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子啊,啥时候叫上瑶瑶来家里吃饭啊~”
“凡子啊,明天瑶瑶有空吗?”
这最近几天,李强和胡月两口子每天都是笑容满面,自家这儿子终于开窍了,谈了个对象,可算让他们心里松了一口气,再不找对象的话,真要考虑考虑是不是不喜欢女生了。
这谈对象了,那每天都要问一遍李凡,让他叫岳瑶来家里吃饭,李凡头都被问炸了。
还有一件让两口子开心的事儿,就是九月一日那天的学校剪彩上,自家的儿子竟然当校长了。
学校开学,不单单李岗村的全体村民去了,王岗和胡岗两村的村民也都去了,锣鼓喧天烟花一发接着一发。
当看到自家儿子以校长的身份,上台讲话的时候。
两人先是一阵震惊,随后就是满心的欢喜,要说为人父母,那肯定是望子成龙。
当初李凡高中毕业志愿填了,那录取通知书都到家了,结果这小子直接跑了,大学也不去上。
这也是两口子的心里的一个遗憾,又不是读不起书,好歹混个大学毕业证啊,哪怕是李凡现在赚到钱了,两口子晚上躺床上时不时想到这事儿,也是感到有些惋惜。
如今,这小子竟然还当了学校的校长,光宗耀祖啊~
学校开学,一次性招收了三百八十六名学生,基本上都是小班教学,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桌,村里的孩子们一个个脸上都是开心的笑容。
而村子里的各家各户,也都是热闹了起来,因为小孩子闹腾啊。
这大部分学生之前那都是在外面上学的,村子里之前是没几个小孩的,现在随着学校弄好,转到李岗村学校,村子里就和过年一样热闹。
孩子们都回村了,也是让在村子里工作的爷们一个个更有干劲了。
一个家里面有没有人气,那就是看有没有小孩,村子里也是如此。
如果说之前的李岗村是变热闹了起来,那么现在的李岗村就是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活力。
而随着龙虾节结束,学校也开学了,村里人们又是一门心思的扎进了三村并一起的改造计划里。
至于李凡,时不时的也是跑去现场了解下基本情况,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年前他是不准备出去溜达了,马上到十二月份还得进行这第二次的分红,等分红结束后,又得过年了。
而系统,似乎已经被他给淡忘,除了每日调动鱼车,给路亚塘补货外,他基本上不会打开系统面板第二次。
连带着李建设,他都许久未见了,但是李建设的精神口粮,他是没有忘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让员工准时送过去。
这一日,李凡正在王岗的地界上和李德友转悠,忽然一声猝不及防的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让他忍不住愣了一下。
“名人堂三楼《李村大事》已生成完毕,请前往查阅!”
这提示音吓了他一跳,还以为自己摆烂了不完成系统任务,这系统看不过去过来催促了呢~
李村大事?
李凡不由想起了当初翻阅名人堂三楼中心的那本书籍模样物件的时候,似乎就提示还未生成完毕,所以没翻开。
李凡摇了摇头,继续和李德友转悠了起来,准备等过一会儿事儿忙活完了再去看看。
现在已经九月,离过年也没有多久的时间了,王岗的村民原先的屋子都已经被推平,村里人只能住酒店里,平常还好说,这马上到过年的时候,再让人住酒店里,那估计心里会不舒服。
不过有了系统的仿生工程队接手,赶赶工期大概率是可以在年前把王岗给弄好的,等年过完再去弄胡岗,最后才是李岗村,到那时候三村就彻底改造完毕。
只不过这一转悠和李德友聊到兴起,这事儿也就忘了,直到回去后都没想起来这事儿,晚上躺床上睡觉的时候,总感觉遗漏了什么,也是没有想起来。
或许就如李建设所说的那样,一切早已成定局。
.........
金秋十月,李岗村又一次的热闹了起来。
走地鸡出笼了,整整三十万只,但却不是销售,因为这批走地鸡早就被预定了,现在出笼了需要处理干净发顺丰冷链邮寄给外地客户。
村支部门前的广场上,一辆辆顺丰快递车有序的停在那,不断的有快递小哥往车上搬着货。
只不过去年办过一次的鸡王争霸赛今年没有举行,让翘首以盼的钓鱼佬们有些失望,一个个在论坛和群聊里面嗷嗷叫。
“想要那鸡王称号,我都准备了半年了,呜呜呜,和我说没有鸡王争霸赛了~”
“当时觉得不咋地,现在发现称号真的好难获得啊~”
“强烈要求,重启鸡王争霸赛~这一次,我要告诉你们,我的鸡鸡才是最牛的!”
钓鱼佬的呼声,让客服部的妹子们一阵头疼,乍一看还以为有人在论坛里涉黄。
好一阵安抚,表示以后有机会会重启鸡王争霸赛,这才让这群钓鱼佬们消停了下来。
三十万走地鸡听起来多,感觉不太好卖,但永不空军App上的日活跃用户早就突破五百万了。
走地鸡这玩意,本身价格也不算多贵,城里人都喜欢,所以根本不愁卖,三十万只鸡连个水花都没有,刚上线的时候动不动就有人一次性买个十只,美其名曰理财项目。
不过虽然不愁卖,但村里这样的养殖规模已经不能再扩大了,不单单是人力这方面跟不上,也没那么多地给这些鸡呆了。
村里商讨决定下一年还是维持这个规模,但要缩减销售量。
单纯的卖鸡利润,肯定是没有附加项目赚钱的,等到三村合并后,估计光村子里餐厅的消耗,就差不多要这么多的鸡了。
而且这鸡又得养又得杀,的确挺费事儿的,三十万只鸡光处理,就让村里的妇女们忙活了大半个月。
杀鸡,放血,拔毛,清理内脏,冲刷,打包,一个人一天杀个百来只就算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