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回荣国府这边。
寂然饭毕,贾母稳坐于首位,贾政陪坐在旁,王熙凤、黛玉、迎春也安安静静地坐着。而另一边,贾琏、宝玉、贾环以及贾琮四人则笔直地站立着,等待着贾母的训斥。
贾母准备的荣国府开学第一课——兄友弟恭。
只见贾母率先开口问道:
“前些日子,宝玉将环哥儿推倒在地之事,我责罚了你们三人,不知你们心中可对我有所怨言?”
宝玉听闻此言,连忙摇了摇头,态度诚恳地回答道:
“孙儿做错了事理应受罚。老祖宗您的责罚公正合理,我毫无怨言,心甘情愿领罚。”
贾环见宝玉如此表态,也赶紧跟着摇头说道:
“孙儿实在不该听信姨娘挑拨,无端端地去招惹哥哥。是孙儿的不是,孙儿也甘愿认罚,绝无怨言。”
贾琮略微迟疑了一下,最终摇了摇头说道:
“孙儿,孙儿当时就在场,但却未能出言劝阻,孙儿深知这也是过错,甘愿受罚。”
贾琏心中暗自担忧贾母会指责他不配得到亲孙子的道歉,于是赶忙也随声附和道:
“孙儿作为几个弟弟之中年纪最长者,本应成为他们的表率,然而此次却没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孙儿同样难辞其咎。”
贾母并未深究几人是真心悔过还是假的,听他们认错后就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吩咐身旁的鸳鸯去取来两根木制的筷子。
待鸳鸯将筷子拿来后,贾母对贾琏和宝玉说道:
“你们两个,每人各分得一根,试试看能否将其用力折断。”
贾琏稍一使劲,手中的筷子便应声而断。反观宝玉这边······
贾母见状,无奈地摆了摆手说道:
“罢了罢了,你把你手里的递给你哥哥吧。”
贾琏依言从宝玉手中接过筷子,轻而易举地再次将其折断。
紧接着,贾母再次示意鸳鸯去取来整整二十根木筷,并要求贾琏尝试将它们一并掰断。
这一次,任凭贾琏如何使力,那二十根筷子宛如铜浇铁铸一般,丝毫没有断裂的迹象。
此时,贾母缓缓开口道:
“自古以来,便有‘家和万事兴’之说。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算是真正的家和呢?
父母慈爱有加,对子女关怀备至;子孙则个个孝顺,尽心尽力地侍奉长辈。兄弟之间相处融洽,兄友弟恭,相互关爱、支持与帮助。
在这样一个家族之中,众人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所有人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家族的整体利益置于首位。
如此一来,这个家庭必然能够繁荣昌盛,日益兴旺发达,你们说是不是?”
林氏领导者第二法则:聊天的时候适当说一些让对方回答是的疑问句,可以更轻松的领导聊天的节奏。
下方几个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贾母紧接着又开口说道:
“咱们家的人口相对较少,我膝下仅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三人自幼一起长大,感情自是十分深厚。
尽管平日里偶尔也会产生一些小摩擦,但每当涉及到家族的重大利益时,终究还是能够摒弃前嫌,共同维护家族的荣誉和利益。”
分得了爵产的贾政连忙应道:
“母亲所言极是!长兄如父,自从父亲过早离世之后,全靠兄长对我的悉心教导和诸多照顾。”
才怪,当时他俩一个天天憋着在屋子里看书,一个出门斗鸡遛狗,大哥嫌弃他只会讨好母亲,他嫌弃大哥不做正事,两人一直是面和心不和。
甚至到现在,嘿嘿,大哥还因为他分了爵产的事日日看他不顺眼。
不过实际情况贾母不管,只要贾政说的台词能让她把戏演下去就行:
“现今咱家留在我身旁的男孩子啊,也就只有你们四个人罢了。
我特地把你们三个都留在我的身边悉心养育,无非就是盼望着你们能够一同成长,相互之间可以增添更多的情谊。
这点道理,你们是否明白?”
下面三个都点头说自己知道,贾母继续说道:
“以往的时候,宝玉一直被养在我的跟前;而环儿则是待在你姨娘那里;至于琮儿嘛,则是跟着你母亲生活。
如此一来,你们三个人分别被养在了不同的地方。
此外你们之间还有着嫡庶之别,自然而然地,你们在吃穿用度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
再加上身边有不少不明是非的人从中挑拨离间,这样一来,你们几个孩子彼此之间产生隔阂和嫌隙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环儿哥说是也不是?”
贾环听了贾母所问吓得不敢吭声,只是一个劲儿地抽噎着,到后来居然放声大哭起来。
哭着哭着,贾环哭出了个鼻涕泡,他慌忙抬起衣袖,胡乱地擦拭了一番。
贾母微微眯起双眼,先将目光投向宝玉,只见宝玉面如冠玉,风度翩翩;接着她的视线转向贾琏,贾琏也是仪表堂堂,一表人才。
最后贾母叹了口气看着拿袖子擦鼻涕的贾环,不禁暗自摇头叹气,心中思忖着不怪大家众人会有所偏爱,对比起来,贾环这举止行为,实在是有些不堪入目了些。
“你们一个个都杵在这里发什么呆呢?还不快去取块手帕过来,给环儿擦擦眼泪和鼻涕!
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站在下面哭得跟个花猫似的,成何体统?”
贾母提高音量呵斥道。话音刚落,一旁的秋月(之前贾母身边的二等丫鬟)赶忙快步上前,从怀中掏出一块洁白如雪的帕子,轻柔地为贾环把脸上的泪水和鼻涕擦了。
边擦边温言软语地哄了几句,见贾环情绪稳定下来,这才缓缓退到一旁。
此时,只听贾环抽噎着说道:
“孙儿,哇,孙儿自知嫡庶有别,不该与二哥相较,只求祖母开恩,能不能别罚我姨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