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汉中一战,陈望一路追击到西乡城下才停止了追击。

经过统计之后发现共得首级一千二百三十级,沿途收拢四万余名百姓。

流寇军中各级军校被擒杀者共计三十七人。

但是报上去的军功却只记了九百三十二级,被生擒的十三名流寇将校全都计了功,但是另外被杀的二十四人只记了十九人。

对于这一情况,陈望并没有说什么。

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银子也使了,关系也走了。

能够报上这么多的首级功已经算是不错了。

要是没有和曹文诏的这一关系,一千两百多的首级能报上去,实际能不能算到一半都是两说。

朝廷如今财政困难,万事都能省则省,尤其是军功收录。

当初洪承畴之所以能够顶着巨大的压力让曹文诏报不了首级功,其实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兵部和户部也乐于看到这样的情况。

因为首级报上去了,要拨下来的就是真金白银。

这些赏银户部和兵部经手的人都拿不了多少,能够贪墨和得好处的只会是各级的将校,自然是能少报则少报。

明初的军功制度和明末的军功制度其实并不一样。

在明末之时的军功制度其实已经变成了军功首级制,以首级为主,其余为辅。

这一切的原因并非是因为首级军功制更好,而是因为首级军功制在一众所有的军功制下不算是太烂。

其余的军功制,比如一开始明初实行的军功制,正是因为滥报、冒报军功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而被弃用。

军功首级制,好的一方面是论功简单,一目了然,难以虚报。

有多少的首级便只能报多少的功绩,不至于需要下发大量没有必要的赏银,极大的降低了支出。看书喇

但再好的制度也终有漏洞,首级军功制诱发一种极端的恶行——杀良冒功。

虽然兵部有查验的手段,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杀良冒功不仅有人会专门的修饰首级,查验的官员有时也会和将校狼狈为奸,只要有人头能够应付了事就行。

而首级功的弊端还不仅仅如此,首级功在初期的时候极大的提高了明军的战斗力。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首级功却使得明军的战力开始降低。

首级功的推行,使得朝廷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主要依靠首级数量来决定。

没有首级或是斩获稀少,即便是部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死伤惨重也依然无功,甚至有过。

这这导致明军多支部队汇合作战时,大部分的将领都不会权力作战而是观察情况,赢了抢首级,输了赶快逃跑保存实力。

首级军功制在前期确实提升了明军的战功,但是在后期却是成为了明军战力的衰弱的一大因素。

《练兵实际·卷八·治贪级》之中记载着这样的一段话。

“自来北军临阵,专好争功,杀倒一贼,三、五十人互相争夺,却将败贼亡了追杀。”

“每每致贼以数人为饵,诱你上前都去争功,他却大众一拥杀来,一个首级又不得,不知倒被他杀了多少。

“乘众少却,将营盘冲破,全军没了,迷而不悟。”

戚继光对于“首级”的态度,一向是深恶痛绝。

早在嘉靖四十五年,就把“不顾首级,直杀无前,以求全胜”作为“兵德”的第一条。

戚家军之所以能够无敌于天下,不顾首级正是其中的一大原因。

陈望现在在军中所实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军规条例,几乎都是直接套用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两本书中的内容。

