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 自己反而紧张了
《物理论》:……中平元年,春,黄巾被服纯黄,不将尺兵,肩长衣,翔行舒步,所至郡县无不从,是日,天大黄也。……
光和六年在紧张中过去了。
董先掰着手指头度过每一天。
黄忠、成、武随身保护,三人轮班,片刻不离身。
好在益让人送来几瓶酒。
说是那年南下时所酿。
这趟回去开了,觉得可以。
便给董先送几壶过来尝尝。
总算是让董先心中一暖。
为此,董先还特意给恩师程顺写了一封邮书。
劝他持信带着家人,到东郡的商队土楼坞堡中避难。
东郡的避难坞堡就在东阿县隔壁的谷城县谷城山中。
正旦之日。
雒阳城中。
董先走访各位恩师好友。
一一上门致于问候。
并献上新年贺仪。
他不敢久留。
心中有事,怕露出破绽。
因为他看见如期而至的甲子二字。
白色的土,在董先看来。
却是血色的人命!
可他没有办法改变。
已经没人可以改变。
太平道之势已成。
无法逆转。
箭已上弦,不得不发。
董先最多只能在自己掌控的范围内用力。
他不禁讪笑。
有了钱,有了名,甚至有了部曲,成了郎。
但又如何?
怕露出破绽的还有灵丘董氏嫡孙董富。
这赵谨这几个月以来,频频向他示好。
又是请客,又是送礼。
还说能帮自己报仇。
事成之后,他可以拥有董先现在的一切。
而赵谨只要那竖子的百工堂。
说实话,赵谨的要求的确不高。
条件仅仅只是让自己居中撮合,办一场和解宴会。
然后就不需要自己做什么了。
不得不说,这个交易实在诱人。
部曲、土地、财富、名望。
只要那竖子一家不在了。
那必然是由爷爷接手。
而我身为嫡长子孙。
将来一切都是我的。
而人家也不是白帮忙。
是冲着百工堂来的。
这个也很合理。
那竖子最赚钱的不就是百工堂生产的货品吗?
如果啥都不要。
凭啥帮我报仇。
董富怎么想,都觉得没有毛病!
南北水路农庄。
董建和莫瑶除日前已让人悄悄送来贺年礼。
燕氏出面接受。
大家心照不宣。
董畯依照惯例宴请,并祭祖。
然后发放厌胜钱。
众人随着安排。
重复着一样的事。
大家似乎忘了董先。
那个倔强不服输的阿虎。
明面上,董建和董先已经和他们没关系了。
但董畯心中还是惦记着。
啥时能够认祖归宗呀。
他心中还是不希望灵丘董氏,在自己手上分崩离析。
董富十八,董利十七,董绍十四。
最小的董奇也十二了。
若是认祖归宗,这四人也该上桃山书院了吧?!
如今只能在乡庠中就读。
一片欢笑声中。
董富又想起了妹妹董玉珠。
他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意志。
但他又怕父亲和爷爷知道。
于是借口有事,离开正旦仪式。
董富的父亲董凯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个嫡子,近来行为愈加反常。
不知心中是否有事?
