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宋家族地是计划外的决定。
和姐姐(原主)不同,生活在大雍朝的宋舒茜更了解什么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家族存亡面前,个人的生死都是小事。
之前不愿意回去。
一是因为被放弃的这个人是她自己。纵有大义在肩,一旦关乎生死,谁又能笑着说句毫不在意。
二是因为,怕麻烦。
宋家族人能在这么多年里安安静静,没闹出什么动静,背后必定是得了不少好处。
恰好,宋舒茜从不贪心,对目前拥有的,她非常满足。至于更多的东西,她更倾向于凭借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创造,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
至于宋老爷子临终时,给出的建议,她还真没怎么放在心上。
弥留之际,也许他有几分真心,但宋舒茜从小见惯了各种老狐狸之间的交锋,即使当时情绪上头,信了,这么多年也早已冷静下来,去分析其中的利弊。
说白了,她就是懒得和宋家人有牵扯。不想平白多出一些长辈,对她指手画脚。当然也不在意错过了真心为了她好的长辈。
这次回宋家族地,是为了安安。
换句话说,是为了利益。
安安生意做的大,如果有宋家这块金字招牌,能免了他不少麻烦。
宋舒茜舍不得儿子受苦,决定带着儿子回去看看,能收服多少人,就看安安自己的本事了。
她从记忆中扒拉出宋家族地的地址,带着丈夫和孩子们回去。
车上悦悦和阳阳问宋舒茜,“妈妈,怎么这么多年从来没听你说过宋家族人?”
“大约是从来没想过和他们有什么交集。
宋家是流传下来的大家族,放在古代也算是一个世家,怎么和你们解释呢。
如果陇西李氏、琅琊王氏、弘农杨氏是一流世家,那么宋家就是个二三流的小世家。
不过那些大世家没了,这些小世家才悄悄冒头。”
这么解释,孩子们就懂了。这些世家的历史,小时候妈妈没少给他们讲,包括这些世家的兴衰。
只有卫建国听的云里雾里,不过他不在意,这次回来,他就是个吉祥物。
悦悦、阳阳和乐乐看热闹不嫌事大,起哄架秧子,“哥,大哥,你可一定要争气,争取当个宋家家主,这样宋家人就能为你所用了。”
安安翻了个白眼,“我费那个劲做什么,只要咱们去祠堂祭拜,证明是宋家长房嫡脉就可以了。
那些人,愿意跟着我的,我会选能用的用。至于其他的,我和咱妈的想法一样,不沾他们的钱财,有多少都是他们自己保下来的。
我想要钱,可以自己赚。何况咱妈给咱们的,已经足够我们富足的生活一辈子了。”
如果不是自家妈心疼自己,和那些所谓大家族出来的人谈判时,总被拿身份说事儿,他都不会来。
安安是一点都不在意,他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
他愿意回来看看,不过是想知己知彼,有血缘关系在,还是同宗同族,很多事儿逃不开。万一以后他们找自己,也得知道都是些什么人。
宋家族地如今叫宋家村,村里百分之八十的人家姓宋,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是县里做主迁过来的外乡人。
县里对这样的同姓村子很是忌惮,担心他们会抱团做什么事儿,一直派人盯着。
因此,这里的人很是收敛。
宋舒茜一行人的到来,在村里掀起一阵波澜。
村长和宋舒茜差不多大,并不认识她,表现得很是客气,“你们找谁?来宋家村有什么事儿?”
宋舒茜微微一笑,“我叫宋舒茜,说来也算是宋家村人,遵照祖父遗愿,代他来祭拜先祖。”
村长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想起来宋舒茜是谁,问,“你祖父是?”
宋舒茜说了自己祖父的名字。村长瞳孔微缩,显然想到了那是谁。
“跟我来吧,需要我帮你们安排个住的地方吗?”说这话时,村长有点底气不足。
宋舒茜装作没有发现,“祖父曾说,我们家在村里有房子,不知那房子现在如何?”
看着这一行人的气势,以及身边跟着的保护他们的人,村长一时语塞。
那房子村里明里暗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打主意,包括他自己。
如今已经拆分成很多个小院子,分给村里人住了。
这让他怎么说。
这些宋舒茜自然是知道,她提出来,不过是想试探一下村长的反应。
村里长辈见到宋舒茜,抬手指着她,“你你你……”。
宋舒茜笑的得体,“还不知诸位老大爷怎么称呼?我是宋舒茜,来帮家中祖父完成临终遗愿,祭拜先祖。”
一帮子六七十岁的老人,颤颤巍巍说不出话。
他们不是孩子们,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太了解家族中对嫡脉的优待,和其他族人的责任。
有些东西是从小就刻在骨子里的。如,见到宋舒茜会本能的矮上三分。
宋舒茜说的明白,“我这次回来只为祭拜,对别的事并不关心。祭拜完就会离开。”
听了这话,众人才放下心来。
不是回来算账的就好。
宋舒茜给他们介绍,“这是我丈夫卫建国,我的孩子,卫砚南、卫逸北、卫吟星、卫沐阳。”
听了宋舒茜的话,他们也放下心来,给她介绍村里人。
说到祠堂,几个老人老泪纵横,“都毁了,当时来了很多人,说这祠堂是封建迷信,都打砸了。
牌位摔了一地,这些人又打又踩。村里人看不过去,和他们打起来,伤了好几个。
后来,那帮人担心我们会捡回来修好,都给烧了。
如果不是我爹他们拼死阻拦,祠堂那个房子也保不住。”
老人眼中的哀伤显而易见,可见这件事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
老人看起来六七十岁,他口中的爹,大约已经不在了。
宋舒茜没有被这些话影响,前些年是什么样,她也是清楚的,宋家祠堂不是个例,“那现在还有祠堂吗?”
“没有了。祠堂成了村里的粮仓,后来成了村里开会的地方。
现在的年轻人,都已经不相信祠堂,也不肯重修祠堂了。”
宋舒茜又问,“能重修,族谱还在?”
“在,那是咱老宋家的根,我们早早藏起来,没让那些人找到。”
宋舒茜不在意的哦了一声,没管老人们的欲言又止。
呵,这是想让自己帮忙重修祠堂,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