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叫清平村的地方,四周青山环绕,绿水潺潺流过,村子里炊烟袅袅,充满了宁静祥和的气息。村里住着一位名叫苗贯的老人,他身形矮小,背微微有些驼,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透着朴实与善良。苗贯家中养着一头老黄牛,这牛体型健壮,浑身的毛顺滑而有光泽,一双大大的眼睛透着温和。老黄牛跟了苗贯好些年,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平日里,苗贯无论去哪儿,老黄牛总是乖乖地跟在他身后。
这天,村里来了个戏班子,说是要在村头的大广场上连唱三天大戏。消息一传开,整个村子都热闹了起来。孩子们兴奋地在村里跑来跑去,大人们也都在谈论着晚上要看的戏。苗贯听了这消息,也动了心思,他想着平日里操劳农事,难得有这样的热闹,便决定带着老黄牛去凑凑热闹。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苗贯牵着老黄牛,慢悠悠地朝着村头广场走去。一路上,碰到不少村民,大家都笑着和他打招呼。
“苗大爷,今晚去看戏呀?还带着老黄牛呢!”一个年轻后生笑着问道。
苗贯呵呵一笑,回答道:“是啊,难得有这热闹,我和老伙计也去瞧瞧。”
到了广场,这里早已人山人海,人们围在戏台前,翘首以盼着好戏开场。苗贯个子矮,站在人群中,前面的人高高低低,把他的视线挡了个严严实实。他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可还是只能看到前面人的后背。
这时,老黄牛似乎察觉到主人的困扰,它轻轻地用脑袋蹭了蹭苗贯的肩膀,像是在安慰他。苗贯拍了拍老黄牛的头,说:“老伙计,看来我这小身板,想好好看戏还真不容易。”突然,他灵机一动,心想:“老黄牛这么高大,我要是爬到它背上,不就能看清楚了嘛。”
于是,苗贯小心翼翼地踩着老黄牛的腿,慢慢爬上了它的背。坐在牛背上,苗贯顿时觉得视野开阔了许多,能清楚地看到戏台上的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在灯光下舞动着身姿,唱着悠扬的曲调。
“哇,这下可看得清楚咯!”苗贯兴奋地说,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笑容。
戏开场了,是一出热闹的《穆桂英挂帅》。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和叫好声。苗贯坐在牛背上,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跟着大伙一起鼓掌叫好。
“这穆桂英可真厉害啊!”苗贯大声说道,“你看她那英姿飒爽的模样,简直比男人还威风!”
老黄牛安静地站在那里,时不时甩动一下尾巴驱赶蚊虫,似乎也在认真地“听”着戏。
旁边的村民们看到苗贯坐在牛背上看戏,都觉得十分有趣。
“苗大爷,您这看戏的法子可真妙啊!”一个村民笑着说。
“是啊,还是苗大爷有主意,坐在牛背上,啥都能看见。”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苗贯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脸上笑得更灿烂了,说道:“我这不是没办法嘛,个子矮,只能靠我这老伙计帮忙咯。”
就在这时,戏台上的剧情到了高潮,穆桂英带领着宋军,与辽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演员们精湛的武艺表演,让台下的观众们热血沸腾。
“好!打得好!”苗贯激动地喊道,一边喊,一边用力地鼓掌,老黄牛也似乎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轻轻地晃动着身体。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一些复杂的唱腔和典故出现了。其实,苗贯对戏曲的了解并不多,很多地方他并不太懂。但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叫好,他也跟着叫好。
“这一段唱得可真好啊!”一个村民说道。
“是啊,这唱腔,这韵味,太绝了!”另一个村民赞叹道。
苗贯虽然不太明白好在哪里,但他可不想被人看出自己不懂,也跟着大声说:“没错,这一段真是精彩绝伦!”
坐在牛背上,苗贯心里有些忐忑,他担心别人会问他这戏好在哪里,要是答不上来,可就丢人了。于是,他偷偷地观察着周围人的反应,模仿着他们的表情和话语。
“这演员的眼神里都是戏啊!”一个戏迷说道。
苗贯连忙点头,说道:“对对对,那眼神,太有戏了!”
就这样,苗贯在牛背上,跟着大伙一起看完了这场戏。散场后,人们纷纷议论着刚才的精彩表演。
“苗大爷,您觉得今晚这戏咋样?”一个年轻的媳妇笑着问苗贯。
苗贯清了清嗓子,说道:“这戏啊,真是太精彩了!从开场到结尾,就没有一处不好的地方。演员们唱得好,演得也好,尤其是那穆桂英,简直把我给看呆了!”
虽然苗贯说得头头是道,但心里却有些发虚,他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场戏的精妙之处,只是跟着别人的评价在说。
回到家后,苗贯躺在床上,回想着今晚看戏的经历。他心里琢磨着:“我这样跟着别人叫好,却不真正明白戏里的门道,是不是不太好呢?”
老黄牛就拴在院子里,它安静地嚼着草料,时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仿佛在和苗贯对话。
苗贯起身,走到院子里,摸着老黄牛的头,说:“老伙计,你说我是不是应该好好学学这戏曲知识,不能再这样不懂装懂了?”
老黄牛似乎听懂了他的话,轻轻地晃了晃脑袋。
从那以后,苗贯开始向村里懂戏曲的老人请教。他认真地听老人们讲解戏曲的唱腔、念白、身段,以及各种典故和历史背景。老人们见苗贯如此好学,都很乐意教他。
“苗贯啊,这戏曲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一位戏曲前辈语重心长地说。
“我知道,以前是我不懂事,只知道跟着别人瞎叫好。现在我想好好学,把这戏曲的门道弄清楚。”苗贯诚恳地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苗贯对戏曲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再去看戏时,不再是盲目地跟着别人叫好,而是能够真正欣赏到戏曲的魅力,从演员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又一次,村里来了戏班子。这一次,苗贯依旧带着老黄牛去看戏。他坐在牛背上,认真地看着戏台上的表演。当看到精彩之处时,他发自内心地鼓掌叫好,而且还能说出这一段好在哪里。
“这一段的唱腔,运用了独特的颤音技巧,把人物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苗贯对旁边的村民说道。
村民们听了,都对苗贯刮目相看。
“苗大爷,您现在可真是戏曲行家啊!”一个村民赞叹道。
“是啊,苗大爷这学习的劲头,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另一个村民说道。
苗贯听了,笑着说:“我也就是瞎学了点皮毛,这戏曲的学问太深了,我还得继续努力。”
坐在牛背上,苗贯看着戏台上的表演,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自己第一次看戏时不懂装懂的样子,觉得十分好笑。他也明白了,做人不能不懂装懂,要虚心学习,才能真正领略到事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