当然陈望也做了一些改动,并没有完全生搬硬套。

关于首级功,陈望和戚继光采用了差不多的处理方式,定了同样的军规。

军律:临阵对敌,接战之后冲锋杀贼,不到战后不许斩取首级。

如有故取首级者,立斩。

旗都有三名专职割取首级的取功兵,取功兵的衣服两膊上缝有白布,上绣“取功”两字,盔上同样绑缚取功的布条作为辨认。

他们将在旗内的官兵冲杀过去后,战线推进之后割取倒地敌人的首级。

在收兵之后,再按照割取的首级,全旗一起均分报功。

割取首级时,由督导官以及百总亲兵监察。

若有隐藏不报者,及割取不完,亲兵、督导、旗、队、伍长俱斩首。

因为首功制属于典型的结果导向型制度,验收者只看首级不看人。

有人重财物,有人重官位,于是顺理成章的衍生出交易功劳的现象,更使得乱象丛生。

而且为了预防杀良冒功,首级的勘验也颇为严格。

流寇的首级虽然不如北虏和建奴那样好辨认,但是也有一些辨认的手法。

女子的首级不能报,老人的首级也不能报,孩童就更不要提了。

男子的首级也要细分,虽然斩杀的这一千多人都是实打实的流寇男丁,但是根据各种条例一筛选能够报上去的只有九百多级。

更何况流寇的人头现如今已经不值钱了,一颗也只不过换一两左右的白银,而且没有办法加官进爵。

将校的首级还算值钱,按照原来的级别从五两到百两不等。

对于这个结果,陈望没有争辩什么,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汉中一战让洪承畴不在对他有所怀疑,而且也开始看重他。

一个汉中参将的名头比起万两黄金都要更有价值。

借着参将的名头,他可以在之后做很多的布置。

现在历史线发生了不小的变动,自己进入了汉中府,一战击溃了张原,加上前几次的军功成功升格为了参将。

汉中府的这次危机,也使得朝廷准备再度提升汉中府的军事机构,设立参将。

在历史上汉中府的军事机构是从卫所先变成游击,而后从游击直接升格为了镇,直接设了副总兵,而后又改为总兵。

现在虽然只设参将,但是原先的汉中游击就有调动汉中卫军的权力,参将的权力只会更大。

边镇的参将,都有节制一整路军将的权力,在汉中府任参将,上方没有副总兵和总兵压着,实际上可以算是一个独立的军镇了。

除去两个固定地方的守备无法调动,陈望手下可以调动的就有一个游击营,加上汉中卫的卫军。

只是不知道,到时候权柄会有多大,能不能有插手地方军务的契机。

如果权力够大,那么之前陈望在沔县埋下的后手也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到时候以沔县为切入点,可以慢慢图谋汉中卫军。

虽说现在朝廷对于地方还有不小的控制力,但是再过四年的时间,到了崇祯十三年。

整个天下将会彻底陷入混乱,边疆和内地的局势不断的恶化,朝廷威信扫地陷入崩溃。

那个时候各地的军将形成山头,开始拥兵自重,各地的督抚对于领兵将校的节制力越发的降低,就算是有人注意到自己在汉中的布置也已经晚了。

陈望很清楚,现在的行事必须要徐徐图之,千万不能着急。

陈望没有忘记在巩昌府的旧事。

当时他就是太过于急功近利,想要追着李过一路入汉中府进而引起了洪承畴的怀疑。

要不是有曹文诏的提点,陈望自己都还没有发觉有什么不妥。

这数个月来,陈望明白的最大道理就是千万不要小瞧任何能够身居高位的人,自以为是的人才是最为愚蠢的人。

陈望合上了手中的文书,揉了揉有些发涨的太阳穴。

领兵打仗,冲锋陷阵现在陈望其实都没有多少的恐惧。

但是官面上的这些交流,官场的迎来送往却是让陈望头疼不已,这些都是极为耗费心神的事情。

虽然有赵怀良协助倒是没有出太大的差错,但是这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并不好过。

刚送走了汉中府知府派来的官吏,马上瑞王派遣的使者又到了军中。

一直到了黄昏,才将瑞王派遣来的使者给打发离开。

正在陈望思索的时候,陈功也从帐外走了进来,他的眉眼带着喜色,笑着说道。

“瑞王殿下倒是大方,这一次又送了不少的酒和豚羊。”

汉中之战前瑞王就送了不少的活猪活羊进军营,还犒赏了白银,酒饭。

这一次犒军银虽然没有送,但是却是送了三百多头猪羊,又送了不少的酒和粮草。

这么多的猪羊如果全部宰杀了,军中每人都能够分上七八斤左右的肉食,这已经算是很好的待遇了。

现在灾荒这么严重,寻常人家哪里能够见到什么荤腥,有一餐饱饭都已经是不错了。

陈功一路走到帐中,找寻了一张坐椅坐了下来,喝了一口茶水。

“那汉中知府说的好听,流寇围城的时候调拨军粮调拨的倒是快得很,现在汉中的围城解决了,粮草却是半天送不过来。”

