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圈像小山一样堆满了沈平的坟茔,纸马静静地矗立,纸钱洋洋洒洒飘散在天空。
要不是考虑沈南栀,沈念安都想给沈平烧个纸糊的娘们,毕竟王氏实非良配。
沈平的祭礼肃穆而大气,是上河村村民平生仅见。以至于很多村民都有点羡慕,这沈平也不知道该说命好还是命苦。
江南道总督梅庭桉更是现场书写了一帖碑文,简述了沈平的来历和过往。
作为亲历者之一,他也明白这桩故事的传奇性。此刻锦上添花也属于一桩美谈。
祭奠过后,沈念安和张山、杨景初等人商量修坟立碑的事情。
杨四郎俨然成了他的后勤大总管。苏禹老胳膊老腿,沈念安也不好老指使人家。
沈南栀则被一帮妇人拉到旁边问起话来。到底看着长大的孩子,问问也才能心安。
“春枝,你咋还改名字了?叫你什么南枝?这还没有春枝好听呢!”一个妇人道。
“原来的名字我不喜欢了,就让哥哥给改了,我觉得挺好听。哥哥说江南的栀子花,纯洁无瑕,坚韧不拔。”沈南栀回道。
沈南栀自然没办法说是因为萧复那个大变态太变态了,让她没法用原来的名字了。
妇人撇了撇嘴,这读书的人还真是门道多,敢情是栀子花的枝,那是哪个枝?
“春……南栀,你哥哥对你好不好?”张山的村花夫人问道。要不人家是里正的妻子呢,都能及时的改了称呼来顺应大势。
“我哥哥对我可好了,教我读书,还教我练武。这次他去抓萧复也带着我去的……”
沈南栀脸上的笑意几乎遮掩不住,在这样的一个场合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对沈南栀来说,自己有足够微笑的理由。
“看出来了,这布料我们见都没见过。细皮嫩肉的,哪里还是被王氏使唤成一个陀螺的粗使丫头……”一个妇人感慨道。
虽然不知道读书识字练武这些对女孩子有什么用,但这丫头展现出来的穿着与精神头就与一年前已经迥然不同。
时至现在,无论何人都不得不感慨这丫头真是天生富贵命。原本家破人亡,凄凄惨惨,没想到一朝飞上枝头成了金凤凰。
“你怎么也跟着去了呢,听你哥哥说那萧复可凶残了。万一……”
“张婶,你看到我哥哥身边那些人了,他们功夫都可厉害了。当时我还捅了萧复一刀,可惜没有捅死他。要不然仇就报了……”
沈南栀心情低落了下来,如果说还有哪一件事情不完美,就是没有要了萧复的狗命。
“放心吧,你不也说你哥哥可厉害了么,总会抓住他的!”张婶安慰道。
而且这丫头左一句哥哥右一句哥哥的,看来那沈念安对这丫头还真好。
“春枝,刚才你哥哥说的是啥意思,以后沈家你来顶门立户?”另一个妇人好奇道。
“嗯,哥哥说沈家还在!”
“你一个女娃娃咋立户?他对你那么好,为什么不让他立户,反正就你们俩了!”
“我才不要!”沈南栀低头道。
“这丫头傻乎乎的,万一哪天他没兴趣不管你了呢?”妇人的想法倒也很现实。
虽然里面的门道这些妇人不一定搞明白,但就今天的这阵势,这沈念安是了不得了。
“他都已经成姜家的上门女婿了,怎么还能给沈家顶门立户?”另一个妇人道。
“南栀大不了也招个女婿呗!”张婶笑道。
沈南栀没有说话,只是脸色微红的低下了头,反正自己肯定不傻。
张婶看着沈南栀的模样笑了笑,那个瘦瘦巴巴小丫头真是长大了。不过她并不知道,她和沈南栀想的并不是一回事。
“也是你丫头有福,遇见这么个好哥哥。就是有些可惜了,你那嫂嫂虽然漂亮的不像真人,可怎么说都是个寡妇,还带着个孩子……”一个妇人擦了擦嘴角的口水小声道。
她倒是不是馋沈念安的身子,妇人虽然野,但有自知之明。主要羡慕沈南栀的命好。
自己也挺苦,怎么就没个好哥哥来救我?
