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守护神殿内,精卫道:“圣使,出事儿了,嗯,您自己看水镜吧,朝歌那边,帝辛已经开始准备对一众诸侯下手了。”
云霆闻言,点点头,道:‘看来,封神快要正式开始了。’
说罢,云霆看向水镜之中,只见朝歌城,皇宫内,帝辛一脸温柔看向妲己道:“美人你的皇后大位已经确定了,朝廷里的百官也不敢进谏阻拦。
我所担心的是东伯侯姜桓楚,他要是知道自己女儿惨死,必定会率领军队反叛,联合其他诸侯,杀到朝歌来。现在闻仲还在北海没有回来,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妲己思索片刻,道:“臣妾只是一介女流之辈,见识有限,希望陛下赶紧召见费仲来商议,他必定会有奇妙的计谋,能够让天下安定下来。”
帝辛点点头道:“爱妻说得有道理。”
当即就传下旨意:“宣召费仲进宫。”
没过一会儿,费仲来到宫中拜见帝辛。帝辛说:“姜皇后已经死了,我担心姜桓楚听说这件事后,会率领军队叛乱,这样东方恐怕就不得安宁了。爱卿你有什么计策能够平定天下,让太平重现呢?”
费仲跪在地上启奏说:“姜皇后已经死了,太子殿下也失踪,文武百官都各有怨言。我只怕朝廷内部会传出消息,引得姜桓楚带兵前来,必定会生出祸端和动乱。
陛下不如暗中传下四道旨意,把四位镇守一方的大诸侯骗进都城,将他们斩首示众,以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那八百镇诸侯得知这四位大臣已经死了,就如同蛟龙失去了头颅,猛虎没有了牙齿,绝对不敢再嚣张放肆,这样天下就可以保持安宁了。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帝辛听了非常高兴,说:“爱卿你真是举世无双的奇才,果然有安定国家的好计策,不辜负苏皇后对你的举荐。”费仲便退出了宫中。
帝辛暗中发出四道诏书,点派了四位负责传达旨意的官员,分别前往四个地方,传召姜桓楚、鄂崇禹、姬昌、崇侯虎。
其中一位传令官员径直向西岐方向赶来。一路上风尘仆仆,路边的芳草一片凄清的景象。他穿过一个个州府,经过一家家旅店和村庄,真可谓是早上行走在繁华的道路上,傍晚又奔波在尘世之中。
没过几天,这位官员过了西岐山七十里,进入了西岐的都城。这位传达旨意的官员观察着城内的景象:百姓富足,物产丰饶,集市上安宁闲适,人们做买卖的时候,态度温和,脸色愉悦,来来往往的行人,懂得谦让,遵循着尊卑之礼。
这位官员感叹道:“早就听说姬伯(姬昌)仁德,果然这里风景和谐,真像是上古唐尧、虞舜那样的太平盛世啊。”
这位官员来到金庭馆驿下马休息。第二天,西伯侯姬昌升设殿堂,聚集文武官员,一起谈论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的道理。端门的官员前来报告说:“君王的旨意到了。”
姬昌带领着文武官员,前去迎接君王的旨意。传达旨意的官员来到殿堂,众人跪下听他宣读诏书:
北海猖獗,大肆凶顽,生民涂炭,文武莫知所措,朕甚忧心。内无辅弼,外欠协同,特诏尔四大诸侯至朝,共襄国政,戡定祸乱。诏书到日,尔西伯侯姬昌速赴都城,以慰朕绻怀,毋得羁迟,致朕伫望。俟功成之日,进爵加封,广开茅土。谨钦来命,朕不食言。汝其钦哉!特诏。
姬昌接下圣旨后,设宴款待了传令官,不多时,传令官离开了。
看着传令官离开后,姬昌认真卜算一卦,道:“凶多吉少,七年牢狱之灾啊……”
守护神殿内,精卫看向云霆,道:‘圣使,您看,姬昌算卦很准嘛?’
云霆思索片刻,道:“看情况,主要是看他想算谁,他算的是自身,这大概是准的……嗯,你们等着看热闹就行了。”
再看回西岐这边,太姜哭泣道:“我的儿啊,为娘来给你推演一下先天八卦之数,你会有七年的灾难。”
姬昌跪下来回答道:“今天君王的诏书到了,孩儿我也随即推演了先天之数,结果显示有不吉利的征兆,会有七年的罪过磨难,但还不至于丧命。
刚刚我已经把家中的事务和国家的政事,都托付给了文武官员,把国家的政权交给了你的孙子伯邑考。孩儿我特地进宫来向母亲辞别,明天我就要前往朝歌了。”
太姜说:“我儿你这一去,凡事都要仔细考虑,不能鲁莽行事。”
姬昌说:“孩儿一定谨遵母亲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