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和湖广之间,最主要的是在南阳、汝州一带,来自湖广的常备民兵和河南土寇改编而来的地方卫军之间,正在进行着非常频繁的调动。
一支又一支的部队在换防以后,到开封附近领取棉衣、棉鞋等物资后,就立即开拔北上。跟随着在战事爆发时,就已经开始积极向北调动的黄河沿岸州县卫军,一起席卷向北,逆着雪风,向东虏马蹄所踏来的方向,反向冲击。
李际遇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受大顺军的调令了,他早就离开自己登封玉寨老巢许多次,频繁地参与了大顺军的军事行动。连李际遇的玉寨老本儿们,经过这样多的调动和战事,到了今天,也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土寇武装的底色。
这些将士,从扬武蓝的军服颜色,到他们严格的军纪、整齐的队伍,都完全呈现出了大顺军正规军的风范。
李际遇身穿顺军将官所着的扎甲,他现在是开封任命的地方卫军所属果毅将军。由于他的资历比较老,在河南地方上素有声望,所以李来亨还特别优待地给李际遇加授了子爵的世袭爵位。
这本来是一般地方卫军里果毅将军一级所没有的待遇,却被李际遇享受,突显了他在河南土寇中资格最老、实力最强的地位。
毕竟在闯军初入河南的时候,李际遇为首的河南三大土寇,都是和当时流动于黄河两岸的小袁营一起齐名的势力呀。
他的部下申靖邦同样是大顺地方卫军所属的威武将军,登封玉寨的老本儿们在大顺朝的仕途都算不错。
他们统率分驻汝州和南阳的卫军将士先行赶赴开封听调,刚到黄河边上不久,李际遇就重新遇到了自己的不少老朋友。
这些人差不多都是河南土寇武装出身的山寨头目,自从崇祯十年来活动于河南、湖广地区的农民起义军,共有十五部,合称豫楚十五家,这些土寇头目就都和当年的豫楚十五家有关。
有的是当年和豫楚十五家联手作战的盟友,有的干脆是其余部,还有的则是当年的对手。
豫楚十五家里的刘国能、李万庆早早覆灭在了李来亨的手中,马光玉早死,其余部马守应也已经被张献忠收编,其余革左五营各有归途,张献忠和罗汝才的命运也产生了巨大变化。
没有什么名气的顺天王、顺义王几支残部,多数残兵就合入河南土寨之中。
他们和李际遇十分熟稔,大家都是老朋友,只是因为兵荒马乱的一类原因,直到大顺军完全平息河南乱局以后,才有了坐下来叙旧情的机会。
李际遇带着汝州卫军兵马行至河上,先在孙家渡驻足休整。其他土寇山寨首领一类的老弟兄们,就都聚了上来,他们都跟李际遇是老朋友,又尊重李际遇河南土寇第一把交椅的位置。
大家就在孙家渡的一处茶店临时落脚,一边谈天说地,一边感叹时局和际遇的变化。
李际遇的副手大顺卫军威武将军申靖邦,原是一个相当冷血残忍的人,但现在也适应了大顺军的军纪,对于打家劫舍的事情是一概不做了。
他招呼着运输辎重粮秣的士兵,将许多粮食抬到大车上,一部分是直接从冰封的黄河上开过去,送去河北,一部分是送到开封去再做分配。
有一位老资格的河南土寨豪帅,摸着大胡子感叹道:
“谁能想到?这四五年的光景过去,咱们跟着老万岁和圣上,跟着晋王走,竟然会走出今天这样的田地来。
一个个的爵爷也叫起来了,将军、都尉也都做起来了。河南从三四年前的一片战乱,千里白骨,饿殍满沟,但今年这样风调雨顺,我们都得记得老万岁、圣上还有晋王殿下的恩养呀。”
李际遇自持果毅将军和子爵爵爷的身份,轻易不动容,但听过这话,连他这种老谋深算的人,都觉得自己跟着闯军走的这一步棋是走对了。
看来今后还是要继续跟着“三圣”走下去。
“三圣恩养河南亿万百姓,这是将来要流芳百世的功绩。乡亲伙们,弟兄伙们,咱们不要怕那劳什子的东虏,有甚好怕?当年岳爷爷不就是在朱仙镇这里打杀了四太子的吗?
人所共知,晋王殿下用兵如神,是岳王爷爷转世投胎。有晋王在坐镇河上,我想那东虏成不了气候。
大家无非再打几场仗,多拿些军功。本爵的今天,就是诸位兄弟的明天。不管怎么说,大家一定要紧紧跟着三圣走,紧紧跟着晋王殿下走,明白吗?这是一条富贵路!”
所谓“三圣”,指的就是老万岁李自成,光中天子李过,当然还有实际上执掌大顺权柄的监国晋王李来亨。
因为李过身体病弱,不能理事,一般河南百姓就将大顺定鼎以来,特别是安定河南以来的许多政绩,一起归功到了李自成、李过、李来亨三个人的身上。
“三圣”之说因此而生,并且在民间渐渐形成气候,由此反向通过大顺的基层官僚和将士,进一步反馈影响到大顺的上层建筑中。
此时像李际遇这样的高级将领不称圣上,而是直接以“三圣”之说一起指代大顺三位重要领袖的说法,已经相当流行。
“想想汝宁的刘洪起和许州的韩甲第,他们当年的山寨势力不比在座的兄弟们差吧?我看还要更强些。”李际遇说,“但他们和三圣作对到底,终于灭亡。韩甲第被传首豫楚,刘洪起好像是逃亡去了凤阳,他们的土寨全都被大顺军平毁。”
李际遇又豪迈地说:“兄弟此去也是要北上的。河北,说来也是好笑,我在中原闯荡这么多年,还没有去过一河之隔的北直隶。这一趟北上和东虏交锋,没什么可怕的,无非是到对垒交锋处去领几分军功,再将这荣衔爵位升上一升。”
其余老渠帅们也都纷纷笑道:“兄弟们不少人都是当年登封县跟着爵爷起手,横行河南的,能有今日,实在是三圣恩养的大德所致。没什么可说的,咱们一定为大顺军效死。”
这些土寨豪帅们,对于大顺军的事业到底有几分忠心在,恐怕不能高估。
但那些没有和清军直接交手过的土寨首领,很明显对于自己所见识到的大顺军实力非常有信心。他们相信大顺军的实力,因此才放心将自己的兵马全部交了出来,由顺军军官甚至是参军院的参谋官们进行整编和改编。
而经过整编以后,不管这些土寨豪帅们未来还是否会继续这样效忠大顺,他们的军队都将被牢牢捆绑在大顺军的战争机器上面。
招练司、军器院、参军院的官员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赶来孙家渡对各色土寨武装进行进一步的整编。
不过绝大部分土寨武装,到去年年底为止,差不多都已经完成了“顺军化”的改编。参谋官周昌年纪非常小,他骑马看过各营卫军卫兵的状况以后,相当满意,立刻带人奔回开封附近。
同时在开封的周围,还有其他许多各色非闯营嫡系出身的杂牌武装,经过了崇祯十六年以来大约一年的顺军化整编,在补充了棉衣和新锐的军械铠甲以后,其野战实力,完全是可以一用的。
如此即便不立即抽调李来亨手中的殿中军、殿左军总预备队,顺军在河北前线的兵力吃紧情况,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