“谁跟你说我嫂嫂是寡妇,我嫂嫂才十七岁……”沈南栀脸黑道。
“你可别胡说,那孩子是人家哥哥领养的,不是人姜家的……”一旁的张婶也忙阻拦道。
她从自家男人那里早就知道这件事,只不过两个人都没传过这闲话。
“啊?这哥哥怎么什么都捡?要不要你问问他,要不要再捡个好姐姐?”妇人惊道。
“婶子说笑了……”沈南栀都气笑了。自家哥哥的好姐姐可多着呢,还能捡你?
另一边,沈念安正和张山几个人聊着天,话题就聊到了是否重修沈家旧宅。如果说沈家依旧存在,那么这个话题就绕不过去。
“念安,那地方因为案子没有完结,所以我就一直没有让人动,你要修房的话,我让大家伙儿把地方都收拾利索……”
里正张山自从当上村男,思想觉悟也提高了不少,都知道积极的揽活了。
张山自然知道这个来历不明的小子成了真正的参天大树,光是太子和总督跟着人家到一个小村子里遛弯,张山就感觉恍如梦中。
如果把沈念安留在上河村,无论对于他还是对上河村,几乎是一场天降的福泽。
“张叔有心了,收拾倒是可以收拾了,毕竟碍眼。但我没打算再修房子。我在清溪已经给南栀购置了一个院子作为立户之所……”
按道理是必须要修的,不光是再立门庭的需要,而且也是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
除非你是皇族,否则不管你权势再大,官做的再高,最终还是要回到这片土地上。
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就是这样生活的真实写照。
哪怕官居宰相,手里也得攥着几十万亩土地才能心安。没有土地的人是无业流民。
可问题他和沈南栀固定都不可能住在这里,也就偶尔回来看看,万一建好的房子,王氏娘俩趁他们不在住进去可咋整?
不怪沈念安胡思乱想,实在是这个世界神神叨叨,让沈念安都有点不自信了。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还是算了,一步到位直接转成城市户口,领先几千年。
“念安,既然你着意再立沈氏门庭,这祖坟和祖宅就不能不修,否则岂不成了无根浮萍?”梅庭桉插言,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我知道你嫌那地方晦气,上河村这么大,还能找不到给你修宅子的风水宝地?哪怕你平时不住,留几个人看守也就留住了根……”
在这件事情上,梅庭桉除了人文角度的考虑外,跟张山也有着相似的立场。
公主并不是江南的,只是别居江南。现在随着长公主滞留洛阳,沈念安也要马上去洛阳,以后是否留在江南都是未知之数。
如果把沈念安的祖籍定在这上河村,就是留给了江南一棵参天大树。也算是他总督江南一任,留给江南百姓的福泽。
“对对,草民就是这个意思,大不了换个地方再建就是了……”张山激动坏了,没想到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总督大人在一个层面。
“张村男,你现在可不是草民了,你是有爵位的老爷了!”叶惠中提醒道。
“明府说的是。只是草民当惯了,一下子还改不过来……”张山笑道。
“总督大人和张叔有心了,沈念安恭敬不如从命!”沈念安也笑了笑。
他们意思沈念安未必猜不到,不过也不重要,因为他就喜欢这里。
“张叔,上次我去贵府做客,都没太好意思多吃我婶做的饭,这心里就一直惦念着。今天你荣升村男,不知道我和太子殿下,还有诸位大人有没有这个口福?”
“有有有,粗茶淡饭,比不上你们城里,不过你婶做饭还成。殿下和诸位大人要是不嫌,还请寒舍一叙?”张山激动坏了。
爹啊,今天张家的祖坟是着火了吗?
太子殿下,总督大人,一众的高官要到咱家吃饭了,你看见了吗?儿子今天长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