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八百三十一章 白龙鱼服

大明王朝的根本法是大明律,从东吴元年便开始制定,到了洪武三十年才算是修改完成,明史对此的说法叫,“草创于吴元年,更定于洪武六年,整齐于二十二年,至三十年开始颁示天下。日久而虑精,一代法始定”。

朱元璋为了这个大明律能垂范后世,可算是操碎了心。

没事儿就跟臣子们说,谁敢更改一点老子的大明律,谁就犯了乱祖制的大罪!

实际上,大明律对官吏的控制已经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为了防止官吏与外界沟通,徇私枉法,在律文中规定所有县衙官吏都得住在衙门里面,不得擅自出衙。但凡敢住街市民房者,杖八十。

当然,官吏若要徇私枉法,就算是被关在牢里也挡不住,所以陛下对这条规矩并不甚看重,在地方官吏职能手册中也没有要求。

然而这条律文的确是有效的法律,而且照朱元璋说的:老子定的基本法,谁都不能改。

大明律是大明的宪法,是基本法,谁敢弄死谁!

谁不听弄死谁!

孙浩淼到底不是世家和科班出身,上没有长辈教导,下没有坐师嘱咐提点。

刺客听说上官要用这一条来修理他,气的手脚发凉,差点瘫倒。

笞杖之刑是最神奇的刑罚,有的人挨了百十下,皮开肉绽,惨不忍睹,回家就能下地飞跑;有的人只吃了两下,不见皮破出血,却“体弱不堪”竟被打死了。

以现在昆山县的态度,孙浩淼真不敢硬吃这“八十杖”。

“你所言可是真的!”孙浩淼喝问道。

那皂隶苦着脸道:“不敢欺瞒三老爷。”

“他吃了我们的酒,若是传出去也会被其他人排挤。”与孙浩淼同行而来的小吏秦畅低声道:“孙大哥,此事还要你拿主意。”

原来这皂隶最是贪杯,与孙浩淼随行的秦畅和王甫不甘于被排挤事外,故而投其所好,用酒水引他。

谁知他喝得多了,竟不小心说漏了嘴。将大老爷和二老爷的计划告知了王甫秦畅。这也是昆山县衙上下一心,所以事不机密,没成想竟被人泄露出来。

孙浩淼见他们两个小年轻竟然知道寻个突破口,也是可造之材,当即有了三分底气,道:“此事要破解不难。我等只要搬回衙里住,他们总不能翻旧账。你先出去吧,不要与旁人说。”

那皂隶如蒙大赦,连忙跑了。

孙浩淼探头外面看了看,关了门,压低声音道:“只是日后却未必不会再被人算计。”

“正是。”秦畅沉声道:“他们故意不给咱们安排宿处,原来打的是这般注意!”

“孙大哥,日后怎么办,也得靠您拿个条陈。”王甫道:“我与秦畅商议着去找上官说说。但又怕如此一来,反显得我等不会做事了。”

“正是这个道理。”孙浩淼其实也想去找上官,但被王甫说在前头,自然不敢再说出来。他沉吟片刻,道:“你二人这几天没事做吧?”

“他们什么都不让我二人看。”秦畅气道:“我二人说是分来照磨所,却连账簿都没见过一眼。”

孙浩淼在屋中踱步,几个来回之后,终于道:“有了!”

“大哥请说!”两人同时眼中一亮。

“咱们虽然看不到账簿。但你们猜猜,济留仓里缺不缺粮?”孙浩淼问道。

从太祖时候起。各县设立济留仓,最初的目的是赈灾防荒,所以各县要在东南西北四乡设立四座,储备足够两年开支的粮食。成祖时一度要求将仓库移入县内,后来不了了之。现在这个世道嘛,哪个县能有两年储备粮?就算是湖广产粮之地。济留仓里的存粮也多半被官员转卖、侵吞了。

“他不仁,我不义。”孙浩淼道:“索性将这揭露出去,闹得声势越大越好。咱们是北来官,有陛下背后撑腰还怕什么!”

“正是!”

秦畅王甫两人本来是抱着一展才学而来,偏偏被扔在了冷板凳上。上官还处心积虑要发落他们,如何让两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人忍得下来!