董武得到董固提醒。
已让乡游徼、亭长亭卒加强巡逻。
他也看得出董先所属先锋部曲。
外松内紧。
每个人都如临大敌。
董固身为董先在灵丘的大管家。
太平道的事,只有少数几人知道。
眼下没有证据。
只能默默加强戒备。
尤其是少主关心的那些地方,那些人。
不能出半点意外。
董先年后再次来信。
信中除了问候新年外。
再次提醒大家,不能掉以轻心。
相同的信,可不止寄给灵丘。
趁着大乱为起。
董先发动成、武、枝、房阿建等人。
将信发向四方。
尤其是曾经与董先有关交集的伙伴。
包括那些选择离开的人。
还有那些锦囊中人。
这些年在商团商队的旁敲侧击之下。
很多人都找了个大概。
只是有的混得不错,比如太史慈,身为郡吏。
有的年纪还小,比如琅琊诸葛。
有的则父母在,不远游,比如徐福。
有的面对商贾拉拢,不屑一顾,比如颍川荀氏。
但董先不在乎。
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要来得好。
提前预警,纵然不能取信,但事后总能印象深刻。
董先要的就是这个。
结个善缘,留下好印象。
日后见面,也好有个人情。
张角也很紧张。
颍川渠帅波才刚走。
他给张角带来汝南的传话。
对方同意举事时间。
到时粮草就在舍中。
信徒自取即可。
这是好消息。
数十万大军,人吃马嚼。
这粮草保障必不可少。
好在去年是大有之年。
这才筹措得到。
甲子年,三月初候。
这是他亲自与有关人士定下的举事时间。
对方要求也不高,仅仅是想谋得翻身的机会。
禁锢这么久,只有大难将至,才能让人看出忠奸善恶。
张角未免他人质疑。
并未称帝。
只封自己为天公将军。
而两位弟弟张梁、张宝。
分封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
想当年,他们兄弟三人号天医,行天下,推太平道,欲以善道致太平。
回首已快二十年了。
如今起事在即。
自己反而紧张了。
张角不由咧嘴笑了起来。
年纪大了,胆反而小了。
不应该呀!
唐周正在道人史子眇的道观坐客。
皇子刘辩正是养在此处。
当年正是唐周将史子眇介绍给何进。
并让他为何进表演了道法。
何氏这才放心把刘辩交给史子眇抚养。
说来唐周也是利用封谞、徐奉传出的禁中秘辛。
这才成功说服何进兄妹。
劝说刘宏送皇子出宫。
并把这样的重任交给史子眇。
这唐周也算是史子眇的伯乐。
这史子眇自然不敢怠慢。
泡了一壶最新的茶。
唐周喝着董氏苦茶。
就像品尝自己的人生。
希望最终也会如这茶水一样。
入口苦,但会回甘。
说来,当年自己和马元义一起南下。
两人都是嵩洛的负责人。
负责的是张角给他们的最高机密。
张角为何只封自己兄弟为三公将军。
关键就在于这被道观养大的皇子。
大事若成。
由太平道的三公将军把持朝政。
替换庸碌无为的三公。
由信奉道义的皇子。
替换胡作非为的苍天。
到时以天公将军一日之明,就任这国之贤良。
天下即可致太平。
当初张角对自己可是那样信任。
甚至把最核心的事情都告诉自己。
可是如今呢?
大贤良师只让马元义去调遣荆、扬的数万北上。
却把自己留了下来。
是自己不如马元义吗?
还是张角心中有所偏爱。
这样的落差让唐周实在想不透。
这马元义凭什么要比自己高上一头。
自己凭什么不如马元义?
想起这些,唐周更不高兴了。
回头看看史子眇,这日子多好。
而自己甚至还不如他。
将来刘辩上位的那一天。
这史子眇便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多好。
反正都是要刘辩上位。
谁当三公还不一样!
不知现在改正,还来不来得及?!
二月,马元义再次回到雒阳。
他奉令将起事时间告知禁中内应。
唐周欲问详情。
但马元义却语焉不详。
这让唐周怒火中烧。
你视我为路人。
我便让你为路人。
河南尹何进出身屠户。
前半生以杀猪宰羊为主。
因此养成不浪费的习惯。
比如猪下水。
今天,他如同往常一样。
吃着自己喜欢的猪下水。
心里却在嘀咕。
明明只要洗干净了,就是极好吃的东西。
为何喜欢的人不多呢?
听说之前董氏综合经营场所有一道名菜。
叫火锅。
里面就有烫猪下水。
只是突然之间,经营场所就宣布要歇业整改。
人也撤光了,东西也搬光了,到现在一直没有重开。
何进品尝着美味佳肴,突然听到门亭长遣人来报。
说是故友唐周来访。
“唐周。”
何进皱了一下眉头,心中默念这个有点陌生的名字。
突然心中生起一丝恐惧。
“莫非是史侯那里出了问题!”
