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城门口的公告栏上,此时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一圈儿百姓。
老杨头如往常一样在赶集的日子里进城卖菜。
家里小儿媳又生了娃,人丁兴旺了但日子也愈加艰辛。
幸好自己伺候庄稼还算勤勉,今年收获也不错,勉强混个半饱。
他看着平日没人的公告栏大清早就如此热闹,也有了几分好奇,一边挑着篮子一边凑了过去。
“你们说,这是真的吗?提供一条真实有用的种地消息能得一钱银子,若是对产量有提升作用奖金更多,还召集大家思考贡献新农具。该不会是官府又在想什么幺蛾子吧?”
一穿着蓝衣的清秀男子好奇的说道,看得出他识得几个字。
老杨头听到他说的浑身一震,这种地的名堂还能换钱呢?后面又自嘲的摇了摇头,这天下怎么可能掉馅儿饼!
“诶呀,要是别人说的我不信,但是发布这则消息的可是李山李大人。可惜我家世代行商,对种地一窍不通,不然多少得去支持一下李大人。”
旁边一风尘仆仆的中年人马上操着不地道的京话回复刚刚的蓝衣男子。
“哦?这李大人很有名气我们清楚,可你为什么那么信任他?”
老杨头认出说话的是一位走街串巷的货郎,偶尔还会去他们村里,知道不少消息嘞。
“实不相瞒,我有好友是西城的商户,这么多年一直有信件往来,这李大人曾经在西城任职过大家也清楚,那是真的一口唾沫一个钉,说出去的话都一一办到了。且李大人也没什么官架子,那时候和阮大夫与西城百姓打成一片,我好友说了,这么多年过去,他们西城百姓还是很想念李大人。”
说话的这位商人原来也不相信这世上会有那么好的官儿,但在好友多年的洗脑下,也渐渐变成了李山吹。
他还曾经懊恼过,怎么那几年因为局势问题没想着往西城走一遭呢?
“诶哟,原来这位李大人就是阮大夫的夫君呀!我不认识什么李大人,但是之前阮大夫在我们京城开办的秋山医馆,现在她师兄川柏大夫在管着,每年还会有一段时间义诊,要不是秋山医馆,我家老头子到现在还舍不得去看病呢!”
一大婶听到这里一拍大腿说道,对他们这些平民百姓来说,官老爷远在天边,接触不到,但是秋山医馆现在几乎成了他们生病时的救命稻草,医术高明还从不坑百姓钱。
“但是种地还需要什么学问?大家不都知道吗?而且现在也有农书,书上写的总比咱们知道的多啊。”
另一位身上带着补丁的少年疑惑。
“虽有农书,但书上不可能将天下的种地方法都归纳进去。且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事情都有变化。我猜想李大人是想要归纳整理出更适宜如今环境的农书,再将方法发布下去,以此提高产量。”
这位说话的是位青衣学子,刚刚他默默站在众人身后,此时听到少年的疑问才出声。
少年羡慕的看了眼学子,他想,自己要不要去山上打只兔子给村里的老童生送去,哪怕就是识几个字也能长点儿见识。
老杨头听不明白那些大道理,但想着家里那嗷嗷待哺的小孙子,又想起大孙女儿快到说亲年纪却还没件像样的衣服,心中纠结不已。
*
今日路过衙门的百姓发现不远处多了位伫立在那里的老头,投去了个好奇的目光就快速安静走过,大家都怕惹事儿。
此时卖完菜的老杨头看了看官府大门,老实了一辈子的他,做出了个大胆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