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与其支持不好控制的刘劭,还不如,再行物色新的人选。
这不,经过几年的观察,他选定了南平王刘铄,只一听的联姻一事,刘铄就忙不迭的点头同意。想来,也是惦记着皇位惦记的厉害。
“陛下,昨日微臣偶感风寒,实在是起不来身,不知昨日陛下召微臣有何要事?”
徐湛之没来由的这一问,可是让刘义隆呆住了。自己什么时候传他进宫了,还是昨天,刘义隆思来想去,好像是说过,又好像是没说过。
他与徐湛之的关系最为亲厚,基本上一天三见,以至于,他也想不起自己究竟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了。
这且放到一边,刘义隆从榻上直起身子,直视着殿下众人。
正色道:“仙童,你来的正好,你的妹婿铄儿,今日依例入宫,你们也好长时间没见了,快过来瞧瞧。”
其实,徐湛之一脚踏入殿门,眼风一扫,就找到了刘铄的所在。他这两年,可从没断了和他的联系。刘铄何时启程,何时进入建康境内,徐湛之是了如指掌。
得了刘义隆的恩准,他微微欠身,便端坐到了大殿的下首。
当然,是与刘劭、刘濬相对的位置。
如此,这阵营也就拉开了,他用探究的眼神,盯着太子刘劭,想着,这个蠢蛋,怎的也知道过来掺和。看来,他也不是十足的蠢货,一时还不能小看了他。
“徐尚书。”
“徐尚书。”
刘铄和刘宏同声唤道。
原本是最寻常的客套,却让刘濬十分看不过眼。
只见他歪着脑袋,看向跪坐在龙榻前的刘铄,挑衅道:“铄弟还真是规矩周全,徐尚书不是你亲亲的舅爷吗,怎的几年没见,关系反倒疏远了。”
刘铄喉头紧了一紧,没做声。他也不敢吭声,面对刘濬这个癫狂之人,他躲还来不及,上赶着招惹他,他还没有那么的想不开。
谁知道,他会不会一个不如意,就让大家下不来台。
于是,神鬼也怕恶的,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一物降一物。原本是对皇位志在必得,等着闹场的刘铄,还没有正面交锋,就败下阵来。
面对着刘濬的质疑,紧闭着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就这点能耐,还想争夺大位,他也太过自不量力。
只是,旁观者看得清楚,当局者却自乱其中。
徐湛之看好刘铄,刘铄也对自己的胆识极为自信,且让他再得意些时候,再等些时日,有他叫苦的时候。
“始兴王殿下这话可就扯远了,微臣乃是外臣,我刘宋一朝向来是礼敬臣子的,南平王也是按照规矩办事。”
“啧啧。”
看看,他不过随口问问,徐湛之马上就替刘铄辩解起来了。当真是好舅爷心疼妹夫。
刘濬不屑道:“你还知道你是外臣,自从你的妹妹嫁给南平王,你们的关系可是越加亲厚。据本王所知,这些日子,你们的书信就没断过,如今在朝堂上,倒还装的不相熟的样子,当真可笑。”
果然,这个大殿之上,最难对付的还属始兴王刘濬,就连一向脾气暴躁的太子刘劭,这一次都静静的坐在一边,静观其变。
刘铄暗暗咋舌,这厮当真难招架。只是,他的队友呢?
他抛去了刚才的高傲得意,转而去寻找今日的盟友,建平王刘宏。却见此人,已经悠悠然离开了自己的身边,逃到太子旁边端坐去了。
当真是个叛徒!
现在这个关头,刘铄就算生气也没有任何办法。现在,就是瞎子都看得出,徐湛之是来支持他夺皇位的。
他,自然是众位皇子的头号敌人,这些个明枪暗箭,他是想接着也得接着,不想接着,也得接着。
刘铄顿了顿,退让一步:“始兴兄多虑了,我与徐尚书并没有私底下的交情。”
“我多虑?我看你是怕我多虑吧。要不是徐尚书早就得知你何时启程,又怎么会出现的这样及时?”刘濬抬起一指,点了点对面装成个老实人的徐湛之。
刘濬不依不饶,徐湛之见刘铄的额头上,已经浸出了密密的汗珠,连忙说道:“始兴殿下,微臣是凑巧前来,绝不是故意出现的。”
“算了吧,徐尚书,你这些话,骗骗三岁小孩还可以,还想哄弄我。实话告诉你,你老徐家别再惦记着太子之位了!”
“你,你血口喷人!”徐湛之登时跃起,蹭蹭蹭几步,站到了大殿的中央。
他躬身行礼,对殿上的刘义隆禀道:“陛下明鉴,微臣绝无此意。若有此意,必当不得好死!”
徐湛之今日到大殿上来,并没有料想到太子和刘濬也会在。他本来是想借着刘铄进宫的好时机,为他摇旗呐喊,助助威势的。
哪里知道,太子和刘濬的消息得的也一点不慢,竟然抢在他的前面,就闯进了显阳殿。
他要是知道,这俩人也在,绝不会贸然前来。
要知道,这两位口没遮拦的大王,与他从来都不对付,今日遭遇,肯定会给他难堪。
可是遇上了也就是遇上了,你也没有退路可寻。他已经努力的做低伏小,想要把这个尴尬的局面混过去。
谁成想,这个刘濬还就是不领情,竟然公然指责,他徐湛之与大王暗自交通,相互勾连。
要知道,就他刚刚轻描淡写的这几句话,就足够要了徐湛之的老命。自古以来,皇族里面,最是忌讳大王与朝廷重臣私下联络。
他虽然让自己的妹妹和刘铄联姻,有了舅爷的这一层身份的掩护,可明眼人还是能够一眼望穿他的心思。
于是,为了撇清自己的嫌疑,他不惜赌咒发誓,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只是,这有用吗?
刘义隆刚才微眯着眼,一句话也没说。
看似装聋作哑,其实,他是在暗自揣度,如今站在大殿上的这些个他的至亲,究竟是人还是鬼。
徐湛之的心意,他怎会不知,刘铄确实是个人才,在皇子之中能力算得上是拔尖的。要不是他是徐湛之的妹夫,说不定早就夺得大位了。
刘义隆之所以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也就是因为刘铄的背后,站着徐湛之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