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奇志被圣上亲自命名和御赐笔具之事,传遍宫中,也流于市井。修改后成品未出,宁氏各金行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各地学子士人无一不想入手一套以作收藏。宁氏只得开放预约登记,短短数日,排单也到两年后,热度仍是不减。
小郡主修改了两次笔墨设计图便定下,笔身全黑,笔顶一圈金边,笔身一个小小的雕刻“妙”字,海棠春晓墨,黑墨金字,墨身用的是“晓”字。砚台笔洗镇纸笔墨五款一起,便是“妙晓慎持定”,成为一句颇有禅意的话,一套均是黑金设计,粗砺质感与细腻心思相辉应,比她自己刚开始设想时又丰富许多。
上次第一批成品出来之时,她便请侯爷定一个更亲民的价格,在她心里金石系列是给读书人的礼物,并不为钱财,如今即便圣上加持,依然不想更改,侯爷也十分支持,金石依然价格不变。
至此,金玉木石均已成宁氏金玉器的娇货,只在兴城售卖,外地可预计自提。宁氏工场又扩大了一番,广招人手也只是加快进度,依然排单许久,小郡主时常往返于工场,修改细节,提点工匠不着急快,却要保证品质。
她忙着这些事,以逃避在她心中的隐忧事,不去工场,便偶尔去马场看珍珠,侯爷知道宫内自有耳目关注她,关她在府中只是无用功,不若让她行动自由,到底做些她喜欢的事情,可转移注意力。
金石盛名在外,托人找到侯府加快求购的不在少数,大公子总管这事,也是无法一一满足。第一批自是送入宫中,圣上看过,然后各王爷及下订的大臣排着第二批。连侯爷及二爷在外交际办差,也必会给城中权贵及商会众人问及讨要,应付不及。
小郡主自是不管这些事,到底全是她一时贪玩的想法,做得认真,因为寄托了她无从诉说的真心。成品出来第二批,她手中有一套,便带到书院,求见院长。院长一向待她有师长之恩,收到金石,也极度开怀,历年来不少官家女子在书院受教,小郡主难得的才华横溢,作为师长,岂能不开心。陪着院长略聊了几句,才退下,去讲堂听课。
她身穿学子服坐于一侧,听先生讲书典,并不是她感兴趣的内容,听了半堂便出来,在琴房外的庭园坐会。已是盛夏,庭园树下却有风,安静中又听见琴房中有学子练曲,难得这惬意一刻。
小六王爷返兴城后,连日入宫,外人不知具体,城中王子公子相约,也极少露面,六王府表面一切正常,似是圣上另有安排,更叫人疑点重重。
两府均希望不牵扯小郡主,大人们的商议更是避开她,她去书院马场工场倒是自由了。在庭园中大树下坐着,不热,微风,翻翻书,脑子各种想法,念奴远稍远些站着,自上次茶茶水问题之后,在书院也寸步不敢离。
偶有几名学子说笑着经过,琴房此起彼伏响起琴音,小郡主放下书本,惬意地伸伸又手又伸伸脚,才唤念奴说,去别院吧。
也是有日子没去别院了,从书院到别院不过小半个时辰,到了已是中午,念奴忙吩咐准备午膻,小厨房配的是侯府调过来知根知底的厨子,按着小郡主口味,准备了荤素搭配六七个菜式,全部小碟小份,小郡主吃得不多,按侯府的讲究也得多种口味备着。
马未已让护卫送信回侯府,一会就让人送过来各种时令蔬果和食材,其实别院一样不缺,上好的茶叶,熏香,管事嬷嬷都会按时换新。在庭园消会食,小郡主便入房睡着。别院安静中,却有着不一般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