何进赶紧让人请唐周进来。
“唐仙师来访,可是有事教我?”
唐周一见何进亲迎。
膝盖一软,跪在何进面前:
“府君,救我!”
何进大惊失色,急问详情。
唐周便把知道的一五一十和盘托出。
并提供马元义的住处。
何进知道这事涉及谋反大罪。
又岂会因唐周一人之言,而妄动刀兵。
于是便让唐周手书朝廷。
由朝廷下诏决定。
天子一怒,流血漂橹。
看到何进转呈的唐周上书。
刘宏脸色铁青。
这原本用来对付儒士党人的棋子。
怎么转过来对付吾!
他把唐周的告发信,下发给三公、司隶校尉。
众人大惊失色。
这天子脚下,竟敢密谋造反。
三公纷纷要求严惩。
刘宏便派钩盾令周斌率领三公府掾史,彻查宫中值班卫士。
还有雒阳京师黔首与张角有勾结的人,共有一千余人。
全部逮捕、诛杀。
尤其是马元义,被车裂于雒阳。
一时间,天地为之变色。
董先见雒阳事起。
知道命运的转盘已经开始转动。
于是想溜之大吉。
身为郎官和太学学子。
可不是他想走就能走的。
手续办完,还需时间。
况且眼下,京师大乱。
根本没有人有空为他办理这种小事。
灵丘董富。
终于同意赵谨的建议。
这让赵重、张光等人,欣喜若狂。
这董氏嫡子嫡孙。
还真不好糊弄。
那董凯,就是一农夫。
成日只在钻研农业十法。
幸好这董富,素来与其庶从弟不合。
这才让他们钻了空子。
有了内应,赵重就要开始实施计划。
想要杀人的,不是只有赵重。
还有身在雒阳的董先。
他想起,这唐周曾与自己有数面之缘。
到时会不会胡乱攀扯?
于是给自己定下目标。
走前要为自己除去隐患。
人家唐周此时哪有时间考虑这些。
自己出卖太平道,势必会引来信徒报复。
况且他的上书,只有言及张角和马元义。
并没有涉及史子眇和刘辩。
开玩笑。
这要透露了,自己还上哪找安全的场所。
再说了,刘宏可不止刘辩一个儿子哦!
如果透露了,刘辩就有可能无法成为下任天子。
自己成为三公的梦想也就破灭了。
唐周觉得自己还没那么笨!
马元义被车裂。
这消息迅速传往广宗。
张角心头一痛。
差点晕死过去。
这马元义可是关键一环。
不禁带荆扬数万人北上。
还联系禁中。
在张角的计划中。
这天只能有一日。
只要身为中兴的那日黯淡。
那就轮到太平的这日升起。
一切都在弦上。
不得不发。
于是张角下令。
提早起事。
一时间。
被白垩土写上甲子的郡县寺库。
纷纷成为攻击目标。
身穿素衣,披黄色被服,手执长兵的黄巾军。
一边高呼: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一边沿路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
安平、甘陵两郡的黄巾军还抓了当地的藩王对抗朝廷。
一月之内,七州二十八郡,都在响应,都有战事发生。
他们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全境。
董先麾下也是如此。
首先是当初不明白的西方商团长赵峰,他震惊了。
这下他才明白董先下达歇业整改家令的原因。
他庆幸自己最终选择听从直觉。
选择相信董先。
为自己,为家人选择了一条避祸之路。
随着黄巾战火蔓延。
与赵峰相似的情绪也在传开。
从西方商队雒阳开始,兖州、豫州、冀州、荆州、青州、徐州、扬州。
所有被黄巾侵掠过的土地。
各商团、商队、郡县管理人员、合作伙伴,都被董先未卜先知所触动。
有人甚至想起当年董先预言日食。
还有那个仙人之徒的传说。
尤其是正燃烧战火的州郡。
那些听从的人,生活在避难土楼坞堡中,为董先供起长生牌位。
感谢董先挽救了一家人的性命。
那些当初不听从的人。
如今叫苦连天。
他们虽然不能进入土楼。
但依托在土楼之外,好像也能得到庇护。
三月三日,戊申,河南尹何进,因举报有功,并成功维护雒阳安全,被封慎侯。
同时拜为大将军。
身为大将军的何进,当即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镇守京师。
而天子刘宏继续进行第二步。
重新设置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这八关的都尉官。
这八关承平已久,如今重新设置,自然需要维护。
这房阿强的生意又上门了。
在王匡的推荐下,由房阿强用水泥修缮八关。
董先是允许了。
他知道雒阳也就马元义那波杀完,就安全了。
但他却高兴不起来。
他实在不想让房阿强和匠人们出去冒险。
这种情况,人在外面,危险自然不会少。
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而刘宏也高兴不起来。
他召开群臣会议。
忙着到处问人,接下来怎么办?
