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日,和嫔派去守在长椿宫附近的人终于有了动静。
“娘娘,李嫔果然去乾清宫了!”
和嫔听见宫女的话,扶着腰吃力地站起来,“哼,我当这个狐狸精有多高的道行呢,原来也忍不了几日。她前两日才做出一副极其敬重皇后、关爱大皇子的模样,这会儿就等不及跑去见皇上了!”
偏和嫔还不能拿她怎么样,毕竟自己现在挺着个大肚子,就算能恢复从前的容貌,又能怎么和李嫔争?
只能眼看着李嫔跑去乾清宫邀宠献媚。
李嫔倒不是去邀宠的。
她今日特意从自己的陪嫁里精心挑出了两本好书,作为国子监祭酒,她父亲别的嫁妆给的不多,书却给了不少。
李嫔带着书去乾清宫,只说要请元治欣赏孤本。
元治本是腹有诗书之人,听见是前朝的孤本书自然感兴趣,便让人将李嫔请了进来。
“请皇上安。”
李嫔今日不施脂粉,看起来素雅得体,并不像是来争宠献媚的,倒真像是单纯来探讨书籍。
元治心中越发多了好感,“朕听小纪子说你带了两本书来,都是前朝的孤本,可是真的?”
“是。”
李嫔笑道:“臣妾也是今日在库房找东西时无意中找到的,想着这样的好东西白收着可惜了,皇上又是爱书之人,自然头一个要送来给皇上品鉴品鉴,看看到底好不好。”
“好,你拿出来就是。”
李嫔上前,将仔细收在包裹里的书拿出摆在御案上,小纪子端了椅子来,李嫔只是站在元治身边陪他赏书。
包裹打开,元治眼前微亮。
“这是斛生百记,朕看过手抄本,这本着实老旧,你看,书页都泛黄成这样了。”
元治小心地翻开书页,立刻便有淡淡的粉尘扬起来,李嫔用帕子挡着,以免粉尘吹到元治脸上,“皇上小心,这书放久了,难免被虫蛀。”
“无妨。”
元治又翻开几页,细细去看文字的刻印,笑道:“是了,这书确实是前朝的笔触不假。”
李嫔在旁笑道:“皇上觉得这书好不好?”
“自然是好的。你若不急着拿回去,就在朕这里放两日,朕得空看看。”
李嫔一脸为难,元治见了倒奇怪,“怎么,你舍不得?”
“不是臣妾舍不得。”
李嫔细细解释道:“臣妾是见皇后娘娘近来喜欢读书,又恐她坐月子不能出门闷着,便想将这两本书送给皇后娘娘解闷。因怕东西不好拿不出手,想着皇上是这方面的大家,自动懂的。没想到皇上想要……那臣妾便再寻其他的送皇后娘娘好了。”
元治听了这话笑起来,倒是大大方方把书还给她,“无妨,既然你是要送给皇后的就送去吧,她一定会喜欢的。朕若想看时就去皇后那里看,也是一样。”
李嫔眼底闪过淡淡的失落。
她努力露出笑容,“那臣妾就不和皇上虚客气了,反正皇上和皇后娘娘伉俪情深,臣妾送皇后娘娘也是一样的。皇上和皇后都喜欢读书,真是难得。”
元治忽想起李嫔在闺中的才名,也道:“你也是爱读书的人,你家又家学渊源。后宫嫔妃多读点书是好事,读书则明理明智。”
“是。”
李嫔温声道:“臣妾读书所求也正是如此,求个心平气和罢了,不敢有太多的想法。毕竟后宫妇人不得干政,臣妾也不敢妄求学识过人。”
元治摆摆手,“无妨,你的学识是你的事,不会有人因为你好学就认为你有干政之心的。何况朕治国理政不看身份,只看才能,当年太后不也是以皇后之身匡扶还是太子的朕么?”
李嫔心中一凛,已有了答案。
周皇后读书并向朝中贤士求教之事,看来皇上是知道的,不但知道,听口气还十分支持。
难道周皇后真的不甘在后宫做主,还要干预前朝政事不成?
李嫔隐隐有些担忧。
大皇子的身份已经足够尊贵,若他的生母不仅是皇后,还是能干政的皇后,那自己和自己将来的孩子还有什么地位?
元治并未看到她的神色,只将书重新收了起来,“喏,你就送去永寿宫吧,皇后必定会喜欢的。”
李嫔勉强露出笑容,接过包裹福了福身,“是,臣妾这就去。”
她怏怏地出了乾清宫,一时无法,只能朝着永寿宫方向走去。
不想路上正好遇见和嫔,两人对面相视,皆是一惊。
和嫔是个忍不住话的,当场惊讶道:“李嫔,你不是去乾清宫了么,怎么会到这里来?”
李嫔眉头微蹙,“你怎么知道我去乾清宫了?”
和嫔心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描补上,“我,我是听见小宫女议论的……就在刚才过来的时候。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李嫔也不好说什么,两人朝着永寿宫中走去,李嫔道:“我那里翻出来两本孤品书,想着皇后娘娘喜欢,就想送来给皇后娘娘解闷。又怕东西不足好,所以送去请皇上帮忙品鉴,看看皇后娘娘会不会喜欢。”
“哎哟,还是李嫔聪明。”
和嫔是个不爱看书的,当即瞥了一眼李嫔手里的包裹,只觉得书有什么可稀罕的,“就两本书,同时讨好了皇上和皇后两个人。还是李嫔读书多懂得讨人喜欢啊,这点我可真要向你好好学学。”
李嫔笑着看了她一眼,有些轻蔑,她压低声音,“这个怕是学不来的,和嫔又不读书,就算这世上最珍贵的孤品放在你面前,你也不认识。要说读书多的好处,或许就在于还能认得点东西吧。”
言下之意,和嫔不读书就是睁眼瞎,什么都不认得。
李嫔说罢便朝殿中走去,和嫔在后头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李嫔是在骂自己不学无术。
她恨恨地跺脚咬牙,“瞧瞧这个李嫔轻狂的样子,她以为她是谁!以为三天两头弄些东西讨好皇后,皇后就会像从前一样喜欢她?呸!”
说罢也扭着身子进了殿,唯恐落在李嫔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