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的是,他们根本不需要与他们交战。
只要他们抢占成皋城,再封锁住虎牢道,公孙瓒和华雄,就只能束手待毙。
为何?
当然就是那个“喜”字了。
原来厉志并没有前往豫州,而是在汜水对岸的地方,隐藏了下来。
厉志两万两千兵马,随时可渡汜水,封锁旋门关向东的通道。
蔡成怎么可能放过从东面通往洛伊盆地,也就是以洛阳为中心的京畿地区的,几乎是唯一通道,又有险要关隘阻隔的旋门关呢。
如果何山在此,他一定会吟出成公子的大作《虎牢关》:
两崖峡束枕洪涛,
自古英雄争虎牢。
苍天胡为设此险,
长使战骨如山高。
这是何山在与蔡成制定总体战略布局,提到旋门关,也就是虎牢关时,听蔡成吟诵的。
他当时还忙不迭地记了下来。
当然,他不知道这是蔡成盗取的后世赵秉文的诗作。
有了厉志在汜水东岸,现在华雄已入虎牢道,哪怕山地师没有夺取成皋城,这近两万兵马,也陷入了兵家绝地。
不说其他,只要堵住他们十天时间,他们的粮食估计就会耗尽了。
如果山地师能够拿下成皋城,那近两万兵马,就只能聚集于狭窄的虎牢道上,不出三天,他们就得投降。
当然,山地师也必须要拿下成皋城,速战速决,然后给吕布让出通道。
于是,白绕把当前的军情告知了每个将士,告诉他们,这是山地师自建立起来的最大考验。
众将士听了白绕的通告,纷纷叫了起来。
“军长,你没来我们山地师训练过,你不了解我们山地师。”
“军长,不就是走山路长途奔袭,抵达后根本就没时间休整,而是要马上投入战斗吗?那是我们训练的日常科目。”
“军长,你看看舆图,好像比我们平时训练的奔袭距离都要短,这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白绕懵了。
他一直带的都是弓弩军,还真的不很了解山地师的训练科目。
哪怕是驻扎在高都的这段时间,他也只是看着两个山地师每天在山中奔跑。
他还以为这是在训练体能呢。
今天听将士们这么一说,才知道,他们不仅要训练翻山越岭的本事,还要训练长途奔袭后,马上投入战斗的能力。
各位看官,知道人类历史上,轻步兵远程奔袭、抵达后马上投入战斗的巅峰之战吗?
中国的立国之战,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中,我万岁军113师,在经过一天一夜战斗攻克德川后,没有歇息,继续向三所里迅猛穿插,用14小时,走覆满白雪的崎岖山路,奔袭72.5公里,用双腿跑过了联合国军的汽车轮子,先敌赶到三所里,堵住全面后撤的联合国军,创造了轻步兵史的巅峰之战。
现代的72.5公里,约合汉代的175里。
所以,蔡成在山地师日常训练中奔袭的极限距离要求是:二百里。
二百里的奔袭过程中,每五十里休息一次,不超过一个时辰。
而华雄率领的五千兵马,尽管他也采取了快速行军,但也只能保证每天行进五十里的样子。
不是华雄不想再快一些,而是他手下的将士,体力真的跟不上。
华雄军一日两餐,可由于没有返回京都,粮草不足,只是在偃师抢了一波。
可他们要抵达豫州治所谯县,还需要行进上千里,而他们进入豫州后,不想惹怒豫州牧黄琬,也不敢再行抢劫。
于是,从轘辕关撤离后,华雄军就只能每日一餐,并准备抵达荥阳后,再抢一波,然后就只能坚持到谯县了。
而从轘辕关到旋门关有多远?
一百六十五里。
也就是说,山地二师只用了一天半就已经追上了华雄军。
其实,蔡成训练山地军,不仅仅是参照了后世万岁军的标准,还参照了战国魏武卒的标准。
魏武卒一日行军百里,身上的负重达到了百斤。
汉代一斤,相当于现代的二百五十克,就是现代的半斤。
所以,山地军负重百斤,相当于现代的五十斤,也就是二十五千克。
这个标准,稍低于现代特种兵,不过,除战国时期的魏武卒外,再没有军队能相比了?
为何魏武卒后,再未出现如此强力的步卒?就是因为魏武卒的要求太苛刻,至今都在有人怀疑人类能否做到。
(看官可以自查魏武卒的资料,看看是否足够苛刻——编者注)
斥候发现华雄军的后卫后,邓辰马上要求全军放慢脚步,用斥候监视华雄军,而山地二师就远远地在后面吊着,万万不可暴露。
那华雄就没有派斥候吗?
当然派了。只不过,他是往前面的方向派的。
他不相信以他的行进速度,谁还能追上他。
哪怕是骑兵追上来,他都不担心。
因为他已经进入山道了。
以山道的狭窄与崎岖,骑兵还不如步卒的战力强呢。
可山地二师为何不追杀上去呢?
现在是在伊洛盆地中,是平原。如果追杀上去,以山地师不到四千人,无法保证全歼华雄的五千人。
如果等他们进入到了旋门关,前有厉志两万兵马的堵截,后有山地二师封锁虎牢道,一边是大河,一边是悬崖峭壁,不要说华雄的五千兵马,就连公孙瓒的一万三千兵马,也无处可逃。
山地二师的师长,是从特战队调过去的,姓邓,名辰,字护民。
他的字本来不是“护民”。可他的先祖邓奉,便是因护民而攻打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二的吴汉而反了刘秀。
虽然邓奉山早期帮助过刘秀,且在自己穷水尽后向刘秀投降,但最后因岑彭等人的坚持,刘秀还是把邓奉杀了。
刘秀没有迁怒于邓氏一族,可邓氏一族也从此没落。
到了东汉末年,早已经从南阳流落四方。
而邓辰一家,就是流落到平原国的邓奉后人。
在蔡成掌控整个青州后,他家虽然还有识字读书之能,却已经混得连寒门都算不上了,就是一能识字读书的普通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