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然视频看感动了,“好久没看过这种类型的剧了。”
“不对,我应该是好久没有看古装剧了……历史类型的除外。”
解说看完,李然然又去翻看评论区,在看到评论区的人都和自己的想法一样的时候,微笑着点头。
“没错,就是这样!女主真的是又漂亮又有才华,一个人独美多好嘛,而且结局如果真的是撞死在殿上就好了。不想看到她相夫教子……”
【应县木塔,没人能救的木塔】
【“我站在时间的尽头,望着你必死的结局。”
应县木塔,一座没人能救的木塔。是与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三大奇塔,也是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建筑。
在900余年历史中,共经历了40多次地震,200多发炮弹,依旧屹立不倒。
却在上世纪30年代,因为当地人的一次错误修缮,极大影响了它的稳定性。同时也毁坏了古壁画。
现如今的它每年以几毫米的速度开始倾斜,而专家至今没有任何解决方法,全塔榫卯结构,没用一根钉子。倾斜到如此程度,却能屹立968年,就连梁思成都写信给林徽因感叹道:
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
而如此壮丽的建筑,如今也只能看一眼少一眼了。】
<之前还看过一个猫猫守护着应县木塔的视频,感觉很感人。“守塔喵”们有自己的三层猫塔,他们是守护木塔的神明。>
<这座千年奇塔正在慢慢地与世界告别[哭]我有生之年一定要去看一眼。>
<三大奇塔我都有看过,但是另外的两座总觉得少些震撼。应县木塔真的很难再复刻,它身上的历史厚重感也难以再拥有。>
<庄严、沧桑……并称什么的感觉没必要,它本来就是木塔的结构,就是很牛逼!>
<猫好,塔好[哭]>
<我是学建筑的,我们中建史的老师每次讲到应县木塔时都是蔓延的遗憾和说不尽的惋惜。[叹气]>
<上一次好像是沧州的铁狮子吗?我感觉有些古建筑哈,对它最好的保护就是不保护[捂脸]>
<还有个什么殿来着,也是专家去安了个避雷针之后就坏了[捂脸]这些专家……唉,该怎么说你们好啊。>
<说得对,某些专家也是,最好的建议就是不要建议[捂脸]>
<以前的木材和现在的木材差距很大的,这个就算是有技术,但要搞修复真的很难欸。>
<无法拯救又无法接受,满满都是遗憾。>
<968年……跨越了好多个王朝了,清、明、元、两宋……宋仁宗嘉佑时期修建的应县木塔,见证了太多历史的兴衰了[叹气]>
<今年亲眼目睹它的时候,扑面而来的除了厚重和压得喘不过气之外,更多的还有就是难过了。真的舍不得它最后没了……>
[宋仁宗赵祯:嘉佑年间?哦,应该还是之后,现在我大宋还没有这个建筑。]
[唐玄宗李隆基:这个做工看着也就那样吧。]
[宋神宗赵顼:应县木塔?朕当亲眼去看看……]
[元世祖忽必烈:?有这么一个塔吗?这个木塔很有名?]
[明洪武帝朱元璋:朕倒是没有注意过。]
[明洪武二十九年晋王朱棡:父皇,我知道啊!我的封地就在那一块,我知道!这个塔其实也没有光幕上说的那么有意思,感觉就一个普通的塔……我倒是对光幕上说的那什么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有点兴趣。]
……
透过木塔就像是与千百年之后的人们在对视,他们是透过历史长河在看前朝人,而我们是用现在没有那么多风霜的木塔在看后世人。
“猫猫也是好猫猫。”
“历史的使命感。”
“时间流转千百年,于他们讲我们不过是一捧土罢了,是写在史书上死板的人而已……”
“有时很感谢光幕的出现,我之前以为它是站在高高在上的对我们多有误解,以一种点评的态度去评价,可是后来看光幕多了后,我才发觉有了光幕我们才能有更多此前不知道的知识。它在,帮我们废除了很多的弊端。”
……
明 洪武二十九年
“你感兴趣的话就给朕滚去国外吧。”
朱元璋的一番话让看光幕视频看得津津有味的晋王朱棡吓出一身冷汗。
“不不不……父皇……儿臣只是说说而已,哈哈,说说而已。”
朱棡表示自己不是傻子,他才不想像二哥一样现在还在倭国……
应县木塔也因光幕视频的影响,迅速在各朝流传开来。
宋前,还没有建造木塔的应县决定说干就干,这是光幕给他们的指示,这样有历史厚重感、让后世人感动的木塔必须得是他们应县的。
宋后,应县木塔成为了许多人想要去观赏的一处景点。
同时建造应县木塔的工匠们在思考,自己要不要给后世人提示,警告他们不要擅自去修缮……以免修缮得不到位……
嗯……那就再干脆点直接把图纸传给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