第一个问的,自然是自己的老师杨赐了。
但杨赐开口就把刘宏给得罪了。
原因是之前杨赐和刘陶给刘宏上奏过要处置太平道的奏章。
意思就是,我告诉过你,你不听。
现在被我说中了,再来找我,我也没招。
刘宏碰壁了,很不高兴。
再加上另外一件事。
说来也算是让犁的孔融惹来的。
何进升为大将军,杨赐派孔融去道贺。
结果因看门的人未及时通报。
于是孔融就把名刺夺回,引罪自责而去。
这下官属丢脸丢大了,愤怒之下居然想派剑客追杀孔融。
杨赐当然不高兴啦。
那何进也觉得没面子。
于是向刘宏打了小报告。
这算什么事,此时正是依靠大将军的时候。
你还让人去找大将军不痛快。
两件事一叠加,刘宏干脆就让杨赐回家休息了。
其实杨赐是刘宏的老师。
何进也是杨赐的门生。
照理都是一伙人。
没什么过不去的。
可偏偏孔融为了自己的名声。
结果害得人家师父弟子闹矛盾。
就说罪过不罪过?!
接下来问的这个人叫向栩。
向栩,字甫兴,河内朝歌人。
属特征为官。
特征是一种察举官员的手段。
时下国家官员的任命有常科岁举和特科诏举。
岁举每年一次,由刺史、郡守、国相察举,科目有孝廉、秀才等。
秀才后避刘秀名讳,改为茂才。
诏举即奉诏而举,不定期察举,所以也称为特征。
其时间、对象、员额均视诏令而定。
像什么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甚至还有举勇武知兵、明法、明术等。
还有一种就是公府征辟召。
就是三公、郡守、刺史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人为自己工作。
这也是官员的后备梯队。
当然了,更详细的还有:
像三老、孝悌、力田、掾吏、多赀入粟、从军良家子、射策、任子、征召为博士、上书、童子、补试都是。
但要么被当地豪右世家氏族士人所垄断。
要么为了搏名望,弄虚作假,没有真才实学。
所以才有: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向栩的第一份工作便是被拜为赵国的国相。
可是当他到了国相岗位,却什么也不管,从来不看文书,整天窝在房中,沉默寡言,不履行国相职责。
直到生活起居之处长满了野草。
这真是典型的无为而治。
甚至冀州刺史来询问,他竟然敢把对方骂走。
刺史看不过去,对他意见太大,就向朝廷举报。
但朝廷却让他回到中枢,改任侍中一职。
向栩也很奇葩。
面对刘宏的询问,他回答:
应派将领到河岸,读孝经。
用孝道感动叛军,便会天下太平。
刘宏听了,内心腹诽:
这算什么东西。
真当吾是三岁小孩?
