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479章孤儿寡母

李谕甚至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不过已经无所谓。

由于他预测了通古斯大爆炸,在西方的天文学界引起振动,日本的天文学家以及正在日本考察的天文学家都来到京城,一同聚在京师天文台。

京都大学天文台的平山清次感慨道:“如果这颗陨石撞在日本国,简直难以想象,幸亏天照大神佑我日本国。”

李谕几年前在巴黎时见过平山清次,纠正道:“一个天文学家,不应该说出这种神鬼之言。”

平山清次却叹了口气:“我这些年一直在观测小行星带,竟然没有发现这颗危险的小行星。而院士先生却精准找到,差距太大了。”

如果不是李谕事先知道,真的很难观测,现在可没什么自动巡天的超级望远镜,光凭肉眼和笔算,几乎不可能做到。

就是这个原因,欧美的天文学界才对李谕十分佩服。

当然了,李谕压根没去观测。

李谕随口道:“都是运气。”

“这可不是运气!”一名白人天文学家说,“我同样做了七八年观测,深知多么困难。”

李谕只能接受“虚名”,说道:“多谢阁下夸奖,还不知尊姓大名。”

对方脱下帽子,礼貌地说:“院士先生,在下是来自德国哥廷根观测站的卡尔史瓦西。”

又是个叫卡尔的。

他就是后来提出黑洞“史瓦西半径”的那一位。

至于所谓的史瓦西半径,就是解方程时得出的一个解。

只是这个方程有点厉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

自然也是微分方程,而且是个非常复杂的微分方程:由10个方程组成的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

光听表述就让人头皮发麻。

李谕同他握了握手:“初次见面,幸会。”

卡尔史瓦西说:“其实我在哥廷根时听过院士先生的演讲,但人太多,您可能没有注意到在下。”

“实在不好意思。”李谕抱歉道。

卡尔史瓦西说:“院士先生不用道歉。”

李谕问道:“你为什么会来中国?”

史瓦西说:“我本身就是一名观测员,最近受到日本天文台的邀请,来交流学习。”

史瓦西说是交流学习,其实就是日本方面让他过来教教学。

史瓦西在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学界压根说不上话,但他好歹是一个德国教授,并且与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这些大佬工作了很长时间,扔到美国或者日本都是第一流的学者。

史瓦西看了看京师天文台,“坦诚讲,这个天文台的设施不算先进,院士先生却能用它完成无与伦比的发现,的确令人钦佩,同时证明了能力要比设备重要。”

李谕笑道:“过誉过誉。”

几人聊得正起劲,醇亲王载沣突然来了。

载沣径直对李谕说:“帝师,你是懂天象的,现在国家危亡、太后身体不适,是否有何难以勘明的天象?”

李谕眉头一皱:“王爷,我看的是天体运行,不是占卜吉凶。”

载沣说:“观天象不就是测吉凶,当年李淳风与袁天罡可以通过推演《推背图》预测大唐气运,你作为全天下最懂观星之人,难道做不到?”

李谕多少有点尴尬,这位老哥还把天文学当成占卜。

李谕内心很无语,只能继续解释:“天文学讲究的是观测、计算,需要数学与物理知识,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对数计算。”

载沣哪懂这个,摆摆手说:“都可以预测到一个陨石落下来,难道地上的事比天上的事还难?我就想从你这儿知道,太后身体到底会怎样?”

尼玛,李谕心中暗骂,这是我能说的?

不过他转念一想,载沣不可能有这种好心。

而如果不是出于好心来问慈禧安危,那就有可能是慈禧这种官场老油条指使。

李谕心中一凛,淡淡道:“天文学并不是用来占卜的,不信王爷可以问这位德国教授史瓦西以及日本京都天文台的平山清次先生。”

史瓦西经过翻译后,断然道:“这位中国的王爷,我可以肯定地说,天文学无法预测更不可能决定一个人的健康走向,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平山清次同样说:“李谕院士不是写过一本混沌学吗,天体运行掺杂无数的混沌,人类的社会关系更是永恒的混沌。而混度无法预测。”

虽然李谕水平明显更高,但载沣这种满人,尤其是皇族更加相信洋人,听了两人的话后才满意。

李谕心中则长舒一口气,幸亏史瓦西与平山清次来了,不然真不好收场。

――

李谕又躲过一个小劫,但宫里的慈禧和光绪是真的快不行了。

慈禧已经卧床不起,每天清醒的时间只有几个时辰,卧室里挤满了太医,但没人敢下断言。

慈禧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赶着在临死前做完几件事。

她先召见了光绪的皇后隆裕,也就是自己的亲侄女。

隆裕一向没什么主见,了慈禧这个模样,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慈禧虚弱地说:“别哭哭啼啼,以后你就是太后了,哪能随便掉眼泪?”

