至于国子监监生的含金量急剧下跌,最终被进士科取代。

王明贤以进士科取代国子监来说事。显然是因为成见,没将国子监当做国家人才储备的正途。不过这一干学生却也听得进去,在他们看来,国子监的确只是个进修读书的地方,想以监生身份入仕,实在太没追求了。

王明贤这边布置好了。就轮到马士英马先生头痛了。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天下安康镇国北凉王唐逗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寒门枭士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大唐不良人荡宋北宋振兴攻略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洛天心龙血战神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我是关陇老秦人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越穿,越难,越穿越皇陵守墓人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误惹绝情冷少大汉天子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绝世极品兵王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