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明。

洪武时期。

朱元璋看着这天幕讲述的情况,又看了看自己的好儿子朱棣。

他对于刘邦的这段历史还是了解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将儿子们都派往北方,这样北元一有异动,大明可以迅速反应。

手握大军的还都是儿子,他也不怕功高震主。

毕竟……他是朱元璋,不是唐高祖。

厉害的儿子也不只朱棣一个。

只是……后来的靖难,的确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也不知晓,咱的那些个儿子们,对这件事了解多少?”

“咱这就派人去将今日的天幕信息整理一份,连带着汉高祖时期韩王信投降匈奴,以及汉高祖北伐的相关事情,一起整理清楚,去给几位边疆的塞王送去。”

“让他们务必以史为鉴,不得疏忽北边防御!”

【此时恰逢冬日,北方严寒,急于求成的刘邦又没有带足过冬装备,以至于汉军非战斗减员严重,士气低落。】

【老刘不得不派陈平前往求和】

【总之一句话,走吧,我们给钱。】

【……】

【汉匈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汉以宗室女嫁于匈奴单于,每年赠送大量财物,双方以长城为界,开通关市,互通往来】

【汉朝在这一时期奉行和亲政策,自汉高祖刘邦至汉武帝刘彻,有记载的和亲共有十多次】

大宋。

宋真宗时期。

像是找到了突破点,赵恒不禁嘀咕两声。

“这汉高祖被后人吹得那么高,不还是一样得花钱求和吗。”

“我大宋也是花小钱办大事,天幕却对我大宋这不满那不满的。”

赵恒嘀咕几声,他其实还是敬重刘邦的,只是觉得有些委屈。

他大宋的岁币被拿来说事,结果天幕讲述的刘邦也干过类似的事。

而且后面也还有和亲。

虽然历史没有记载具体给了多少钱,但是多是少,反正不都是给了吗?

都是给了,这天幕评价汉朝的时候都是好话,说他大宋的时候,竟挑选徽钦高这种卧龙凤雏来说事也就罢了。

就连亲爹宋太宗都给了个‘驴车战神’、‘宋驴宗’的称号,实在是很难绷得住。

赵恒很是不满。

“难道就因为之后出了个汉武帝、汉宣帝,又打回来了吗?”

如果是按这个算的话,的确。

大宋没法比。

毕竟大宋不仅耻辱远甚汉朝,而且从头窝囊到尾。

即便是宋真宗此刻已经和辽国完成了澶渊之盟,也不禁抓耳挠腮的想问一句。

不是,哥们,为何我大宋出不了一个汉武帝啊?

出不了一个他们大宋本来还瞧不上的汉武帝啊……

南宋。

熟知这段历史的赵构,不禁整个人打了个寒颤。

一时间对于北伐金国的信心又减弱了几分。

他自认为是不如汉高祖的。

“汉高祖尚且如此,最后不得不求和,我大宋如今国力衰弱,北伐要谨慎啊……”

大汉。

汉武帝时期。

“耻辱!”

“我刘彻,必雪此侮!”

天幕上那位‘汉武帝’说的话,让刘彻热血沸腾。

什么寇可往,我亦可往!

简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看着天幕上这些汉朝曾经被匈奴带来的耻辱,刘彻暗暗发誓。

他不仅要北伐匈奴,做到汉武帝做到的——所谓封狼居胥。

他还要做到更好!

以免自己再被诟病罪在当代。

他想要的只有功在千秋!

【牛、马、羊是草原上所畜养的主要动物。】

【但是马的孕期11个月,断奶6个月;牛孕期9.5个月,断奶6-7个月,羊孕期5个月,断奶3-4个月】

【春季动物会发情,这时动物会交配繁衍,那么假设春季动物配种成功,马会在来年秋冬长成小马驹,牛会在来年秋冬长成小牛犊,羊会在当年秋冬养成小羊羔】

【这时匈奴一年的辛苦劳动会不多进入尾声,为了庆祝一年的辛苦劳动,散布在草原的各个游牧部落会向单于王庭集中,举行游牧民族的祭天活动。】

【同样这个季节,经过一年喂养的兽群已经膘飞体壮,匈奴为了采集食物过冬,会对他们进行有组织的围猎活动。】

【但是初中知识中学过,亚洲主要是季风气候,无论是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都只会在特定的时候下雨。】