还是张让明白刘宏的心意,立刻说:
这向栩不想让国家出兵,可能与张角同一路人,是内应。
于是刘宏大笔一挥,将向栩收黄门北寺狱审问。
问一个,被罢了。
再问一个,被关了。
但没得到答案,问题还在,总还要继续问。
于是刘宏又问了吕强。
这吕强果然是有本事的。
他奏请刘宏,要先诛杀贪渎之人。
然后大赦天下,尤其是因党锢而受到迫害的儒士。
并说这党锢之祸积怨很久了,如果到时他们和黄巾合谋,恐怕就无药可救了。
此外还要考察各州部刺史、二千石官员是否称职。
这几条下来。
刘宏都觉得很有道理。
说来也是,这一时之间,黄巾势大,人心惶惶。
禁中常侍都很害怕,请求退职。
然后又纷纷召回在地方州郡任职的子弟、亲属。
宫中人心,极度不安。
但触及别人利益,挡别人的路,最后的结果是,被更强大的人搬走。
吕强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中常侍赵忠、夏恽带着众多不干净的人,开始诬陷吕强。
他们向刘宏说:
这吕强经常与党人议论朝政,还阅读《霍光传》,妄图废立。
还有这吕强的亲人在任上也不干净,大肆贪污。
刘宏听了,心中很不高兴。
我这么信任你,你就这么对我?
于是刘宏让中黄门手持兵器召见吕强。
吕强看到刘宏还是这样。
心中失望,不禁发怒:
我死后,天下一定会大乱。
大丈夫要尽忠报国,岂能面对狱吏!
说完一脑袋撞上兵器。
就这样,吕强自杀了。
但赵忠和夏恽并不打算这样放过他。
他们继续诋毁吕强:
这吕强知道陛下召见,连陛下要问什么都不知道,就自尽了,这里一定是有情况,应该好好查一查。
刘宏一听,更加火了,就让人收捕吕强的亲人,没收他们的财产。
好么,好不容易问出了答案,这个又死了。
但与吕强持相同意见的还有其它人。
比如皇甫嵩。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
父亲皇甫节曾任雁门郡守。
叔叔皇甫规曾任度辽将军。
他认为,应该解除党禁,还要把宫中府藏的钱、西园的厩马,拿出来支援前线将士。
很明显,这两个人的意见,刘宏最终还是有听进去的。
光和七年,三月七日,壬子。
刘宏宣布:
大赦天下党人,包括受到牵连流放至边郡的党人家属,只有张角不能得到赦免。
诏令朝中公卿捐献战马、弓弩,举荐列将的子孙及吏民中熟悉战阵、谋略者前来公车署报到。
刘宏拜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符节,与右中郎将朱俊,北中郎将卢植,调集五校、河东、河南、河内三郡的骑兵,还有招募来的勇士,共计四万余人,出发征讨黄巾。
其中皇甫嵩、朱俊前往颍川郡讨伐黄巾军。
卢植则从南向北前往钜鹿郡讨伐张角。
根据建议,把护乌桓校尉宗员,提为护乌桓中郎将。
让宗员作为卢植副将从北向南,配合北中郎将卢植。
接下来,各中郎将开始调派人手。
比如:
右中郎将朱俊表请孙坚为佐军司马。
这孙坚,表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是孙武的后人。
他家世代生活在那。
有句话叫,祖坟冒青烟。
说的就是他家。
吴书曰:
坚世仕吴,家於富春,葬於城东。
冢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众皆往观视。
可孙坚可不是靠祖坟冒青烟长大的。
他是自己一刀一刀砍出的前程。
比如十七岁的他跟船至钱唐。
遇上海贼胡玉抢钱,到岸上分赃,大家看了都不敢上前。
