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长的心不断的往下沉。
他知道,钱主任这是在点他呢。
点他不应该帮王家和林老四一家,而不替林湘讨回公道!
大队长只觉得心里有些憋屈。
明明他的出发点,是为了集体,为了梨花大队的评优。
钱主任好像会读心术似的,“评优考察的是各个方面,不是说大队内部没有矛盾就能评上先进集体。”
“陈同志,你作为梨花大队的大队长,处处为大队考虑,这一点值得称赞。但你身为大队长,最该做的是为社员服务,解决他们的矛盾和需求,而不是一切从评优出发,作为大队长,你的功利心太重,这并非一件好事。”
大队长的头深深地低了下去。
“领导,我知道了,我保证以后一切都从社员的角度出发,不再为评优而牺牲任何一个社员应有的权利。”
大队长都表态了,钱主任也不好抓着这个事情不放。
毕竟大队长的做法虽然有错,但不至于罢免他的职务。
只是口头教育几句,只要他之后有所改变就行。
王杏的事情,林老四的事情都已经告一段落了。
但天色也晚了。
考虑到领导们特意跑了这一趟,林湘凑到大队长跟前,“叔,你说咱们要不要招待领导吃顿饭?”
理论上是应该的,但大队长却有些拿不定主意。
他怕自己提出来,领导又对他有微词。
“妞子,你去问问领导呗?”反正林湘和领导熟,又是大功臣,领导再怎么着也不会对她生气。
林湘只好找上陈厂长,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陈厂长又跟镇官员转达了林湘的心意。
镇官员不由看了林湘一眼,她正咧嘴笑。
林湘真的不适应这个时代,想请领导吃顿饭还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踩中了雷区。
镇官员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和大首长请示。
“也好。我们自己出饭票就好。”
因为人多,再加上时间有些晚了,所以林湘直接做了一大锅熬菜,米饭蒸了大米和玉米的二合一米饭。
另外还蒸了些大馒头,又炒了两个素菜,前后不过四十来分钟,领导们就坐在了饭桌上。
饭桌上只有大首长,镇官员,钱主任,陈厂长,大队长和支书。
胡秘书王秘书并钱主任的属下,单独盛了菜,在另一个桌子坐着。
大首长坐在主位,他尝了两口林湘做的菜,味道确实不赖。
“陈同志,你跟我说说林湘同志家的具体情况吧。”大首长放下筷子,“她如今是勉阳镇的翻译,又替勉阳镇拉了几笔大订单,我需要多了解了解她的具体情况。”
镇官员夹菜的手停顿了一下。
大首长的官职比他高多了,但他从军,不管政务上的事情啊!
镇官员知道大首长这次来勉阳镇有其目的,上头叮嘱他务必要配合大首长,可他怎么对林湘这么上心?
镇官员心里思绪翻飞,但面上却不显。
大队长并不知道刚才在林家,支书已经简单地说了林家和林老四的矛盾,把自己知道的,都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大首长。
“林湘的亲奶奶生她小姑的时候难产去世,没出俩月林老头就又娶了一个,就是林老四的娘。林老太婆不待见前房的两个儿子,所以林湘的父亲是被她大伯和小姑奶奶拉扯大的。后来林老二娶媳妇儿更是没让林家操心。”
“林湘的爹娘结婚以后,好几年都没孩子,后来有一天,林老二上山砍柴的时候捡了个长得白白胖胖的男娃,问了一圈也没人承认,索性就捡回家自己养了,就是林湘的哥哥林云。说来也奇怪,捡到林云没一年的工夫,林湘就出生了。”
“但好景不长,林老二在林湘四五岁的时候得病死了,林家就只剩下妞子娘拖儿带女的,林老四和妞子娘的娘家没少上门欺负,摆明了是吃绝户。可能是被欺负怕了,所以妞子娘和妞子就格外蛮横,在村里没落下个好名声。”
“直到前段时间,妞子去了趟镇上,说是当了领导的翻译,家里条件这才有所改善。”
大队长知道在座的几位,都是护着林湘的,所以除了讲林家的那些过往外,可着劲儿地夸林湘。
一顿饭吃完后,陈厂长突然开口。
“关于林老四说林湘同志八百块钱卖了工作岗位的事情,情况并不属实。林湘同志第一次替我们棉纺厂拉到订单以后,我们给的奖励是让她去镇一中重念高中的学习机会,以及给了她一些瑕疵布,并没有给她工作岗位。”
“至于这一次她拉了订单,我们棉纺厂肯定是有奖励,但也不可能是工作岗位和现金奖励。大队长,希望你找个合适的时间,将这件事告诉梨花大队的社员们,以免有人心生觊觎,再给林湘同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那就是我们棉纺厂的过错了。”
大队长忙道:“一定一定,明天早上我就开喇叭,广而告之。”
临走前,钱主任又叮嘱道:“陈同志,记得我今天跟你说过的,不要把心思放在评优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只要你把梨花大队管理好了,评优只是早晚的事情。”
大队长立刻表忠心。“钱主任的话我都记住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我保证不会再犯。”
等领导们都走了以后,大队长找到林湘,把领导们留下来的钱票都给了她。
“大队长,你这是做啥?”
“这些钱票是你应得的。”
“啥啊!”林湘摆手不要,“做饭的食材我都是从大队部的食堂拿的,我就是出了力。再说了,镇官员和钱主任还有陈厂长都是来给我撑腰的,我给他们做顿饭还要收钱票,也太不像话了。”
大队长感觉林湘在阴阳他,只是他没有证据。
“妞子,叔跟你说声对不住。不管是那天王家还是今天的林老四,我都没有站在你这头替你讨公道,让你们一家三口吃了不少亏。”
“吃亏是福,是我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