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违规军士只是刘能遇到的一个小插曲,他和诸葛亮真正需要面对的是要如何攻略洛阳。
从函谷关到洛阳有两条路,一条是一路向东,穿过弘农和陕州,一路抵达洛阳,另一条路则是向南穿越秦岭,然后顺着洛河一路向东,可以直达洛阳南郊。
其实这两条路没有多大的区别,正常情况下都会选择顺着弘农和陕州去洛阳,因为这条路地势要平坦许多,刘能和诸葛亮的意见都是如此。
不过,南郑侯魏延却有着不同的想法。
因为他连续两次偷袭都取得了成功,所以他希望能独领一军,从南路顺着洛河攻入洛阳,至少这样做可以省时省力,说不准还能将曹叡阻挡在洛阳之外,直接覆灭掉魏国。
对此,诸葛亮的态度是坚决不同意。
他的理由很充分。
一来是因为这条路需要穿越秦岭,行军比较困难,即便魏延穿越过去,也未必能在曹叡的前面抵达洛阳。
二来是因为这条路上人烟稀少,想要弄到足够运载兵马的船只,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另外,即便魏延可以弄到足够的船只,拦住了魏帝曹叡,却还是要面对魏帝曹叡和城内守军的前后夹击,魏延此行,不可能带太多的兵马,而洛阳城外又无险可守,以魏延带的那点兵马,魏帝曹叡想要覆灭他们实在是太简单了。
但是,魏延却以危机与风险共存的理由反驳。
他认为,汉军如今连续大胜,已经气势如虹,魏军面对汉军的时候压根提不起丝毫战意,只会望风而逃,他这次率军过去,只会有惊无险,不会出任何问题。
刘能对此的态度则是模棱两可。
从稳妥性上看,诸葛亮的态度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魏延率军偷袭洛阳的计策很明显有着非常大的风险。
首先,他选的这条路虽然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抵达洛阳,但毫无疑问困难重重,就像诸葛亮说的那样,船只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其次,函谷关距离洛阳太近了,两者相距只有300里,如果用军驿急递的方式,只需要一个白天就可以抵达,即便曹叡不会用军驿的速度返回,那么即便正常行军的话,最多也不会超过10天,而短短十天时间,而魏延的计划就是,曹叡按照每天30里的速度行军。
不过问题是,曹叡率领数万败兵,只会以这么慢的速度行军吗?当然不会,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给汉军追上他的机会。
所以,如果按照魏延的计划行事的话,那极有可能是魏延刚刚登岸就迎头装上曹叡撤退的的大军。
一支兵马在敌人的国都附近遭遇到敌人的前后夹击,这意味着什么许多人都知道。
但是,刘能也不得不承认,魏延的计划如果真的成功了,那对于诸葛亮的北伐大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极大的助力,甚至又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不过刘能将Swot分析列了一下,并赋予了相应的分数之后,刘能便确定了下来,还是诸葛亮的办法最为靠谱,便立刻倒向了诸葛亮。
魏延对此有些不满,出声问道:“刘使君,你怎么还左右摇摆啊?难道你看不到偷袭洛阳的好处吗?”
刘能立刻回答道:“我当然知道,不过我还知道,如果偷袭不成的话,那损失就会得不偿失,而且你的计划虽好,不过成功的几率不大,不值得一试。”
“你凭什么说我的计划成功几率不大?”魏延立刻质问道。
刘能没有回答,而是拿起毛笔列出了一张swot分析表,然后举起来说道:“你自己看,你的成功几率是不是很小,是不是不值得一试?”
魏延看着怪模怪样的表格和一堆基本上看不懂的字,说道:“你写的这是什么玩意?这和我的计划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也是在一旁提出了同样的疑问。
刘能这才想起来,这年头的人是没见过这种分析表的,于是指着其中的内容挨条解释了一遍,最后总结道:“你自己算吧,成功几率能有多大。”
“你的计划如果能够超过50%,那我就会支持你,不过你自己估算一下也能知道,你的成功几率最多不超过5%,九死一生的事情,咱们还是不要尝试为好。”
魏延立刻反驳道:“你这计划上凭什么认为我可以收集到船只的概率只有30%,为什么不是一定能收集得到?”
