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妹子望着这些奇妙的森林景观,内心充满疑惑:“这个地方常年见不到阳光,竟然还会有如此繁盛的植物,真是匪夷所思。”她的声音在这空旷的地底中回响,为这场充满未知和探险色彩的古墓探索增添了几许氛围。
暮色沉沉,江浩天看到队中的每位成员脸上都带着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的疲惫之色。他知道,继续前进不仅无助于完成任务,反而可能会给团队带来更大的风险。因此,他果断提出寻找安全的地点让大家短暂休息。不过,这并不能消除他内心深深的担忧。
封团长的沉默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他心头,那只行踪叵测的巴山猿随时可能从阴暗处跳出,成为潜在的威胁。江浩天不断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警觉,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
在这个深邃且无尽的黑暗中,他们在密林间艰难地前行,每迈进一步都是那么沉重。
就在这一刻,一缕微弱的光芒突破了夜的遮挡,引领他们来到了一处历史悠久的寺院门前。这座寺院由砖木搭建而成,不设有院墙157, 宛如人工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品,半隐藏在地下生长的古树之中。
两杆铁质的旗杆笔直立于门前后,好似两位忠实的守卫者,见证着这处圣地的不同凡响。
寺庙的整体规模令人震撼,双层高高的殿堂上覆以翠、金、湛蓝三种颜色交织而成的琉璃瓦,即便在星光照耀下,也能感受到它们流光溢彩般的魅力。
红砖墙显得尤为突出,透出一种威严肃穆的感觉;悬挂在正门前的老牌坊上刻有“武圣庙”三大雄健的字眼,旁书“忠诚勇猛、辅佐天人”,体现了这座建筑的神圣地位及权威气息。
江浩天从身上掏出地图认真对照起来,发现这寺与画在图上的关帝庙布局完全吻合。回想到此前在清溪镇的经历,一切开始变得清晰明了:看来地仙封师古不仅是山中建城的高手,还将明朝时期完整的清溪镇复刻到了这个隐蔽的世界里。
根据这一线索推测,前方不远处应该就是传说中所谓的地仙村。
但这引发了一个个新疑点:这整个村落是不是就是一座庞大的古墓?那个所谓的“地仙”及其众多手下究竟躲在哪里?
周围的空气异常沉寂,只有风吹过树梢发出的呼呼声格外明显。江浩天决定先在进入更大规模古墓群落前,在关帝庙稍作调整,并借机向封团长打听清楚更多细节。
走进这片幽幽的古建筑群深处,走在最前面探路的是黑背老六和齐铁嘴,但迎面而来的却是空荡荡的一片寂静。
此地不见机关繁杂令人胆战心惊,也闻不到丝毫活物的气息或看到生命之踪迹,仅有深彻入魂的清寒和庄严肃穆之感,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踏入殿堂之际,众人仿佛穿梭于时间与空间之间,被那辉煌耀目的景色深深吸引。
只见殿堂雕琢细腻、描绘华丽,绚烂多彩犹如梦幻般美丽,不类世间常有。
殿堂上方,一行琉璃灯火如同星辰般排布,在淡淡的光辉下闪烁着温和而又带神秘光彩,犹如夜空里最璀璨的星星。
两侧各立着六条雕刻成龙形支撑着的大柱,龙头高耸缠绕,鳞甲精细入微,眼中有无边力量似乎随时会破石而出,在天地间自由翱翔。
殿堂正中心,摆放着一尊威武庄严的关公塑像,祂身形挺直,面目肃穆,手持经典,目光如剑,流露出一种不可侵犯的刚正气节。
身旁则是关平与周仓二将,分别持着冰冷逼人的青龙偃月刀,刀身上映射着淡淡的冷冽光线,重逾千钧,似非武力超绝者无法驾驭。
置身这样的神圣庄严之中,即便是闻名遐迩的勇士“黑背老六”,也不禁收敛起了平素张扬的姿态,毕恭毕敬地对着武圣关公像施以敬礼。
之后,他小心翼翼地带着已经被绑缚成粽子状的封团长走向那两柄兵器,想要用强硬手段探求幕后 。
这时,江浩天及时制止了黑背老六的行动,把封团长移交给旁人并示意大家保持清醒,等待最恰当的询问机会。
为缓解现场紧张气氛,江浩天打开随身携带的包裹分给众人少许干粮,让大家先填腹。
同时再三警告大家不要点燃明灯以免触动可能存在的机关。
随后他手指轻轻一动,一条耀眼的金线在掌心中形成,为这暗黑的大厅带来明亮的光芒。
审讯正式开始,尽管封团长被束缚得动弹不得,他依然保持着异乎寻常的镇定。
他对众人的质询毫不畏缩也未曾骄纵,而是淡淡坐着,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在掌控之中。
对于涉及核心内容的问题,封团长始终守口如瓶,转而谈及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无关紧要的故事——《烧饼歌》。
“现在这个局面你还有心思谈论什么烧饼吗?如果你不老实交代,只有一个结局等着你!”黑背老六勃然大怒地质问道。
可是江浩天察觉到了封团长大谈特谈《烧饼歌》的背后别有用意。
他了解到《烧饼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童谣,而是明朝着名智者刘伯温留下的预言诗集,里面包含了复杂多变的玄学原理和环境风水的知识。
刘伯温被赞拥有超越凡人的智慧,他可以通过卦辞推测未来并将这些秘密巧妙地融入了这首流行于民间的小调中。
但烧饼歌的真实意义远超出字面上的理解,一般人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若无歌中密码的引导,几乎无人能够洞察其中隐含的天机。
至于封团长提及《烧饼歌》的目的何在以及他与观山太保的关系到底如何,所有人仍然感到困惑不已。
他们焦躁地要求封团长立即说出实情,不必再故弄玄虚。
面对这一幕,封团长终于慢慢地说道:“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因果,如果我们不知道起因,又怎么可能明白结果?今天我说起这首《烧饼歌》,正是因为它与观山太保的真实身份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