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云贵川缅已经全部拿下,而朱由检还有一年的时间,说实话,朱由检现在是有一些犹豫的,那就是什么时候出击。
按照都江堰附近目前的工业制作程度,再有一年的时间,他们可以储备大量的手榴弹和迫击炮,到时候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敌人都有决定性的优势。
是等到李自成拿下北京的时候直接出击,还是等到清朝将李自成击败再出击,朱由检目前有些犹豫。
之所以犹豫不是因为敌人是谁,而是未来南明的态度。
在朱由检的安排里面,李自成如果拿下京城的话,他的替身和王承恩等人自然是直接“失踪”处理的,尤其是他的替身。
而到时候,至于太子朱慈烺等人,朱由检也会提前安排他们离开,不会给那些大臣将他架起来的机会。
或者到时候,直接准备好船只,顺江而下,直接拿下南京城也不是不可能。
但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到时候大明的这些旧臣,他们内心里面的第一个敌人必然是朱由检,而不是大清。
这就跟常总统的想法是一样的,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
或者说大清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但朱建明会的,这样的话他们会站在哪边就不用多想了。
所以,朱由检在犹豫, 如果出兵太早,其实四川准备是不太充足的,而四川等地的影响力也不够大。
如果出兵太晚,到时候北京和李自成被灭之后,朱由检就怕南方的各个布政使司立刻投降清廷。
这个是完全有可能的,虽然历史上南明一直抵抗到了最后一刻,但那是因为没有更强大的敌人,哪怕朱建明是宗室都没用。
因为朱建明的行为在对方的心里面就是生死大敌,清朝攻占了中原,也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因为清朝的统治者需要他们。
但是朱建明打出来之后,那可是要挖掉他们所有人的根,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选择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了。
所以,朱由检什么时候出击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如果出击太早,皇太极还没有拿下北京的话,那朱由检跟李自成对上,皇太极就渔翁得利了。
不过不管如何,提前做好后勤准备是没有错的。
十一月底,四川的土豆迎来了第二次丰收,因为现在的四川天气比较寒冷,所以土豆的种植时间提前到了八月份开始种植。
第一次的丰收经过统计,整个太平县的土豆最后的亩产量平均约为4200斤,整个太平县十万多亩的土豆,所产的土豆迅速让朱由检可以给将这些土豆普及到大凉山附近。
不过即便是如此,第二次丰收之后,整个云贵川之内的粮食产量都会有所过剩。
而像是土豆粉等吃法,朱由检也迅速交代下面的人传播了开来。
虽然土豆可以保存,但是保存的时间比不上大米小麦等作物,所以将土豆制作成为粉条等食物就很关键了。
前期土豆留种的等方面比较重要,而一些欠缺粮食的地方可以将土豆当做是主食,但是补充了土豆之后,主粮吃的必然就少了。
所以明年,百姓的粮食结构就可以提升了,比如说让百姓吃的面粉当中掺合更少的麸皮,直到最后能过渡成为白面,让百姓不再吃粳米,而是吃大米。
虽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家里面有余粮的百姓自然而然的就想要吃更好一些。而剩下的麸皮,麦糠等并不会浪费,而是可以直接进行养猪、饲养鸡鸭等家禽家畜。
另外就是,建明军的领地范围之内可以养活更多的流民,土豆这东西可比米汤之类的更加能够养人,而且光吃土豆吃饱了也不会缺少任何营养,流民还可以干活呢。
不过目前的大凉山迁徙人口有限,仅仅种植了土豆大约1.5万亩,主要都是由生活在这里的山民种植的,但即便是这1.5万亩以及第一次种的山民,它的平均产量也达到了亩产4100斤。
对种植这些土地的所有山民,脸上都挂满了笑容,仅仅大半年的时间里面,这些山民的信仰都变了。
曾经他们都是信仰土司之类的,有自己信仰的神话神灵,但仅仅半年的时间而已,对他们来说,改变是无比巨大的。
首先,他们所分配的土地,不管是种植土豆,还是种植普通的水稻,小麦等粮食,所产出来的产量都远远比他们曾经在山区里面所种植的更多。
最重要的是,就像是建明军所说的那样,他们缴纳的地租很少,二十税一,这个税额不是按照亩产量来计算的,按照亩产量计算那就算是放到后世都统计不过来。
总不可能每个农户家里面都派人去统计,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工作人员。
而是按照历年当地不同土地等级的平均亩产量,然后再减免一定的数额再进行征税。
这个税额比他们实际的亩产收入都要低,其实朱由检也是故意的。反正他其实并不依靠这些税收的收入来维持政府的收入。
历朝历代很重视农税是因为没办法,他们给最有钱的贵族阶级免税了,只能是加大从百姓手里面收钱,不然哪来的钱维持朝廷的运转?
但朱由检现在的领地范围之内根本就没有免税阶级一说,贵族也不存在。同样,他的手里面生产出来的大量茶叶,布匹,铁器等都可以从百姓的手里面将钱赚回来。
所以朱由检根本不缺钱。
而在百姓看来,他们从未经历过如此的朝廷或者说政府。
给他们征收的税收很低也就算了,政府还制定了最低的粮食收购价,这意味着他们不管是卖给建明军,还是卖给商人,都会有比较高的收入,前所未有的收入。
因为这么多的粮食他们是吃不完的,必然会卖出去一部分。
而这些收入的钱,建明军又给他们提供了价格非常低的各种铁器,各种布匹,食盐等基础的生活物资,这就让这些百姓家里面迅速增加了许多的铁器,还增加了许多新衣服。
除此之外,建明军还给他们提供了农具补贴,就是他们如果购买农具的话,建明军会以更低的价格售卖。
这一连串的措施下来,对整个巴蜀之地的百姓来说,他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是肉眼可见的!贵州和云南虽然慢了一些,但迟早也会感觉的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山民的态度自然是前后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