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很快便给出了答案。
汉军在潼关之前击败了魏军,俘虏了十余万魏军士卒,再次取得一场大胜。
不过等刘能和诸葛亮来到潼关的时候,却惊讶地没有看到魏延的身影,一问之下才知道,魏延已经率军对着曹叡追了上去。
刘能倒是没有什么感觉。
敌人溃败,己方将领率军追击,这一点无可厚非,属于非常正常的事情。
为将者都知道,军功在敌人溃逃的时候是最容易捞到的,这会儿敌军完全没有心思发动反击,只要追上去就能捞到功劳。
如果魏延不率军追上去的话,那刘能反倒会感觉这个名将名不符实。
不过诸葛亮的表情却有些不太好,只听他蹙着眉头问道:“南郑侯是否有说,他打算追到什么时候?”
负责留守的校尉回答道:“不知道,南郑侯只说他要助丞相尽早完成先帝的遗愿,并没有提到什么时候回来。”
“果然啊!”诸葛亮不禁叹了口气。
刘能问道:“丞相,你这是怎么了?难道魏将军不应该率军追击出去?”
诸葛亮摇摇头回答道:“不,他追击溃逃的魏军没有问题。”
“我担心的是,他会率军一直追下去,这样极有可能会被魏军安排人埋伏,导致先胜后败。”
“率军追下去?”刘能被诸葛亮的答案吓了一跳,连忙问道:“不至于吧,南郑侯手底下只有一万兵马,而逃走的魏军足足有七八万,他想用一万兵马消灭这七八万魏军?”
诸葛亮看了他一眼,说道:“看来你的确不懂军事。”
“你要知道,在逃跑的魏军之中,是有魏国皇帝的,而且咱们这次击败魏军,靠的是你传授的天雷,而魏军很容易就可以知道,南郑侯的手中是没有天雷的。”
“既然没有天雷,那就没有什么好怕的,魏皇亲征,肯定要想办法取得一点成绩的,溃逃的魏军在魏皇的指挥下很容易设下埋伏。”
“丞相是担心南郑侯被这场大胜冲昏了头脑,直接就进入魏军的埋伏圈?”刘能立刻就明白了诸葛亮的想法。
诸葛亮点点头道:“对,我担心的就是这个。”
“这个不能吧?”刘能有些不信,说道:“魏军肯定是没有这么强的组织度的,一支军队溃败了,想要再重整起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组织度?”诸葛亮听到一个新名词,不由得疑惑道。
刘能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一个钢4的专业名词,于是解释道:“哦,这是我们那会儿的一种游戏中的术语,用来形容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和恢复能力。”
“一支军队的组织度越高,他们的战斗力和恢复能力就越高,说白了就越能打。”
“哦,真不知道你们那会儿为什么会玩打仗。”诸葛亮点了点头,吐槽了一句,然后说道:“这一点和你们那会儿应该是有所不同的,魏军之中毕竟是有魏皇的,想要恢复过来没你想的那么难。”
刘能想了想说道:“也就是说,南郑侯极有可能会被魏军伏击到呗?那您赶紧派人过去,让他回来啊!”
诸葛亮不由得感叹道:“没那么容易。”
“咱们这次毕竟是击败了魏军的主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抓紧机会追击的话,对于军中的士气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那就派人过去提醒他一下呗,至少让他小心一些,不要被魏军埋伏到。”刘能继续提醒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刘能出声劝道:“丞相,你还是不要太过操心了,难道你忘记了吗?你答应过的,儿孙自有儿孙福,底下的将领也要尽量放权,由得他们发挥,说不准他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呢!”