刘能解释道:“洛水一路虽然大半路途都是河流,不过这一路人烟稀少也是事实。”
“人都没有,你去哪弄船去?”
“这个......”魏延顿时语滞,不过他旋即便继续反驳道:“那凭什么你会认为我统帅的兵马坚持到丞相抵达洛阳的可能性只有20%,我军连战连捷,魏军已经吓破胆子了,我认为我成功的可能性有80%。”
刘能摇摇头说道:“南郑侯你错了,连战连捷的是丞相,不是你,你到目前为止,真正独立领兵的机会只有一次,那就是偷袭潼关,这还是敌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其他的胜利压根就不能算到你的头上。”
“你也不要说你能拿到函谷关,那是因为你跟在魏帝屁股后面捡了个便宜而已,更不能算成你的胜利。”
“而且如今我军兵临洛阳城下已经成为定局了,攻破魏都也是有极大可能性的,一个必胜的选择和一个不胜不败的选择,是你你怎么选?”
魏延立刻就不说话了。
刘能分析得很对。
即便诸葛亮让他偷袭了魏都洛阳,那也有极大的可能性会落败,到时候肯定会对汉军的士气有所影响。
既然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守在函谷关,确保汉军的后路呢。
见魏延不说话了,诸葛亮不禁好奇问道:“你这是......?”
刘能连忙笑着回答道:“哦,这是后世发明的swot分析法,主要来分析事情的优缺点和成功几率的。”
“你看这几块,分别是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其中一条一条列出来,然后一对比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件事情有多大的成功几率了,只要别忘记其中任何一条,都可以轻松做出决策。”
“至于我列上的几率,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一个方法,可以计算出一件事情的成功几率,如果成功几率低于30%,那就可以直接放弃,投入的精力得不偿失,还不如不做,但是一件事情的成功几率如果高于70%,那就必须投入全部精力去做,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这件事情。”
诸葛亮听着他的解释,不住地点头说道:“这种办法极好,回头我就教给陛下,让他好好学习一下,这样他也可以主持一些真正的朝政了。”
刘能无语。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诸葛亮居然会当着他的这个外人直接点明刘禅没有实权,蜀汉的朝政全都是他诸葛亮在操持。
当然,他也没想到,诸葛亮居然会如此用心地辅佐刘禅,怪不得后世那么多朝代都对他如此推崇呢,如果自己是皇帝的话,自己肯定也会如此推崇他。
就在刘能正胡思乱想的时候,诸葛亮立刻问道:“刘使君,你们后世还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助陛下执掌朝政的办法?”
“这个......”刘能一摊手,回答道:“特别直接的就没有了,这是我之前用过的,也许有其他办法,但是我不知道。”
“您也知道,后世的领导人都是从无数人之中选举出来的,如果没有本事的话,那也不会有人选他,我要是有这种本事,就不必在后世做一个兢兢业业的牛马了。”
诸葛亮同情地看了他一眼,不过还是有些不愿意放弃,继续问道:“真的没有了吗?”
刘能想了想,问道:“屠龙术算不算?”
这个答案顿时就将诸葛亮吓了一跳,惊讶问道:“什么玩意?屠龙术?”
刘能点点头回答道:“对,就是煽动百姓造反。”
“你是说,你可以教给陛下如何煽动百姓造他的反?这......”即便聪明如诸葛亮,面对这种回答也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刘能嘿嘿一笑,说道:“没办法,我们那会儿就教了这些,帮助我们认清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
“就没有一点有用的吗?”诸葛亮有些不死心。
刘能摊摊手说道:“丞相,真的没有了。”
“您也是知道,各朝各代都是施行愚民政策的,我们那会儿还算是好的了呢。”
诸葛亮这才死心地点了点头,叹口气说道:“的确是这样。”
“提到愚民政策,我突然想起来那些年听说的三国时期的野史,不知道丞相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听一听?”刘能突然阴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