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十一月中,姜鸿辰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内,身姿挺拔如松,他那深邃的目光温柔地迎接早晨从大开的落地窗洒进来的第一缕阳光。这柔和的光线如同温润的细沙,轻轻铺满了整个房间,将空间渲染得既宁静又充满生机。阳光下的办公室,被严忻瑗悉心打理得一尘不染、井然有序,每一件物品都恰到好处地摆放着,透出一种沉稳而高效的气韵。
书架上,《国学宝典》巍然屹立,泛黄的书页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岁月的痕迹刻在其凹凸有致的皮质封面之上,仿佛每一行字都在低语着千年的智慧与沉淀。那些古典的线装书籍,在阳光下更显庄重,犹如一座座矗立的文化丰碑,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
茶台上静置的紫砂壶,形态古朴雅致,壶身上的纹理清晰可见,似乎在诉说着匠人指尖的故事。壶中飘逸出的淡淡茶香,如同一条无形的丝带,将整个空间环绕,与周围的书香融为一体,营造出一幅生动且盛开的文化画卷,让人心生敬意,亦感受到那份独属于东方的生活美学。
自创业以来,姜鸿辰以稳健的步伐逐步理顺各项事务,如今,公司的日常运营已步入正轨,这让他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此刻,他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自己更为关注且意义深远的事情之中——亲身参与并深入考察非遗项目的实际体验。他深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记忆的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与传承它们,是他作为文化人的使命与担当。
在宁静的办公室,严忻瑗以一种轻柔得几乎不可察觉的动作翻阅着手中的文件,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跃动着生活的旋律。她的眼神偶尔从纸页上抬起来,悄然流连于丈夫姜鸿辰那沉稳专注的背影之上。他此刻正全神贯注地研究着桌面的地图与资料,那副斯文且坚毅的侧颜在她的心湖中泛起一圈圈细腻的涟漪,勾勒出他们共同生活的温馨画面。
深知人生旅途无法时时并肩同行,严忻瑗心中却毫无怨言,只有深深的牵挂和坚定的信任。她深知,无论前路如何坎坷,他们的信念与支持始终是彼此最强大的后盾。
“鸿辰,”她用温暖而柔和的声音打破了书房的静谧,“公司的事务就交给我来处理吧,你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吧。但也要注意身体,舟车劳顿之下,千万要保重自己。”
听到呼唤,姜鸿辰转过身来,他的脸上洋溢着从容不迫的笑容,那笑容犹如晨光破晓,给人以无比的力量。“忻瑗,你总是我坚实的后方,有你在,就如同手持一面无坚不摧的盾牌,让我无所畏惧。”他回应道,言语中充满了对妻子深深的信任与依赖。
整理好简约而不失实用性的行装,姜鸿辰独自踏上了探寻之路,首站便选择了神秘的岫岩满族自治县,那里蕴藏着千年的玉雕艺术奥秘,等待着他去挖掘、去领悟。
在那辽阔而苍茫的冬日里,凛冽的寒风如同一曲激昂的交响乐,其内蕴含着一股刚劲有力、坚韧不屈的气息,仿佛是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精神象征。在这股冷峻而富有力量的北风中,坐在疾驰的列车上,姜鸿辰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此行的目的地是那座深藏于山野之间的岫岩小镇,他将要拜访的是隐居于此地、名震业界的玉雕大师——王传仁。这位泰斗级的人物,自幼便沐浴在玉文化的熏陶中,自幼随从老一辈玉雕宗师研习,倾尽心血,终于学得一手出神入化的绝活,成为了岫岩玉雕素活工艺当之无愧的传承者。
火车抵达站台后,姜鸿辰马不停蹄地换乘了城际大巴,穿越了层峦叠嶂的群山与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最终在一座古朴而庄重的玉雕厂前,出租车稳稳停靠下来。此前已通过邮件预约,此刻,在工作人员严谨有序的引导下,他顺利地通过了一道道安全和身份验证手续,最后,站在了王传仁大师工作室那扇厚重而神秘的门前。
推开门扉,两人互相介绍并寒暄过后,姜鸿辰徐徐步入这充满艺术气息的工作室。一瞬间,他的视线被案台上一块块静默无言的岫玉所吸引,它们犹如沉睡的精灵,静静地躺在精心打磨过的实木案台上,享受着灯光温柔的拂照。
那些玉石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温润而又神秘的光泽,如同蕴藏着生命力量的宝石,或明或暗,或浓或淡,各自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道精细入微的雕刻痕迹,都是王传仁大师一双巧夺天工的手笔,它们不仅赋予了岫玉生命的华彩,更在方寸之间,巧妙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碰撞交融,激发出绚烂的火花。
这些玉石作品宛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时光流转下的匠心独运,那是经过时间的洗礼与智慧的沉淀,共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让每一个有幸目睹的人,都能深深地感受到那份对传统工艺无比敬仰与执着追求的精神力量。
此刻,王传仁手中紧握的是一块尚未雕琢的岫玉原石,他准备将其雕刻成龙的形象,其上纹理细腻,色彩斑斓,宛如一幅未经挥洒的画卷。姜鸿辰站在一旁,目光被深深吸引,流露出对大师卓越技艺由衷的赞赏与敬仰。
“姜总,你眼前的这块岫玉,其内涵之深远,并非寻常石头所能比拟的。”王传仁神情庄重,眼神中闪烁着对艺术和历史的敬仰,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玉石,那温润而沉静的触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她并非一块冰冷无生命的石头,而是承载了千年华夏文明的瑰宝,是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珍贵记忆。每一丝纹理、每一道光泽,都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他们在时光里雕刻,用匠心独运的手法,将那份对美的追求和对技艺的执着深深刻入其中。”
这块岫玉,不仅仅是一件工艺品,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文化血脉的延续和传承。非遗之路蜿蜒曲折,布满荆棘,但每当我手中的刻刀以敬畏之心触碰这岫玉之时,我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坚硬与柔韧的碰撞,更是那份即使面临困难险阻,也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毅力。那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对非遗技艺薪火相传的热忱与信念,如同烈火般在我心中熊熊燃烧,赋予我力量,让我在每一次雕琢间,都能深深体会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文化力量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