孙浩淼虽然信心满满,到底还是要谨慎行事,先从县里将秦畅、王甫二人的关系调入自己属下,然后装模作样地定制门牌号码,又开始走街串巷,真像是要做编户齐民的事。

知县一招落空,也不着急,反正按照衙门里的规矩,大事二十日就要程文,汇报进度,到时候不怕找不到差错发落他们。

他却没想到,孙浩淼并无乖乖等候二十日的打算。

忽然,一篇揭露昆山县济留仓彻底空乏的文章出现在了《江南文报》上。

因为这份报纸原属于“小报”,所以其中自然充满了臆想出来的文学故事。譬如当地百姓如何吃不饱穿不暖,苦苦期待开仓济民,知县老爷又是如何孤高冷艳一副公事公办模样,背后却与粮商大肆瓜分,以陈年烂谷换得该当入仓的新粮。

一直没有参与舆论讨伐陛下的《江南文报》有充足的版面渲染此事,也有足够的人力进行追踪报导,将知县的人机关系网拉扯出来,最后用一个整版的空间,只印了一句话:此斯文败类名教罪人,是东林耶!非东林耶?

前面可以说是正常的舆论,但最后这句话却又套上了党争的牌子。原本想对此视而不见的清流,不得不回过头来,撰文指出:此人乃是混迹在清流队伍中的败类。

有这个注脚,新官系统的枪手自然要跟进,浑水摸鱼说:如今东南有几个官儿不是东林身份?难道都是真东林么?还不都是混进来捞取资本的?

许多人都被这不明身份的言论套了进去,浑然没想到支持这种言论本身就是自证东林有党!

君子群而不党,你既然结党,就是小人,是小人就该死!

这个道理放哪里都说不出花来!

立刻有大佬连忙出来表明身份:当年东林可说我是齐党!所以大家不要误会,虽然我不是齐党,但真不是东林。

真正的东林党大鱼,也不得不出来辩诬:东林之初只有君子,并没有党,东林推荐人入朝为官,是为朝廷选君子。而有人借先人之名,自立党派,这是伪君子!既然是伪君子,就该揪出来打倒在地踏上一脚。当然,也得防止阉党小人诬陷,所以昆山济留仓之事,该当详查。

徐梁看了这些文章,不由感叹到活到现在的老姜都够辣。原本昆山济留仓案是反攻的第一手,等于从清流背后刺入刀子,硬生生开个血口出来。将口水仗引入政绩考成,用实打实的证据来推倒之前清流所谓陛下任用私人,信任阉党的话。

顺便还可以让江南士林自认“有党”,好让新官顺利占据道德制高点。

东林却能抓住根本,直接将“有党”的问题打破,再将话题引回昆山济留仓一案,可以预料得到:这位昆山知县已然是被抛出去的弃子了。在这枚弃子被打吃之后,某些人也该顺势求和了。

……

“这定是那三个北来官干的好事!”昆山县赤红双眼,神情狰狞,双手发抖——这是因为他心中正幻想着如何手持利刃,将孙浩淼等三人千刀万剐,生啖其骨肉!

县丞也是满脸憔悴,道:“偏生他们是朝廷命官,不能用刑。”

“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昆山县重重捶在书案上:“他们要我死,我死也要拉上个垫背的!等都察院检点来了,我就与他们同归于尽!”

“县尊,还不至于。”县丞也被这癫狂吓了一跳:贪污渎职没有弄出大的民变,也没饶进去人命,最多就是免职流放的惩罚。若是杀了朝廷命官,那可就是死罪了。

“如今还有个办法……”

“快说!”昆山县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把上前扣住了县丞的脉门,突然嘴角一咧,眼泪直流:“你且救我这一命,我日后给你供长生牌位。”

“县尊……”县丞动情地拍了拍昆山县的手,心中暗道:你这指甲都掐我肉里去了……哎呦哇啦,这都出血了!

“县尊,您先不急。”县丞拉开昆山县的手:“您看,这报上通篇都没个实证,显然是阉党诬陷忠良啊!”

“可是他们要来看仓,现在仓中……呜呜呜,哪里还有粮食?”

县丞自然也知道,他自己就是分润的环节之一,若是知县倒了他也摘不干净。

“若是他们来检点时,仓中有粮,那又如何!”县丞道。

“那……那……那是哪里来的粮食?”昆山县止住哭,小声问道。

“借呗。”县丞道:“济留仓没有粮食,各家大户难道也没有?粮商也没有?这些粮食若是借来,别说两年之用,就是十年都够了。”

现在的人口比之国初时翻了不止一倍,昆山县知道填满四仓都不可能够用两年。不过若是四仓充盈,别人也没话说,硬是死扣“两年”来做文章,只会显得政敌无理搅三分。

“不过,马上就是春荒了,到时候粮价一涨,谁还肯借?”知县也不蠢,红着双眼低声求教。

春天看似生机盎然,处处充满了劳作的喜悦。然而在这个时代,春荒却是十分残酷的。冬天存的粮食已然快吃完了,种子粮却是万万不能动的。同时又要面临沉重的农活,少不得还要添餐饭。

这个时候别说佃农和自耕农,就是有些小地主也得出去借高利贷。

官府若是借粮,肯定不会给利息。那些粮商、大户,借出去一石粮自己要亏五七斗,又不是亲爹老子,谁肯干?

