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仙见众人都竖着耳朵等她讲,便清了清嗓子,悠悠说道:“从前呐,有一位大臣,奉命出使红毛国。那大臣为显体面,特意戴了顶狐腋皮做的帽子,大摇大摆地去见国王。这红毛国国王哪见过这玩意儿,眼睛一下子就被那帽子吸引住了,满脸好奇地问:‘哎呀呀,你这是啥皮毛啊,看着就不一般,竟如此温暖厚实?’大臣赶忙一拱手,恭敬答道:‘回陛下,这是狐皮。’
国王一听,眉头一皱,挠了挠头说:‘狐皮?这东西我活了大半辈子,咋从来没听说过呢。你且说说,这狐字,字形究竟是啥样的?’大臣一听,也不含糊,在空中比划着,摇头晃脑地奏道:‘陛下您瞧好了,这狐字啊,右边是一个大瓜,左边呢,是一只小犬。’
众人听狐仙绘声绘色地讲着,想象着那大臣滑稽的模样,主人和客人忍不住又一次哄堂大笑起来。有人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边擦边说:“这大臣,亏他想得出来!”
这时,陈氏兄弟,陈所见和陈所闻,瞧着孙得言刚才被狐仙打趣得面红耳赤,一脸窘迫的样子,忍不住凑趣。陈所见笑着说:“嘿,孙兄,你瞧瞧,这雄狐不知跑哪去了,竟任由这雌狐如此放肆地打趣咱们,你也不管管?”陈所闻也在一旁附和:“就是就是,孙兄,你可得拿出点威风来呀!”
孙得言没好气地瞪了他俩一眼,正要回嘴,狐仙却笑着摆摆手,说道:“刚才一个典故,还没讲完呢,就被你们一阵乱嚷嚷打断了。各位且安静,容我讲完。话说那国王见使臣骑着一头骡子,更是觉得奇怪,眼睛瞪得老大,忙问:‘这又是何物?’使臣赶忙回答:‘陛下,这是马生的。’国王一听,更加诧异了,嘴巴张得都能塞下个鸡蛋,追问:‘马生的?这是何道理?’使臣不慌不忙,又说道:‘陛下有所不知,在中国啊,马生骡子,骡子生驹驹。’国王一听,来了兴致,非要使臣详细说说具体情形。使臣便一本正经地说:‘马生骡子,这是 “臣所见”;骡子生驹驹,那是 “臣所闻”。’”
众人听了,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在座的人又一次哄堂大笑起来。有人笑得直拍桌子,有人笑得捂着肚子直不起腰。
笑了好一会儿,众人渐渐平静下来,心里都明白,这狐仙的才思敏捷,大伙实在比不过。于是,互相约定:“之后谁要是再率先开玩笑,就罚谁做东请客,可得让大伙好好吃一顿!”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过了一会儿,酒过三巡,大家酒兴正浓,脸都红扑扑的。孙得言眼珠子一转,坏笑着对万福说:“万兄,我这儿出个上联,请你对下联,如何?”万福一听,来了兴致,问道:“哦?什么样的上联,你且说来听听。”孙得言得意洋洋地说:“妓者出门访情人,来时‘万福’,去时‘万福’。”这上联一语双关,既描述了场景,又巧妙嵌入了万福的名字,众人一听,都觉得有趣,纷纷绞尽脑汁思考下联,可一时半会儿,竟都对不出来。
就在大伙苦思冥想的时候,狐仙笑着说:“我有下联了。”众人一听,眼睛一亮,赶忙都凑过来,催促道:“狐娘子,快说快说!”狐仙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龙王下诏求直谏,鳖也‘得言’,龟也‘得言’。”
四座的人听了,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这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还巧妙地把孙得言的名字嵌了进去,打趣得恰到好处。孙得言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又好气又好笑,生气地说:“刚才才和你约定好,你怎么又犯戒了?这不是故意让我难堪嘛!”
狐仙却笑着摆摆手,说道:“孙公子,这过错确实在我。但你想想,不用这个,实在对不出这么工整的下联呀。你就大人有大量,别跟我计较啦。这样,明天我摆酒席,好好请大伙吃一顿,来弥补我的过错,怎么样?”