诸葛亮嘴巴动了动,好像是想说些什么,不过最终还是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诸葛亮的信使的确追到了魏延,也提醒了他提防魏军埋伏他们。
不过诸葛亮的提醒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魏延并没有停下追击魏军的脚步,而是一直追到了下一个重要关隘——函谷关。
这里是关中门户,相当于整个关中地区的院门,对于关中极为重要。
当年战国时期,秦惠文王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彻底确保了咸阳的安全。
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诸国百万大军合纵攻秦,至此败还。
秦朝末年各地起义抗秦,天下傀儡共主楚怀王为尽快平息战乱,宣告谁先入关中,得为关中王,此处所指的关亦是函谷关。
楚汉争霸时期,刘邦也是控制了函谷关,让项羽对此无计可施,汉朝定都于长安,也有依靠函谷关确保国都安全的想法在内。
汉初平二年,群雄起兵讨伐董卓,董卓强行将汉献帝从洛阳迁到长安时,就以函谷关坚固易于防守为理由。
也是因为之前数百年的函谷关战事颇为频发,所以曹丕在附近又新建了一座函谷关,不过旧的函谷关并没有废弃,而是改了个名字继续使用,魏延的目标就是这里。
只要抢占了这里,那么魏国手中的那个函谷关用处就没有那么大了,汉军可以直接从这里东进洛阳,威胁到魏国的腹地。
而魏国的函谷关只能起到骚扰的作用,压根没办法阻敌,毕竟谁都没有想到,汉军居然有机会攻下长安城。
所以,魏延带兵追了一百多里,俘虏了上万的魏军俘虏之后,来到了函谷关的前面。
恰巧这时候,曹叡正带着自己的仪仗冲进了函谷关大门,魏延没有犹豫,立刻就杀了上去。
他们这支汉军虽然很累,但是也知道,现在是最好的抢占函谷关的机会,于是毫不犹豫杀了上去,趁着关内的守军没来得及关门,直接便攻了进去。
曹叡自然知道汉军一直在追着自己,也没敢停留,马上从东门出去,逃回了国都洛阳,算是让魏延捡了个便宜。
好在魏延的脑子没有太热,抢下了函谷关之后就立刻停了下来。
潼关到函谷关这一百多里,他们一直追着曹叡跑,压根就没怎么好好休息。
既然现在抢到了下一个关键点,自然要停下来休整一段时间。
反正他们已经拿到了足够大的功劳,还是先想想保住小命才好享受生活。
魏延除了安排人站岗,戒备魏军的反击,看守魏军俘虏之外,剩下的人全都放了假,任由他们在函谷关内潇洒。
函谷关作为洛阳到长安的必经之地,关内自然有无数的商贾为来往商队提供日常服务,不论是酒楼、仓库,还是驿站、客栈,但凡是来往商队需要的商家,全都一应俱全,甚至就连青楼楚馆都开在大路上,衣着清凉的妓子站在门前不住地拉拢着来往客商。
而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函谷关也不缺商货。
因为汉魏交战的原因,许多商队都暂时停留在了这里,故而函谷关如今储备了海量的布匹、粮食和酒水,而这些都是汉军士卒们需要的。
所以,当刘能和诸葛亮带着十几万大军来到函谷关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满大街喝得醉醺醺的汉军士卒,甚至还有一些喝多了的家伙在大街的商户手里强买强卖的,闹得沸沸扬扬。
刘能看到了这一切,不禁皱着眉头,对着诸葛亮问道:“丞相,你看到这一幕,就没有什么感觉吗?”
诸葛亮疑惑地看了看他,问道:“我应该有什么感觉?”
刘能指着一个正被酒楼伙计拉着的汉军士卒说道:“如今函谷关内的军纪也未免太过松懈了吧?”
诸葛亮淡淡说道:“魏延的部队在秦岭之中长途跋涉,奇袭拿下了潼关,然后又追击魏军,抢占了函谷关,军中士卒也需要好好放松一下,这种事情会发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刘能立刻摇头道:“不,丞相,我说的不是这个。”
“我想说的是,这些喝多了的汉军士卒在毁掉丞相复兴大汉的根基。”
诸葛亮的脸色立刻凝重了起来,皱着眉头问道:“你是说,他们在败坏汉军的声誉和名望?”
刘能点点头道:“对,他们喝多了闹事,不仅会败坏汉军的声誉和名望,还会让接下来的战斗增加不少困难。”
“如今的函谷关内有不少商队停驻,丞相肯定是没办法杀光他们的,所以他们必然会离开。”
“这些商队来自四面八方,等他们回去之后,立刻就会将此地发生的事情传扬出去。”
“丞相可以自己想想,他们回去之后肯定不会说汉军什么好话,这些话必然会给当地人造成一种印象,那就是汉军就是山匪,吃饭不给钱,东西强买强卖,那样的话当地人在面对汉军的时候肯定会团结起来支持本地官员,帮助本地官员抵御我汉军进攻。”
结果诸葛亮一句话就把他顶了回去。
只听诸葛亮淡淡问道:“谁告诉你他们吃饭不给钱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