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都说朱元璋杀功臣杀的厉害,但朱标死之前的老朱还是挺克制的。

对李善长动手,那真不能说是老朱心狠。

那真的是李善长太作了。

可以说,李善长那是一次次的在挑衅朱元璋的底线。

朱元璋是忍了又忍,毕竟李善长是大明首功,又是儿女亲家。

一些事情,朱元璋也就没计较,可最后实在是忍不了了,才对李善长动手的。

让朱元璋第一次对他不爽的事情,那就是他笼络淮西勋贵,排挤其他地方的臣子。

比如对刘伯温的排挤。

这事情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对他们有些不太爽了。

但是,朱元璋也没说什么,毕竟天下也是他依靠这帮兄弟打出来的。

大明初立,根基未稳。

如果此时便对这帮曾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子侄们动手,恐怕会令天下人寒心。

毕竟这些人都是随他朱皇帝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宿将,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和英勇无畏,也就没有大明。

对李善长,朱元璋开始还是不错的。

甚至还把闺女嫁给李善长的儿子,这事情本应是亲上加亲的。

但就在这时候,朱元璋却突然身患重病。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无论是李善长本人,还是李善长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女婿。

在朱元璋重病的时候,竟然都未曾前去探望过。

这件事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李善长究竟作何考量,心中又有着怎样的盘算,毫无疑问,他都算错了账。

换做其他帝王,也许对此并不会太过在意,都说皇家无亲情嘛,一个女婿没来也就没来。

但朱元璋不同,他出身贫寒,自幼历经磨难,深知亲情的可贵。

他家的白菜被猪拱走也就罢了,如今自己病倒在床,身为亲家公的李善长不仅不来探望关心一下,连自家女婿也是无动于衷,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过一般!

更过分的是,待到朱元璋病愈后,特意召见这位女婿时,对方竟表现得若无其事。

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更别提有任何认错悔过之意。

朱元璋见状顿时怒火中烧,盛怒之下,他也仅仅只是怒了一下。

并没有太难为李善长,只是借此机会给了李善长削减了年薪俸米。

减了一千八百担的年薪。

这处罚对于其他朝代来说,只不过是小处罚,但对于大明来说,这算是重罚了,甚至可以说是顶格处罚了。

要知道李善长一年的俸禄也就四千担,而刘伯温,一年才两百多担,所以这个降薪在大明,就相当于减少了七八个刘伯温的支出。

可再怎么说,这点处罚,真不算重。

这两事情后,朱元璋虽然没有过重的去处罚李善长,但心里对于李善长多多少少是有点膈应了。

然后就是胡惟庸谋反案发生。

这是洪武十三年的事情,要知道,胡惟庸那是李善长一手提拔起来。

可是胡惟庸案发生之后,李善长屁事没有。

当然了,这事情也有朱元璋不想闹大的原因在其中。

但真要追责的话,李善长是绝对跑不掉的。

而后在五年之后,也就是洪武十八年,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又被人举报,说他之前和胡惟庸关系紧密,是胡惟庸的党羽。

对于这消息,朱元璋也没有追究,仅仅只是把他弟弟的官贬了,然后就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放了。

然后李善长根本没有任何的表示,也没说去京城谢罪一下之类的。

好像这事情,朱元璋就应该这样做一样。

要知道,朱元璋把李存义的官贬了,就说明朱元璋心里已经认定李存义是胡惟庸党羽了。

这种情况下还放掉李存义,那真的是给他李善长面子了,要是真拿人的话。

朱元璋就是顺着李存义这条线下来,他李善长绝对是逃不掉九族消消乐的。

都说事不过三,前面那种朝堂排挤,和他儿子的事情不说。

那光是和谋反有关的事情,他李善长就犯了两次了。

按理讲,这种情况下,他李善长是不是该安稳点了。

结果李善长就不。

洪武十八年,李善长找汤和要了三百精兵扩建宅院。

汤和转头就把这事情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那个气啊!

你李善长为大明立下如此汗马功劳,咱赐予你数不清的金银财宝作为奖赏。

如今你想要扩建庭院,难道就请不到做事的工匠吗?

若果真如此,你大可直言相告,凭借你所立之功以及咱们两家的姻亲关系。

难道咱朱皇帝还会袖手旁观,还能不愿给你拿点修缮宅院的钱不成?