【而由于草原和海洋的长距离,来自东南沿海的季风吹不到蒙古高原,这就让400mm等降水量线,像圆规般,画出了中原王朝的国境线。】

【当秋季不再有季风,就意味着无法带来有效降水,同时气温降低环境变冷,导致草场达不到生长条件。】

【而如果这一年降雨量少,草场就会不丰盛,进而牛羊也不够肥,进而围猎后的匈奴人会觉得食物不够,此时他们就会在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要么内部兼并,要么南下劫掠】

【而此时的中原王朝正处于秋收阶段,因为忙于农事,北方边境更是相对空虚,这也是一年里,中原王朝最脆弱的时期。】

【这便是匈奴之祸的根源。】

大唐。

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从未听说过这种理论的李世民,只觉得这种角度的分析也的确是十分恰当。

只是,他也听的似懂非懂。

“降雨减少,草原的灾荒朕知晓。”

“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喜欢秋季入寇朕也知晓。”

“春天草原上的动物不够肥朕也知晓……”

“只是这……”

“季风气候?降雨量线?”

看着天幕上还在左下角贴心的给出了mm的换算单位。

10mm(毫米)=1cm(厘米)。

100cm(厘米)=1m(米)。

“就是说降雨量不到半米的地区?”

隐约有些理解的李世民眉头紧皱,天幕从未讲过相关的知识点,让他一时间难以弄明白。

“降雨量线……中原王朝的国境线……?”

“可这又和什么沿海季风有什么关系?”

许多名词他甚至没有听说过,但总觉得这其中蕴含了巨大的信息量,让他不得不重视。

“全部记清楚,朕要将天幕所言的内容一一弄明白。”

安排臣下着重记载今日的天幕。

匈奴和突厥都生活在北方草原,原本若只是讲述一些历史,李世民还不当回事。

但是讲到了这种了解明白,可能会对大唐日后对上突厥有用的信息,他就不得不特别重视了。

李靖也同样意识到了这简单的几句话吗,所可能蕴含的信息量。

那是后人,在后世的世界总结出来的经验。

虽然其中有些内容没有听懂,但是能听懂的部分,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他们和后人的观点还是一致的。

“陛下,天幕所言之降水量线,季风臣听不懂,但是……”

“的确北方草原比起中原更加干旱,粮食作物无法生产,所以草原人不事耕种,牧草而生,居无定所。”

“牛羊比起粮食更不易储存,所以一旦天灾降临,他们更难以生存,所以必然会觊觎我中原富庶。”

李靖顿了顿,接着道:“如果以后世的说法,我中原王朝北伐,多为春夏。”

“而游牧民族南下多为秋冬。”

“只因其春夏弱而秋冬强,我春夏强大而秋冬弱。”

“再兼北人不耐热,南人不耐寒……”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只是……我们没有后人将原因分析的如此清晰具体且内容更加详尽罢了。”

除了降水量和什么季风听不太明白,其他的都不是什么秘密,即便是在此之前对这些没有了解的部分贞观时期的臣子们,也能够轻易的理解。

故而,李靖继续说道:

“匈奴北方降雨减少时,中原地区的降雨一样不容乐观。”

“粮食同样会减产,进而进一步衰弱组织防御能力。”

“所以,中原王朝必须要在丰收之年,且匈奴较为衰弱的春季,就给予其重击,化被动为主动。”

“汉武帝,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即使和亲有十多次,但匈奴对汉朝的入侵也从未停止,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匈奴寇狄道。】

【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匈奴右贤王入河南地,侵上郡,杀略吏民。】

【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犯萧关,威逼长安。】

【公元前158年,匈奴绝和亲,入上郡,云中,杀掠甚众,烽火直逼长安。】

【汉景帝时,匈奴屡入燕、上郡、雁门。】

【……】

大汉。

汉景帝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刘彻。

“哎……”

轻轻的叹了口气。

天幕上后人对他的评价可高了。

虽然也说罪在当代,可毕竟是9.6的评分啊。

而他这位‘大汉棋圣’只拿了9.2分。

对于刘彻的一些做法,他是不怎么赞同的。

但是……

看着这天幕上讲述的如此之多的匈奴之祸,最终还是需要他来解决。

“好好看看吧。”