大家一听,相视一笑,觉得狐仙说得在理,这事儿便就此作罢。
众人又接着喝酒聊天,这一场宴饮,因为有了狐仙的妙语连珠,显得格外有趣。
自那以后,狐仙的诙谐趣事便在众人之间口口相传,她那些妙语连珠、逗人捧腹的故事,就像天上的繁星,怎么数也数不完。日子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几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
这一日,狐仙和万福一同踏上了回博兴的路。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倒也不觉得旅途乏味。眼看到了博兴地界,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狐仙抬眼望了望四周,对万福说道:“子祥,我在这附近有个远亲,这么些年来,因为种种缘故,往来受阻,一直没能去探望。如今既然到了这儿,可不能不去看看。你瞧,这天也快黑了,咱们一起去借宿一晚,明天一早再赶路,你看如何?”
万福听了,心里虽有些疑惑,但还是点头应道:“一切都听你的。只是这附近,我从小走到大,也没听说有你这远亲呐。”狐仙神秘一笑,伸手指向远方,说道:“不远,就在前面。你跟着我走便是。”
万福满心狐疑,可又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姑且跟着狐仙往前走。走了大概两里地,拐过一个山坳,眼前竟真的出现了一个村庄。万福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他在这博兴生活了这么多年,竟从未知晓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狐仙熟门熟路地走到一户人家门前,抬手轻轻敲门。不一会儿,只听见门内传来一阵“嘎吱嘎吱”的脚步声,接着,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仆人探出头来。老仆人瞧见狐仙,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说道:“您可算来了,主人念叨您好久了。”
狐仙笑着点点头,带着万福走进院子。只见里头重重门户、层层楼阁,雕梁画栋,气派非凡,一看便是大户人家的派头。万福不禁暗暗咋舌,心里对狐仙的身份愈发好奇。
没一会儿,主人出来了,是一对慈眉善目的老夫妇。老夫妇瞧见狐仙,赶忙迎上来,又是作揖又是问好,热情得不得了。随后,又满脸笑意地向万福作揖,请他坐下。
不一会儿,宴席便摆上了桌,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丰盛得让人眼花缭乱。老夫妇以姻亲之礼款待万福,推杯换盏之间,气氛十分融洽。万福也不客气,吃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一大早,天边才泛起鱼肚白,狐仙就来到万福的房间。她看着万福,轻声说道:“子祥,我突然和你一起回家,你家人毫无准备,恐怕会惊吓到他们。你先回去,把咱们的事儿跟他们说一声,我随后就到。”
万福想了想,觉得狐仙说得在理,便点头答应了。他告别了老夫妇和狐仙,急匆匆地往家赶。回到家后,万福把自己和狐仙相识相知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家人。家人听了,既惊讶又好奇,都盼着能早点见见这位神秘的狐仙。
没过多久,狐仙便来了。她和万福有说有笑,声音清脆悦耳,家人都能听得真真切切,可四处张望,却连个影子都瞧不见。一家人虽说心里有些害怕,但相处久了,也渐渐习惯了狐仙的存在。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过了一年,万福因为有事要到济南去办。狐仙得知后,笑着说:“子祥,你这一去,路途遥远,我放心不下,不如我陪你一起去吧。”万福听了,心里欢喜不已,自然是求之不得。
两人到了济南,找了个客栈住下。这天,万福正在客栈里整理行李,忽然有几个人走进来。狐仙瞧见他们,眼睛一亮,赶忙迎上去,和他们热络地交谈起来,彼此问候,欢声笑语不断。
聊了好一会儿,狐仙才转身对万福说道:“子祥,实不相瞒,我本是陕西人。和你呀,是前世就结下了缘分,所以才陪你相处了这么久。如今,我的兄弟们来找我了。我得跟他们回去,不能再一直陪着你了。”
万福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脸上满是不舍,赶忙拉住狐仙的手说:“你这一走,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能不能不走啊?”狐仙轻轻摇了摇头,眼中也满是留恋,说道:“子祥,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咱们缘分已尽,不必强求。你往后要好好照顾自己。”
万福见挽留不住,眼眶渐渐红了,无奈之下,只能松开手。狐仙深深地看了万福一眼,转身和兄弟们一起离去。万福望着狐仙离去的方向,久久伫立,心中满是惆怅,这段与狐仙相伴的日子,将永远刻在他的记忆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