然而,你李善长是怎么做的?

直接前往军中找人修院子,甚至未曾向咱禀报一声。

你说你都已退休归隐那么久了,竟然还有办法从军队中将人弄出来。

这次你虽然仅仅只是用军队,修建庭院,但谁知日后你还会做出何等举动呢?

原本此事,朱元璋或许也只会发发牢骚也就过去了,这事情,朱元璋当时是没有追责的,史书之所以记录这事,那是因为后面追责的时候翻出来了而已。

毕竟当时李善长年事已高,朱元璋尚可容忍他一段时间,任由其自然终老。

岂料就在同一年的四月份,又横生枝节。

李善长的一位亲属丁斌,因犯罪被捕,即将被流放到边远之地。

这种刑罚虽然只是流放之罪,但也相当严重。

于是李善长打算不顾颜面,亲自前往京城,恳求朱元璋能否网开一面,赦免丁斌。

朱元璋看到这个之后,心中的怒火愈发熊熊燃烧起来。

真特么是太过分了!

想当年,他朱元璋病重将死之际,李善长这家伙竟然人影都不见一个。

而他弟弟犯下谋反之罪,本应受到严惩并牵连到他,可朱元璋看在他的份上,毫不犹豫地网开一面放过了他弟弟。

可那次,李善长是连句谢谢都没说啊!

后来,他要修建宅院,竟敢擅自调动军队,甚至连向自己禀报一声都懒得做。

难道自己这皇帝,就如此不受他待见吗?

如今倒好,不过是因为他家亲戚被判刑了,他便厚着脸皮跑来求情。

这事真把他朱皇帝,当成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角色不成?

需要的时候小甜甜,不需要的时候牛夫人?

好啊,今天就让咱瞧瞧,你这位亲戚究竟所犯何罪。

朱元璋当机立断,直接下令将丁斌扣押下来。

不仅如此,他还要亲自审问,定要将整个事情,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这一审,其实朱元璋最初的想法,或许只是杀掉一个丁斌,以此事来对李善长发出严重警告。

毕竟,朱元璋内心深处并不真想将李善长处死。

这个是有间接证据的。

就在李善长被杀后的第二年,王国用上书替李善长辩解澄清。

而且在上书中,他竟敢多次指责朱元璋的过错,几乎就要将“昏君”、“暴君”这样的帽子扣到朱元璋头上了。

特别是最后一句话,翻译一下的意思就是:“如今李善长已然离世,再说这些已经毫无意义,只希望陛下能以此为戒,警示未来。”

可以想象,当王国用写下这段文字时,恐怕双手都在颤抖吧。

甚至连史书记载都说,太祖见书,竟未罪。

这实在令当时史官都震惊了。

敢用这种教训的语气跟朱元璋说话,还没被下狱,属实是有点离奇了。

如果朱元璋真心想要置李善长于死地,按照朱元璋的个性,王国用就算不死,也必然会遭受重罚。

至少也会被贬谪官职。

由此可知,朱元璋一开始是真不想杀李善长的。

然而,朱元璋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次审讯竟然真的查出了大问题。

话说这丁斌也是真不禁吓,胆子实在太小,心理素质极差。

朱元璋稍微吓唬他一下,再一审问,他便吓得屁滚尿流,将自己所知晓之事全盘托出,还可能编造了一些。

其中包括李善长先前与胡惟庸暗中谋划,还有李善长早知胡惟庸企图谋逆,甚至连李善长清楚胡惟庸打算勾结外族起兵反叛却故意隐瞒不报等内情,毫无保留地一一吐露。

如此一来,任谁都无法再袒护李善长了。

在此之前,朱元璋曾两度饶恕李善长,原因无他,都因为缺乏确凿证据。

那种情况下,是否诛杀李善长,完全由朱元璋一人决定。

然而此番不同,人证已然浮出水面。

如果朱元璋依旧熟视无睹、放任自流,恐怕日后大明朝内不知会有多少人起心动念造反称王。

因此,李善长之死纯属咎由自取,丝毫不值得同情!