“好好想想,日后做了皇帝,该怎么做……”

“无论是军事,还是民生,都不能,只顾得其一……”

借着天幕教育着自己的好儿子,未来怎样,刘启不敢改变,更不敢更换一位继承人。

他也害怕,四百年的大汉,被他的一个动作玩没了。

毕竟……无论怎么说,汉武帝后面不还是有一个汉宣帝嘛。

同样的,汉文帝看着天幕上的讲述,也多有无奈。

汉朝国力尚弱,骑兵匮乏,对于匈奴几乎无力反击。

更兼诸侯王势力强大,国内问题都没有解决。

“刘彻、刘彻……”

“将天幕讲的这些时间点全都记下吧,然后……加强防备。”

提前知晓了匈奴的多次入寇,即便对方可能改变时间,对于汉文帝来说也是一个提醒。

【匈奴对于汉朝的压制,远不止军事上。】

【刘邦去世后,冒顿单于给吕后写了一封十分露骨的书信】

【书中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刘邦是我大哥,如今我大哥去世了,按照我们匈奴的习俗,你应该改嫁给我,如此也可互通有无,排遣寂寞,岂不美哉?”】

【如此羞辱的事件一经传出,汉朝大臣们纷纷义愤填膺,扬言要率兵讨伐匈奴。】

【但最终吕后还是保持了理智,回信安抚匈奴……】

大汉。

“???”

刘邦看的目瞪口呆。

没想到自己死后还出现了这档子事。

“好啊,冒顿这个混账东西!”

“竟敢如此羞辱于朕!”

还想娶他老婆?!

泥人还有三分火气。

感觉自己被气得七窍生烟的老刘邦,现在都想要直接调集军队,发兵打过去。

但是随即又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深知当时汉朝初立,国力尚未恢复,对匈奴的强势只能暂且忍让。

打是不可能打的。

可……

“我大汉纵然是一穷二白,可也不是全无优势。”

“此前天幕讲述的马蹄铁、马镫、马鞍或许是一个突破口。”

除此之外,那个占城稻也是一个提高王朝实力的好东西。

刘邦今天是真的被气到了。

他看向吕雉,瞧见她一副愠怒的模样,叹了口气。

“让你受苦了。”

虽然也是第一次知晓后面会发生这种事,可吕雉也是一时有些火大。

“都是为了大汉朝……”

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无论是她还是刘邦,都太明白该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天幕适时的播放了一段《汉武大帝》刘彻的画面。

少年刘彻厉声询问。

【“混账?!这不是在骂人吗?”】

【“那么吕太后,是如何回应的?”】

【“单于雄伟正在盛年,老妾本应前往侍奉,可惜年逾七十,色衰神弱,发齿尽落,谨献美女三十名,锦帛十万匹,御用精米八十万斛,精酿宫酒百石,敬请大单于笑纳……”】

【“混蛋!”】

天幕上,气疯了的刘彻将桌上的竹简一扫而空,全部摔在地上。

【“倾黄河之水,也洗不清留我大汉朝的耻辱!”】

【“若此生不雪此辱,誓不为男儿!”】

大明。

永乐时期。

朱棣看的津津有味。

“呵呵呵……”

“看这后人演戏倒是生动有趣。”

“朕都觉得热血沸腾了。”

想起自己的军旅生涯,在战场上爬冰卧雪的经历,朱棣也有些怀念。

“不过,这个说的倒是不错。”

“汉武帝虽然耗尽了文景两代的国力,可大汉朝,的确是开疆拓土,洗刷耻辱了啊……”

“封狼居胥……”

摇望着北方草原,那霍去病曾经到达过的地方,特别是看过天幕讲述的自己的经历,朱棣早已将自己的目标也定在了那里。

大汉。

有这么一个后代,后面会让大汉仇雪耻,让刘邦的心情一下子好了不少。

你冒顿单于再厉害,后代的质量好像不如我刘邦啊?

就连吕后,也不禁对这个叫刘彻的,多了几分好感。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天下安康镇国北凉王唐逗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寒门枭士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大唐不良人荡宋北宋振兴攻略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洛天心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我是关陇老秦人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越穿,越难,越穿越皇陵守墓人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误惹绝情冷少大汉天子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讨逆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绝世极品兵王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