没错,这个胡玉就是董先旗下鲸蛟营胡里的族人。
当时的孙坚看到这个场景,立刻跟父亲说,这些贼可以对付。
于是他东指西指,好像在安排兵马。
吓得海贼赶紧逃跑。
但这样还不够,孙坚还上前追击,并杀了一人。
就这样从县吏升级到郡府假尉。
就是试用期的尉。
再接下来就是和臧旻一起打妖贼了。
被时任扬州刺史的臧旻列上功状。
刘宏下诏,任命孙坚为盐渎县县丞。
几年后又转任盱眙县县丞。
然后又徙下邳县县丞。
总归都不带长。
都是副手。
但这孙坚认真履职,任职期间名声不错。
不管当地官员,还是乡里老少,都很喜欢他。
那些当地游侠少年,更是如此。
孙坚都接抚待养,有若子弟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两人,五十人,而是数百人。
这朱俊是会稽人。
会稽郡在吴郡的隔壁。
他也听过孙坚的名字。
同是扬州人,所以就上表让孙坚当他的佐军司马。
县丞根据大小县不同,也就二三百石而已。
而司马是千石。
这样一来,孙坚从实现了从低级官员向中级官员的阶层跨跃。
孙坚跨跃了,自然也不能忘了跟随自己的人。
于是当年跟随孙坚到下邳任职的郡里人,都愿意跟着走。
孙坚又招募诸商旅及淮、泗精兵。
总共凑齐了一千多人,跟随朱俊。
朱俊也不只是招揽孙坚一人。
比如张超。
张超,字子并,河间鄚县人,是留侯张良的后人。
他被朱俊召为别部司马。
这个张超与张邈的弟弟张超不是同一个人。
他是以草书见长。
着有赋、颂、碑文、荐、檄、笺、书、谒文、嘲等,共十九篇。
而张邈兄弟是东平寿张人。
这个张超又推荐袁绍从兄袁遗给朱俊。
称他有冠世之懿,干时之量,忠允亮直,固天所纵,包罗载籍,管综百氏,登高能赋,睹物知名,求之今日,邈焉靡俦。
总之就是好词好句,我也不明白。
而左中郎将皇甫嵩,他举荐孝廉傅燮为护军司马。
傅燮,字南容,北地灵州县人。
身长八尺,有威容。
也是前太尉刘宽的弟子。
算是董先的师兄。
傅燮向来讨厌宦者。
出兵前,他上疏谏言:
“下臣曾听过,祸事根源,通常在内。”
“因此,虞舜登上帝位,首先要诛杀四凶,然后重用十六位贤者辅佐自己。”
“很明显,坏人不除去,好人发挥不了作用。”
“如今,黄巾叛贼张角在赵国、魏国造反,黄巾军在那么多州郡作乱。”
“根本原因,出自天子身边,是禁中之祸。”
“而且,祸事还会蔓延至四海。”
“下臣接受朝廷任命,领兵征伐叛贼,替国家讨伐,一到战地,我军将无往不胜。”
“黄巾叛贼气势虽盛,但还不足以构成为庙堂之忧。”
“下臣担心,治理水患,不从源头入手,仅在下流用力,这是治标不治本,舍本逐末的办法。”
“陛下仁厚,对很多弊政不忍心纠察,致使宦者弄权,忠臣得不到任用。”
“即使贼首张角被擒,黄巾叛贼被镇压,下臣的担心反而会加重,为什么呢?”
“因为正邪不两立,无法共事,就像冰炭不可能同炉。”
“一旦忠臣建立功勋,邪佞之人就会巧言诋毁,用谎言蒙蔽陛下。”
“三人成虎,传谣的人太多。如果陛下不能明辨是非。”
“忠臣也会像白起一样,在杜邮被赐死。”
“陛下应该学习虞舜对待四凶的态度,尽快将邪佞之人放逐,明正典刑。”
“这样一来,好人才会踊跃思进,奸凶才会销声匿迹。”
“下臣听说,忠臣事君,犹如孝子事父。儿子孝顺父亲,怎么会不真心诚意?”
“下臣直言进谏,即使身受鈇钺之戮,陛下只要稍加留意,也是国家之福。”
结果傅燮这番忠言,让中常侍赵忠看到,十分生气。
赵忠下定决心,一定要找机会搞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