小德张听到“太后”两字,心中瞬间乐开花,几乎掩饰不住嘴角笑意。

一家欢喜一家愁,李莲英的眼角掠过,看到了他的表情,却猜到了自己马上要失势。

隆裕抹着眼泪说:“我是担心老佛爷您。”

慈禧说:“不用担心我,我自个儿什么情况比那些不中用的太医都清楚。”

旁边的几个太医听了浑身一哆嗦。

慈禧继续说:“你更应该担心担心皇上,你是皇后,应该去照顾照顾皇上,这是皇后的本分。”

隆裕和光绪哪有什么感情,隆裕歪着嘴说:“我,我不去,我就守在老佛爷身边。”

慈禧心中叹了口气,这个侄女一直在自己的庇护之下,根本不懂什么是后宫政治。

慈禧继续说:“大清国最大的事莫过于大权更替,这是个重大节骨眼儿,你赶紧擦干眼泪,时刻提防着。”

隆裕还不知道咋回事哪,愣头愣脑问道:“提防什么?”

慈禧说:“我怕有人害皇上。”

隆裕张大嘴巴,吓得不知道说什么。

反倒旁边的小德张与李莲英都听出了话里意思,光绪的下场不言而明。但慈禧这么说,明摆着是为了洗脱自己嫌疑,同时为之后继续把这半个世纪的屈辱甩锅给光绪做铺垫。

慈禧的政治智慧的确差,与那些雄才大略、开疆拓土的帝王根本没法比,但她的政治手腕不能说不高。

隆裕此时表现得六神无主,嘴里只是念叨着:“我要在老佛爷身边、我要在老佛爷身边……”

慈禧又叹了口气,转头对李莲英说:“小李子,你先去看看皇上吧。”

“喳。”

李莲英退出卧房,脚下不禁加快,迅速来到瀛台。

光绪看到李莲英紧张急促的表情,立马猜出大概。

“奴才叩见皇上。”李莲英进门行了礼。

光绪俯身一把抓住他的衣领,焦急地问道:“告诉朕,亲爸爸她……是不是病重了?”

李莲英不敢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光绪瞬间感觉身上那座压了十多年的无形大山都消散了,整个人精神焕发,但此时不敢表现得太过激动,只是对李莲英说:“李总管,朕亲政后,你还是太监总管。”

光绪明显是在拉拢李莲英。

李莲英乐得看到这个局面,不过他却心知光绪可能活不过今晚,只能叩头谢恩:“奴才这么多年,没能伺候皇上,罪该万死。”

光绪眼神飘忽不定,对他说:“你下去吧。”

李莲英走出瀛台,回头看了一眼,再也不敢逗留,以更快的速度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当晚,哭了一整天的隆裕皇后终于带着小德张来到瀛台。

隆裕手搭在小德张胳膊上说:“这地方,我已经几年没来过了。”

小德张另一只手提着一盏灯笼,回道:“主子一直惦记着皇上。”

隆裕心不在焉:“他可不惦记着我。”

小德张说:“但您毕竟是皇后,是老佛爷的亲侄女,心地善良。”

走到门口,小德张轻轻敲了敲门,喊道:“皇上,皇后来了。”

屋中并没有应声,小德张又敲了敲门,还是如此。

一直连敲了五六分钟,隆裕才感觉不对劲,催促小德张道:“你快进去看看。”

小德张知道这时候非上不可,硬着头皮推开门,眼前赫然是披着龙袍、头发有些散乱、但早已咽气的光绪。

小德张吓坏了,大喊了一声:“皇上,皇上驾崩了!”

