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都是人才
虽说眼前的这些学子普遍都是二三十岁,可是面对这些人,朱雄英一脸严肃的训诫、督促,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违和,大家都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不要说一些围观的人,就连许观这些人,也都是觉得这非常正常。甚至他们还会觉得欣喜,这是其他人求而不得的待遇,毕竟眼前的这个少年就是大明朝的皇太孙。
朱雄英看着许观,开口问道,“本宫观你时策,颇有条理。你此前府试、院试连捷,也是有些才学在身。本宫有意令汝入大本堂,为皇室子弟讲书,你以为如何?”
如果是其他人,面对这样的一个机遇自然会无比振奋,这就是他们的机遇。
可是许观内心挣扎许久,才跪下重重叩头说道,“启奏殿下,臣想下场一试,求的金榜题名告慰家慈!”
如果是一般人,对于成为皇子皇孙的‘西席先生’自然会非常的高兴。但是这些,也就是寻常人的一些想法而已,不代表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去处。
说到底这就是给皇室子弟讲书而已,只是众多‘任课老师’当中的一员。这可不是真正的讲师,甚至师徒名分都有那么一些牵强。
而许观对于自己的才学非常有信心,他相信自己可以金榜题名。
通过正经的科举得到功名,那显然比起当一个皇室子弟的讲师更加的有前途。
朱雄英也没有不高兴,虽然他也有些不太习惯别人的拒绝,“哦?那倒是好志向,明年春闱俺倒是想要看到伱金榜题名。”
许观重重叩头,有些哽咽的说道,“殿下,家父入赘于邑城许氏,学生年幼时随恩师黄氏讳冔公进学。恩师治学严谨、注重时论,不尚浮文,教授学生忠义之道。臣一日不敢懈怠,只求他日登第告慰长辈在天之灵。”
朱雄英点了点头,笑着勉励说道,“好志向,为人忠孝、又有才学,实乃朝廷栋梁。汝父为赘婿,汝尚且能言明,孝心可嘉!”
之所以这么说,自然也就是因为在这个年代,赘婿是被人看不起的。作为赘婿之子,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也是被人看不起的。
许观更是激动,忙不迭的说道,“先父黄氏,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
朱雄英点了点头,本来不以为意的,但是他忽然间想起来了什么。
许观、黄观!
眼前的这个人,难不成就是那个历史上传闻的‘六首状元’?
这可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六首状元啊,虽说在政治上没有太多的建树,但是绝对是科举的一道丰碑,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或许黄观也来不及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他在建文朝任右侍中,参与重要国事奏议。在燕王攻入应天府的时候,下令揭露左班文职奸臣罪状,黄观名列第六。
黄观妻翁氏及二个女儿跳下淮清桥而死,而在外募兵的黄观也是在安庆江水湍急处投江而死。
忠义,这也是黄观践行的,他大概也就是这个时代的那种标准的读书人。
朱雄英面露欣赏,或许黄观在政治上有些不太合格。但是这样的人知行合一,品行上没什么问题,而且非常的忠义。这也算是可造之材,确实值得朱雄英更多的关注。
看了一眼何忠贤,朱雄英说道,“你既然想要下场,本宫也愿成人之美。赐汝毛笔一支,非本宫小气。望汝不忘父母、恩师之望,不负朝廷之恩。”
何忠贤也是机灵,立刻取过一支毛笔,上面尚且还有墨渍。很明显,这就是皇太孙亲用之笔。这样的一支毛笔,比起新的毛笔更加珍贵,甚至值得黄观贡上。
朱雄英也不管黄观如何感激涕零,看向张显宗问道,“汝在洪武二十一年入国子监肄业,方才中举,这是为何?”
