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还好!还好!”罗艺记得在前世,有一种改进版的三弓床弩,又被称为八牛弩,射程达到了1500米!
400米射程,还好,诸葛连弩可以克制,这么一来,这场战争的难度应该不大!
“何正初,吩咐下去,抽调一部分人,专门对付那些推动攻城器械的士兵,只要达到射程就给本王狠狠的射!至于其余人,等敌军前锋到达四百五十米后就自由射击!”
“是,王爷!”
这会的罗艺,不在乎暴露射程了,暴露射程大不了少杀一些人,但是,等那些攻城器械进入射程,就会死更多的人!
突厥这次是全线出击,分成了五个攻城军阵,其中城门处的军队人数最多,大约八千人左右,其余四个军阵都是五千人!
军阵都是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形态,前面每排都是一百人!和前世电视上所看到的古代战争根本不一样!
毕竟攻城,就是为了找到城池的薄弱点,以点破面,攻进城池,如果一条城墙上都有人在进攻,那得多少人?负责掩护的又得多少人?
这时候都是使用的旗语和鼓语来下命令,动不动就数公里的战线,谁能看这么远?
所以,正常的攻防战,是非常残忍和死板的!
………
随着时间推移,敌人也在逐渐靠近。
900米………700米………500米!大黄弩和抛石机首先进入了射程范围,毕竟这是远程攻击武器!需要时间架设!
罗艺同样用一把诸葛连弩,瞄准了前面推动大黄弩的那一串士兵!
“攻!”罗艺一声令下,
随着“嗖嗖嗖”的声音响起,数十支箭就跨越重重空间,射中了进入射程的那批推动攻城器械的士兵!
古代战场,就是人多、密集,但也是很好的靶子!凭借诸葛连弩的性能,一箭连射两三人真的是常规操作,毕竟这时候的人,九成九都是穿的皮甲,只有将军级别的才有铁甲和青铜甲。
这还是草原部落,中原的很多士兵,连皮甲都没有,何况铁甲?
古代的战场,也是因为人多,倒下几个人旁边的士兵就迅速补上!那可真的是拿人命在填,每前进一步都要损失不少人,死的人还好,受伤没死的人则是被后面的士兵活活踩死!
随着前锋的突厥士兵进入四百五十米范围,罗艺手下的士兵也开始了自由射击,敌人一片一片的倒下,又一片一片的补上!战场,那可真是个绞肉机!
古代战场,人挨人,人挤人,前面的人你想跑都没有地方跑,只能被后面的人硬挤着往前冲!
在诸葛连弩面前,连盾牌都没多大用,被连人带盾射翻在地!也让众多守城士兵士气大增!
不过,诸葛连弩对轒轀车、木幔、和云梯车里躲着的士兵却没有太好的办法,毕竟那玩意,就连投石车都很难砸穿!
城墙上也就只有守城弓弩车(守城所用的大黄弩!)可以对付这几种攻城器械,不过,这东西瞄准比较困难,因为攻城车是移动的。
再加上大黄弩操作也比较难,需要至少三十人才能进行操作,发射一次需要不少时间准备!
导致这几种攻城器械,通过层层阻碍,来到了城墙下,里面躲着很多弓箭兵,突然从攻城器械里跑出来,拉起弓箭对着城墙就是一顿乱射。
守城士兵不得不举盾进行防御,速度慢的士兵则被从天而降的箭矢射伤射死!
随着守军攻势减弱了一些,后面的敌军抓住机会迅速上前,虽然很快又被打了回去,但后面的攻城器械也达到了攻击范围!
正式的战争开始了!
双方你来我往,我射根床弩,带走你一辆攻城车,你就射块石头砸塌我一截城墙!
………
不过总体上,还是守军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毕竟诸葛连弩在这种战场上真的是大杀器!
导致对面的攻城车连人都无法靠近,靠近一个死一个,都不是傻子,谁还会主动跑上去找死?
突厥损失了一万多人,才冲到城墙下,而且城墙下的人在擂石滚木火油等各种守城器械的攻击下,侥幸到达城墙下的数百人也在不断的减少!
连攻城器械都在火油的燃烧下变成了灰烬,何况一些躲都没地方躲的弓箭兵?
箭塔和巢车,也成了士兵们主要的猎杀目标,只要有人敢爬上去,马上就给他射下来了!导致后方根本无法看到现场的伤亡情况!
虽然战场上准备的攻城器械很多,但是受到诸葛连弩的严重克制!导致它们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也为守军,减轻了不少压力。
………
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去,突厥士兵终于扛不住了,开始转身纷纷逃跑,结果守军抓住机会,又带走了一大批士兵!突厥丢下了两万多人的尸体,站在五百米的线外,一脸懵逼,再也不敢踏进一步。
战场上,尸横遍野,各种攻城器械散落在地上,特别是箭矢,密密麻麻,何止百万支?
“刘新邦,安排人做好打扫战场的准备!”
“何正初,集结骑兵预备队,做好追击准备!等城门打开后,立刻追击!”
“陶登明,清点各城门伤亡情况!”
“是,王爷!”
看对面的样子,是准备逃跑了,毕竟对面能战之兵,只有中军的两千余人,加上跑出战场的两千余人了。
而这会的阿史那氏将军,也终于看到了战场的情况!他傻眼了!
“谁特么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的士兵,都死在500米至300米的这条战线上?敌人使用的什么武器,能射这么远?”
“两万多人啊!就是两万多头猪,他们也要抓很久吧?谁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将军,快走吧,再不走,我们就走不了了!”
“是啊将军,快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呃”!一阵咆哮过后,阿史那氏将军终于反应了过来:“对,快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