隆裕还不相信,抬腿迈了进去,伸手摇了摇光绪:“皇上,皇上。”

见他一动不动,才颤巍巍伸手摸向颈部动脉,发现没了血管震动。

隆裕一下瘫软在地:“皇,皇上……真的驾崩了!”

――

此时的慈禧却在紧张地召集大臣。

首先自然是载沣,载沣进门说:“老佛爷,我问过钦天监与京师天文台的李谕,近来没有异常天象。”

慈禧轻叹一声:“罢了罢了。”

顿了顿又说:“载沣,将来你是要挑大梁的,一定要担起来。”

载沣说:“奴才能力不够,只怕……”

话还没说完,就被隆裕的尖叫声打断,她冲进来大声说:“太后,皇上,皇上他不行了!”

慈禧早就知道,暗中庆幸自己走在了后头。否则在她看来,如果光绪亲政,肯定会推翻自己所有的措施。

慈禧一脸淡定地对隆裕说:“慌什么!先去一边坐着。”

立刻转头对载沣道:“你快回府,把溥仪抱过来,准备即位。”

载沣哪敢迟疑,得了令迅速出宫。

慈禧紧接着叫进来袁世凯,喝了一口参汤后说:“我知道,你是个对我大清最忠心的,大清朝离不开你。”

袁世凯马上磕头说:“臣誓保大清江山万年。”

慈禧说:“你的本身大,哀家只求你一件事,把孙文的革命党剿灭了。”

袁世凯说:“臣一定做到。”

慈禧点点头:“那就好。”

她可猜不到,几年后就是袁世凯与孙文一起给大清送了终。

慈禧时间不多,让袁世凯退下后接着召见了张之洞。

慈禧说:“张之洞,袁世凯主外,而朝廷内政将来你是主心骨,载沣他们太年轻,你要多多指导。”

张之洞说:“臣鞠躬尽瘁。”

慈禧终于感觉有点放松:“你别忘了给皇上起个谥号,我的意思你知道,皇上对不起我,但我不能对不起皇上。”

――

醇亲王府,载沣抱着溥仪就要走。

刚才小德张已经宣读了懿旨:“载沣之子溥仪入继大统,为嗣皇帝,载沣为监国摄政王。”

溥仪的祖母听到后竟哭成了泪人,几近昏厥。她的一个儿子载当皇帝不明不白死了,现在又轮到了自己孙子。

――

次日,好不容易穿戴好朝服的慈禧,见了溥仪一面,便让载沣先在一旁看着。

记得《末代皇帝》里有一个画面,宣布溥仪是皇帝后,载沣给他磕了一个头。

其实这是不对的,不管怎么说,载沣都不可能给溥仪磕头,毕竟父子关系在,最多就是抱他的时候要单膝着地。

慈禧慢慢向张之洞、袁世凯、奕等重臣讲着临终之言。

“我这一辈子,内忧外患,但总算没有把列祖列宗的江山葬送在我手里。”慈禧语气透出了一丝放松。

接着又甩锅道:“大行皇帝的谥号就用‘德’字,他生前缺了太多德,死后但愿在阴间补偿我。”

最后,也就是最关键的,慈禧一字一句说:“本朝祖制,太监不能干政,女人更不能干政。可当时的情况你们都知道,我是迫不得已才坏了祖制。可从今以后,这一条还要恢复。只是遇到重大的事,摄政王应该请示太后裁度施行。”

这句话听得下面一众大臣有些懵,您的意思不还是听您侄女隆裕太后的嘛。

交代完后,只有三岁不到溥仪正式即位。

清朝一共十二个皇帝,有五个是小皇帝,并不稀奇。

在溥仪之前,顺治和同治都是六岁即位,康熙八岁即位,光绪四岁即位。

真是历史巧合,清朝立国的时候是孤儿寡母:顺治与孝庄;

亡国还是孤儿寡母:溥仪与隆裕。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天下安康唐逗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大明元辅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寒门枭士我的谍战岁月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大唐不良人荡宋北宋振兴攻略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我是关陇老秦人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越穿,越难,越穿越皇陵守墓人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误惹绝情冷少大汉天子崇祯末年带妹征伐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穿越从开荒开始讨逆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