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陈杰和高明辉是一点也等不了。
当天就去了李盼家里。
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过了,顺便还吃了顿晚饭。
当外婆打电话来问李盼时,李盼都愣了愣神。
“这两个家伙!”李盼正在厨房炒着菜,不由一笑。
余温书正在前面坐在小板凳上烧了火,看到李盼笑了,她也跟着笑。
她不知道李盼在笑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
柴火烧的滋滋作响,回过神来的李盼正看到余温书在那儿傻笑。
不知是不是错觉,李盼觉得这两天余温书在和自己独处时越来越像个小姑娘。
……
晚饭过后,余温书轻轻敲了敲桌子:“盈音,你洗一下碗,我们出去逛逛。”
李盼与赵盈音几乎同时看过来。
平日里,都是李盼做饭李盼洗碗的。
今天不洗碗倒是没什么问题,但啥时候要出去逛逛。
赵盈音憋屈个小脸:“为什么,我也想出去逛……”
“你都躺一下午了,该做点事了。”余温书理所应当道,并偷偷给李盼使了使眼色。
李盼嘴角微扬,余温书这又是在找机会和他单独相处啊。
李盼没意见。
他是压不住赵盈音的,还得余温书开口。
果然,在余温书决绝的语气下,赵盈音不敢反抗。
只是憋屈地收着碗筷。
眼神穿过大门,看到了两人并肩而行。
太阳在此时隐隐落去,天边是一片温柔的晚霞,前面是一片片稻田。
赵盈音突然一笑,像个痴女一样。
李盼和余温书就这么走着,身后跟着两个摄影师。
李盼悄声问道:“后面还拍着呢?你就这么跟我单独出来?”
之前余温书和他单独相处,至少还躲着点摄像机。
现在倒好,已经开始明目张胆了。
余温书轻轻一笑:“怕什么?拍出去难不成还能有人多想?”
“你别忘了你只是个高中生,我都二十五了,观众难不成还能磕cp?”
李盼想了想,也是。
这网上但凡打听打听,谁不知道李盼只是个高中生。
那些网友怎么猜也不会猜到余温书会喜欢我。
恐怕也就会当姐弟关系来看。
这样一想,李盼也放松了许多。
“话说这节目啥时候播出,都录制半年了吧?”李盼有些好奇道。
“年底去了吧,应该要等录制完,还要发宣传片得嘛。”
李盼想想也是,这档节目就不像去年的“谁才是歌手”,需要积累线上人气,还要直播。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时间暂且没忽略。
就连摄影师都觉得有些无聊了。
村子房屋相隔很远,几十米甚至几百米,所以整个村子也很大。
这一趟,李盼才算看到了村子的全貌。
有很多山路,虽然都修上了水泥路,但上坡下坡似乎一路不停。
平整的似乎只有那一片又一片的农田。
两人不觉疲倦,一路走到太阳彻底落下,过了八点才走回来。
此时赵盈音正蹲在院子里逗狗。
李盼远远地就听到星期六在汪汪直叫。
看到李盼和余温书,赵盈音立刻站起身来:“温书姐!你们回来啦!”
余温书刚一回来,蔡倩便拉着她进屋里去了。
李盼则站在院子里,一脸无奈地看着眼前的星期六。
星期六还是汪汪直叫。
李盼撇看看到那空荡荡的狗碗。
赵盈音逗别人半天,也不知道给狗喂点饭。
李盼突然想到自己和余温书走得那两天,赵盈音连鸡都没喂,自己都吃不饱,哪儿还会喂狗。
昨天李盼在喂狗时星期六没叫,多半是饿得没力气了。
李盼到厨房打了一大碗剩饭,浇上剩菜端到星期六面前。
星期六撒欢似的跑过来,埋头苦吃。
李盼摸着它的头,它也不反抗。
“真是可怜你了,打小就吃不饱饭。”李盼无奈笑道。
……
因为第二天要下田干活,三人依然睡得很早。
一个人想要早睡早起,最好的办法就是送到村里去待一段时间。
半夜,李盼听到了房门传来动静。
不过今晚李盼房门反锁,一点没给余温书留机会。
房门响了十几秒,便没了声音,全程李盼都装作睡着没发现。
次日清晨,李盼便看到了余温书那一双幽怨的眼神。
对此李盼视若无物,转身进了厨房。
清晨的饭桌上,赵盈音明显感觉气氛不对劲。
其实这几天她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今天早上格外的不对劲。
她也说不清是哪里不对劲。
最近这些天她好几次想从余温书嘴里套出点话,但余温书就是什么也不说。
三人收拾着,便出了门。
与其说是一起收拾,其实就是余温书找出工具,全部由李盼来拿。
赵盈音纯属就是摸鱼的。
三把镰刀,三顶草帽,还有几瓶水,这便是三人这几天征战的全部装备了。
还有两个用来装稻谷的粮桶,这个大家伙节目组已经提前放到了田边。
这个点,还不算炎热,阳光也不刺眼。
但看着这一片片的金黄稻田,也足够令人震撼。
若是路过,这便是一道亮眼的风景。
三人穿行在田间的小路上,成熟的稻谷一米多高。
对于只有一米六出头的赵盈音来说,已经快达到她的肩膀。
稻叶细薄如一根根暗绿的刀片,最上面挂着饱满的稻穗,被风吹得轻轻晃悠。
赵盈音对这一切都感到格外的新奇。
虽然昨天在这外面逛过一圈,但走进当中便是另外一种感觉。
赵盈音还在欢崩,李盼已经预感到她等会儿累哭的样子了。
很快,三人绕过了一条条小路,终于到了余温书的四片稻田。
从口里说出四亩稻田,听起来很小一片。
但当这满满当当的稻谷出现在眼前,一股无名的压力忽然压在了三人身上。
四片稻田中间,两个一米多宽的静静地粮桶摆在那里。
其实现在很多地方收稻谷是可以用机器的。
但整个村子里几百亩稻田,也就有两三家有收谷机,而且还都是老式的。
所以大部分的田,还得靠自己动手。
不远处,李盼抬头望去,看到了两个熟人。
王青腾与王卿淼两兄妹。
其实准确来说,只看到了在一旁喝水休息的王卿淼。
可前面的稻田在动,肯定是王青腾在卖力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