倘若他往昔行事能稍加谨慎些,凭借朱元璋对他的眷顾,那真只要说一句,就能救下丁斌一命,后续诸多麻烦自然也无从谈起。

亦或他当初对丁斌置之不理,那么丁斌至多不过遭受流放之刑,那些乌七八糟的破事压根儿不会发生。

嗯,还有一个事情,那就是在朱元璋最后决定要不要杀李善长的时候。

钦天监跑了出来,说天有灾星现世,这是奔着皇帝您来的,您要想破局的话,得杀个大臣才能破。

然后朱元璋就把李善长砍了。

这个不是野史,这就是正史记载的,也是后面王国用,拿来说老朱的一个重要论点。

不过这也很可能是朱元璋自导自演的。

另外,很多人都说,朱元璋的免死铁卷是假的,是没用的,那今天就得辟谣一下了。

李善长的免死铁卷是用上了的。

李善长自己免死两次,但是谋反不可用,这是写明白了的,所以李善长自己的确实没用上。

可后代免死一次,这个可是用上了的。

李善长说是全家灭族,但他儿子李祺就没死。

当然,这可能跟李祺是朱元璋的女婿有点关系。】

........

网友【弹幕】:“所以,李善长到底是反没反?”

网友【回复】:“大概率没反,要是真反了话,应该也没人敢给他洗吧。”

网友【弹幕】:“造什么反?事实上,李善长的罪名原本就并非造反。

正史明确记载着:“谓善长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

归根结底,李善长顶多算是个知情不报之人罢了。

甚至连这种情况是否属实都难以确定,极有可能是遭人污蔑所致。

要知道,李善长已然贵为皇亲国戚,官位更是登峰造极。

若说他自行谋逆,兴许还能解释成他觊觎皇位。

但若说他支持胡惟庸造反,这又是出于何种目的呢?

莫非胡惟庸造反成功后,会将皇位拱手相让予他吗?

显然这不太现实。倘若李善长当真支持胡惟庸谋反,那么即便胡惟庸最终得逞。

胡惟庸所做的头一件事恐怕也是除掉李善长。

毕竟像李善长这般两面三刀、居心叵测之人留在身旁,任谁都会感到如坐针毡吧!”

网友【弹幕】:“若是这样看的话,李善长确实是有点不知好歹了。

其他的不说,就朱元璋放过他弟弟的那次,就已经是明着告诉他,这次算是饶你一次,以后要收敛,结果李善长那是真不知道收敛啊!”

网友【弹幕】:“不是,这王国用谁啊!什么背景,这么骂朱元璋,都能不被砍?”

..........

明太祖朱元璋:“咱算是知道咱这好杀的名头是怎么来的了。”

唐太宗李世民:“难道是后人诬陷你了?”

明太祖朱元璋:“那倒不是,说的基本属实,甚至还说的有点少了,当时受李善长牵连的,还有七八个候,算上他们的家人,得有几百人了。

若是整个胡惟庸案算下来,所有受牵连的,得有几万人了。”

隋炀帝杨广:“一个案子几万人?你才是真暴君啊!”

汉高祖刘邦:“后人瞎眼了,拿朕和你比?你杀的也太多了吧,一个案子几万人?”

明太祖朱元璋:“多是牵连,不是杀的,多数还是判刑,不是死罪。

再说了,案子虽然是一个案子,可这案子主犯都死十多年了,还能冒出从犯党羽,咱也没想到。”

汉高祖刘邦:“你哪里是没想到啊!你不就是想借着这个案子清理朝野嘛。

怎么,你老婆也和你争权了?

这种事情你要分细一点嘛。

你要是把胡惟庸案,分化成几十个案子。

那每个案子也就涉及几十上百人,名声不就好听多了。

哪里有你这样的,一个案子涉及几万人。

这样的话,你不是暴君,谁是暴君?”

明太祖朱元璋:“受教了受教了,不过咱妹子可没跟咱争权,咱倒是想要咱妹子和咱争权啊!”

汉高祖刘邦:“真遇到了,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警花追我到元朝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魂回东汉从屯田开始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梦回晚唐之横扫天下综武之大明帝国我在古代当土匪天下安康红楼:帝国柱石高武大秦:公子如玉,世无双唐逗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日月战旗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我的科学时代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逃生三国神探张天海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明末之我有系统无敌九皇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海棠依旧明末归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虎毒食子:从被逐出皇宫开始崛起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史上最强庶子从废物少爷到领主战神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北伐就在今日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