陈望摇了摇头,有些无奈。

事实确实如同陈功所说的一样,但是汉中之战,他们一共收拢了四万多的百姓,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

这么多百姓,全都需要安顿,每天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陈望看了一眼坐在下首的陈功,叮嘱道。

“粮草的问题你暂时不需要去管,千万不要派人去催。”

陈往沉吟了片刻,继而说道。

“过几天,你再运些军粮去往汉中城……”

陈功眼眸之中闪过一丝错愕,言道。

“汉中府该给我们的军粮没有给到,我们还要把运军粮过去,这……”

陈望抬了抬手,止住了陈功的言语。

“等到军功报上,晋升的文书就会下来,升格参将多半还是留在汉中。”

“留在汉中就免不了要和汉中的知府打交道,自然要打好关系。”

“而且……”

陈望的目光向着侧方看了一眼,言道。

“张原和卢时携带的粮草还有金银大半都被我们拿了,总要交出来一些,应付一下场面。”

张原和卢时两人囤积粮草金银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在城固,一处是在褒城。

当初围攻汉中府的时候虽然带了不少的粮草金银,但是并不是大头。

不过就算如此,击溃了张原和卢时之后,还是收缴了一万两千多石粮食。

而后一路追击,又在城固城外得了上万多石的粮食。

张原和卢时两人合兵十多万人自然不会只有这么多的粮食,但是听闻战败的消息之后,很多人开始哄抢粮食。

卢时在先行逃亡的时候,又从城固的屯粮地中带走了不少的粮食,所以缴获有限。

而张原和卢时在褒城囤积的粮食,陈望动手的时间有些晚了,基本都已经是被哄抢一空什么都没有剩下了。

缴获的金银器物折合起来也差不多只有三万多两白银,没有淳化之战时缴获的那么丰厚。

张原原来的老巢是在西乡的南部山区,金银器物这些自然是放在了老巢没有带出来。

而金翅鹏卢时一路南下,也没有劫掠多少的城池,收获有限,自然是没有那么多的金银。

不过三万多两已经算是很多了,陈望自然没有嫌少的意思。

“大哥说的在理。”

陈功此时也是回过了神来,点头应承了下来。

“知义、知礼那边传来什么消息了吗?”

陈望重新低下头,观察着桌面上的汉中府堪舆图。

张原的老巢并不是什么隐秘的地方,汉中军早就清楚,只是没有能力去将其攻打下来。

而陈望之所以一路追击到西乡就不追了,正是因为盯上了张原留下的积蓄。

张原好歹也是中二十四营的营首,一路从陕西杀到河南,再从河南转到汉中,他是一路劫掠到了汉中。

沿途也攻破了不少的大城自然是收获不少,张原肯定积攒了不少的金银。

所以在一路追击到西乡城下,陈望立即让胡知义、胡知礼两人带兵去围攻张原当初在山区内的营寨。

汉中卫军也被临时征调,在四面设卡防守,为的便是不让营地之中的流寇携款私逃。

“中午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团团围住了张原的营地,正在攻山中,营地之中有不少的流寇。”

“张原之前设下的营寨防御一般,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能攻破营地。”

听到陈功的回答,陈望心中微松,既然还有抵抗,证明没有走脱多少,应当得到不少的东西。

“现在天色还没有黑,你领第一骑兵部赶过去,多带盾车。”

“尽快攻下营地,免得夜长梦多。”

陈望看了看帐外的景象,沉声道。

“攻破山寨之后,不要让人知道得了多少的金银,直接装上车,押运过来……”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天下安康镇国北凉王唐逗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大夏世子,从一介书生开始寒门枭士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大唐不良人荡宋北宋振兴攻略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洛天心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我是关陇老秦人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越穿,越难,越穿越皇陵守墓人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误惹绝情冷少大汉天子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讨逆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绝世极品兵王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