昆山县地处苏州府东南,与松江府的青浦县毗邻。虽然不像湖州那边几乎全种上了桑树,但本县土地却也是桑树、棉花、烟草居多,真正的粮田不足十之三四。这样的经济结构放在历史书里是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过渡的先进表征,但在当前这个时代,却代表着对天灾人祸的抵御力下降。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祸乱,立刻就会导致饥荒,从而引发社会动荡。

这种情况下,济留仓的粮食就更加重要。任何一个识字的人,看了报纸之后都会得出一个结论:昆山县完了。

但凡这位知县还有一丝转机,就有人可能投机。

对于铁板钉钉要被人丢弃的废物,却没人肯陪着一起死。尽管县丞说得很有道理,换个知县,尤其是换个北来官,全县大户都不好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别人就肯拿出粮食来。

在当地乡绅看来,任何一个县官,不管南来北来,都得遵守大明的规矩。

大明的规矩是什么?是县官不下乡。

他们想要完成正税额度,只能靠缙绅;他们想要升迁的资本,只能靠缙绅;他们想要在发生天灾人祸的时候有个帮衬,只能靠缙绅。

总而言之,他们想要顺顺利利无灾无难地度过自己的任期,只能靠缙绅。

这种情况下,换个知县又算什么事呢?

昆山县刚刚腾起的希望旋即又被扑灭,每日上衙都像是上刑一般,就等着署衙大门被人一脚踢开,手持铁链铁尺的缇骑将他拘走……只是一晃眼的功夫,那缇骑又变成了牛头马面……

“县尊,无妨。无妨。”县丞见知县老爷又陷入习惯性地呆滞抽搐之中,连忙将他唤醒过来,又劝道:“不着急,南京那边带来了文书,说是这回陛下很看重此事,为了不生冤屈。非但有都察院的人来,还有各报社的访员。这么多人,路上肯定还要耽搁耽搁。”

“不如三尺白绫一了百了……”昆山县忍不住又要哭:“这般折磨,真是生不如死……对了!我还要将那三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抓起来!死也要他们垫背!”

县丞道:“他们早就逃了,连个影子都不见,显然是心虚之故。”其实孙浩淼等三人却是拿着县丞开具的公文前往上海公干去了。

这位县丞可不是没脑子的人,被牵连亏空不过流放,若是卷入刺杀朝廷命官的案子,那妥妥的大辟啊!

何况现在保全这三位北来官。日后无论风往哪边吹,自己都有一条后路在,何乐而不为?

知县听说孙浩淼等人已经逃了,后槽牙磨得咯噔直响,突然问道:“为何是都察院派人来?”

县丞回忆了半晌,道:“之前好像是有过公文,说六部改制的事,日后侦缉查访的权责全归了都察院。”

两人都是不在乎所谓改制变法的事。反正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就行了,哪个官来了不都一样伺候么?

昆山县长长“噢”了一声。又道:“你看能从这都察院的御史下手么?”

“这倒是应尽之意,只是不知是否跟那些北来官一样盐油不进……”

“去试试。”昆山县定了定神:“我再去找那些粮耗子说说,我若死了,他们也别想逃!”

县丞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他出去之后,发现应天府府衙里的关系网已经全都被拔除干净了,只得又去找其他府县的故交。打听这专案御史的消息。

原本以为这等大事朝廷方面会遮遮掩掩,谁知道还没见到老朋友,只是随手买了一份《江南文报》,就看到那位御史的大号挂在上面,好像生怕人家不去走他门路一样。县丞对这份报纸真是爱恨交加。用力卷起收入袖中,径直去安排人手私会这位御史。

唯一让昆山县和县丞欣慰的,便是这位御史虽然是北人,但也是进士出身,多半还是要讲些官场道义的。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天下安康镇国北凉王唐逗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寒门枭士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大唐不良人荡宋北宋振兴攻略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洛天心龙血战神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我是关陇老秦人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越穿,越难,越穿越皇陵守墓人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误惹绝情冷少大汉天子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绝世极品兵王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