张显宗立刻上前跪下,恭敬说道,“太学之选,或由庠序拔人,或由胄子思荫,天下之英才毕集焉。”
这倒不是夸张,现在能够入国子监的,要么就是最出色的秀才、举人,要么就是出身名门的。
而张显宗也继续说道,“然学生以为太学过严,监生和学官都颇有怨言。”
这件事情朱雄英知道,其实这也算是老朱的一个举动。当初老朱觉得国子监第一任祭酒吴颙过于宽纵,所以国子监的学风相对来说也比较宽容,这就是老朱看不下去的。
老朱就让宋讷接任,甚至让李文忠兼领国子监事。结果就是宋讷严厉管教与监规的执行,学生们整天都要学习各种经文,中间除了吃饭睡觉没有片刻休息时间。
甚至国子监的学子若是不好好学习,被打被罚都是常事。想不开的学子,也有自杀的。
但是老朱高兴啊,因为宋讷这个国子监祭酒做得卓有成效,连续的几次科举,都是国子监的学子金榜题名占大部分。这就是老朱所愿意看到的,朝廷的开销是值得的。
至于饿死、被打死的学子,老朱其实不是特别在意。他要看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他这个铁人,也恨不得让全天下的人都跟他一样工作、学习起来不要命。
看着张显宗,朱雄英就笑着说道,“好,汝入大本堂,为宗室子弟讲学。”
张显宗也立刻领命,这是他的一个机会,可以就此入仕。他六岁丧父,是他的母亲含辛茹苦的将他培养长大,如今也快而立之年了,现在总算是可以正经的养家了。
而且既然表达了对国子监的一些不太满意,那就要让殿下证明自己的能力。现在去大本堂为宗室子弟讲学,这就是他证明自己的第一步。
只要表现出色、教学卓有成效,那自然也就有机会被殿下重用。
不管是黄观还是张显宗,这都是有着他们自己的一些个人选择,这也算是人各有志了。
至于孰对孰错,其实也没必要在乎这些事情。因为这也很难说清楚对错,或许最终还是要看结果,看看自己能够做出来什么样的一番成就了。
朱雄英随后看向一个面容端正、严肃的年轻人,这就是陈瑛了。朱棣时期有名的酷吏,最擅长的就是弹劾百官,为了得到朱棣的信任,他弹劾建文时期的一些大臣,比如说黄观等人。
也是他的弹劾,导致历城侯盛庸、长兴侯耿炳文自杀、曹国公李景隆被削爵圈禁、驸马都尉胡观自杀、梅殷‘意外落水’......
他为都御史数年,所论劾勋戚、大臣十余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虽说这里面也有些是一些宗室勋贵咎由自取,但是更多的还是陈瑛这人能揣摩上意,总是能够抢在朱棣之前就去弹劾一些人,绝对是一把趁手的刀!
朱雄英喜欢忠臣、能臣,可是陈瑛这样的酷吏也有存在的必要。
皇太孙尚武、极重亲情,再加上对于儒家有所排斥,这些都是陈瑛知道的事情。
他自然也投其所好,大谈强兵之策,似乎是怂恿着皇太孙殿下乘胜追击,将漠北的鞑子也一扫而空......除此之外,陈瑛也大谈一些官吏贪腐、懈怠,提出严惩之策等等。
这家伙还真的是有些本事,在讨好朱雄英的同时,他显然没有忘记现在当家做主的是洪武皇帝,他的一言一行基本上都是皇帝所喜欢的那一种。
不得不说陈瑛这也是一个人才,这哪里是什么正经的读书人啊!
朱雄英确实挺开心的,可以说这一次的踏青,最大的惊喜就是来自国子监的这三位学子了。各有所长,也确实值得朱雄英好好的期待一下了。
心情很好的朱雄英也是大方,擢陈瑛为正九品的御史。
这样的喷子放在朝堂上还是有大用的,有些时候让这样的一条疯狗去咬人,这也是非常有效的。
至于一个正九品的御史实在是算不上什么,现在还有一些官员也是直接在国子监提拔。只是这些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了,也不是完全没有。
而赐官的权力,朱雄英自然是有的。不管是给张显宗讲学还是给陈瑛御史的官职,这都是不打紧。主要原因也都是因为他赏赐的官职,也都是一些微末小官。
现在让朱雄英直接提拔一个尚书、侍郎,那肯定是比较费劲了。但是一个讲学、御史之类的,那肯定没问题了。甚至在五军都督府,正一品的都督同知、正二品的都督佥事,现如今也都是需要他的允准了。
都说皇太子的权力极大,可是皇太孙的权力也不容小觑啊!
对于这一次的踏青,朱雄英自然是非常满意的,因为方方面面看起来都是有着不小的收获。
别的不说,武勋这边稍微的敲打了一下,这也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在文臣这边,这也算是看到了一些可塑之才了。
能够有着这样的一些收获,朱雄英自然再开心不过。作为大明朝的储君,他绝对不会嫌人才多。
各种各样的人才都需要,有着更多的人才,治理江山社稷才会得心应手。掌控朝廷,也会驾轻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