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邦设计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最强大的地方,还不是精准打击,是高射速和超远射程! 高度自动化操作,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多次连续打击。
反应速度快。 射速高。。
最远射程高达100公里,这个射程太吓人了! 完全是超视距作战!
偏偏只是一款火炮,不是导弹,也不是航弹,炮弹造价相对低一点,操作起来也相对简单。 要是把炸药换了。
换成贵一些的高爆炸药,炮弹的威力将会进一步增加, 一炮轰塌一栋大楼,绝对不是开玩笑! 有这样一门火炮。
在100公里的范围内, 一旦出现情况,不用呼叫空中支援,直接呼叫火炮,进行精准的打击。 相比空中之源。
肯定是火炮来得更快。
呼叫空中之源,就像飞机二十四小时待命,也需要走一系列的流程。
不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直销命令到达,提供相应的坐标,炮弹就随时可以直接打过去! 自行榴弹炮还有一个优点,这个优点就是“自行”两个字。
自行。
就是能自己走。
机动性能十分强大。
别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是履带式的,可他的动力很强劲儿,可以爆发出1500匹的动力。 还配备了先进的悬挂系统。
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
具备很强大的越野能力,能够克服一定程度的障碍,高速前进,高速转移阵地,迅速打击目标。 续航里程也很令人惊叹,加满油,可以持续行进600公里,复杂环境越野时速可以达到60公里。
路况好的情况下,或者在公路上,时速更可以高达90公里。 只比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慢一些。
有些汽车在高速路上还开不到90公里。
高速的特性,让它可以迅速部署到战场,或者指定地点,或主攻,或辅助打击,都能胜任。 在高速打击的时候。
只需要五秒钟,就可以完成一轮打击。
这是普通火炮绝对做不到的,就算有些步骤是自动化的,也是半自动化,依靠人力的地方太多。
人的体能是有限的。
反应速度也是有限的。
怎么能和高度自动化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相比? 作战的时候。
前方的作战单位,或者一个小团体,或者一个人,需要火力支援的时候,只需要连接数据链。
在有权限的情况下,火力请求会第一时间进入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负责分配。
找出没有任务的、距离最近的火炮,把任务发送过去,火炮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开炮。 同 时 。
还有人性化的设计。
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会反馈信息给呼叫火力支援的单位。 通知他们到安全距离范围外,避免被误伤。
这是进攻方面。
除了进攻,还需要防御,还需要战场生存能力。
万兴邦设计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整个车身都有护甲,还有相应的防护系统。 能抵御小口径武器。
不怕炮弹碎片。 也不惧地雷。
战场生存能力只比坦克大一点,正面战斗的时候,近距离范围内,不一定能干得过一辆坦克。 但远距离的情况下,面对坦克, 一炮一个!
当然。
大多数情况下,因为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射程比较远,不会在第一线, 一般不会遭到攻击。 在最大100公里的射程下,敌方的军事工程,就是一个笑话。
就算是坦克。 就算是碉堡。
也就是一炮的事儿。
就算是些大型军事工事, 一炮摧毁不了,也就是多里泡的事儿,或者可以让炮弹协同作战! 毕竟炮弹很便宜。
一枚常规炮弹不超过100块钱。
一次打击不到100块钱,能精准摧毁一辆坦克,或者一个碉堡,性价比高的简直让人流泪! 同样便宜的还有火箭弹。
比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火箭弹有两个缺点。
一个缺点是射程比较近,不可能达到100公里。
另一个缺点是无法精确打击,只剩地毯式轰炸,覆盖式攻击。
这两个明显缺点,才导致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出世,而不是到处都使用火箭弹! 有优点。
必然有缺点。
炮弹是便宜,可是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造价很贵。 目前。
要造一架六零式主战坦克,只需要花费40万左右龙币。
要造一门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却需要60万左右,相当于一辆半六零式主战坦克的造价。 贵了一半!
但值得。
榴弹炮和主战坦克,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适用范围。 不能互相取代。
因而。
六零是主战坦克一直在制造。
目前。
已经装备了1500辆,总造价七亿多。
对目前的龙国而言,军费完全支撑得起,同样也能支撑得起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批量列装。 现在。
有了305毫米超大口径的想法。
对于155毫米口径的,万兴邦就有些看不上眼。
对有火力不足恐惧症的人而言,绝对会优先选择305毫米口径的。 当然。
论口径,305毫米也不是最大的。
老毛子的基础军工厂,在六年之前,就曾经制造出口径420毫米的2b1型奥卡斯型火炮。 相比之下。
万兴邦设计的305毫米的,口径要小了不少。 但不能光比口径。
还有比类型。
两种火炮不是同一类型的装备。 二战结束后。
各大势力被划分到不同的阵营,从真刀真枪的战斗,转入长期冷战,也拉(王的好)开了军备竞赛的帷幕。 老毛子的国防工业部,不断开发新武器。
鹰酱也不甘示弱,你开发出一款,我也开发出一款,绝对不能让你领先太多,必须超过你! 在五三年春天。
鹰酱开创先河,用大炮发射原子弹,测试了型号为t-131的原子大炮。 还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原子安妮!
原子安妮口径280毫米,因为种种因素,原本打算大规模生产,后来却只实际生产了20门。
原子安妮是第一门发射真正装载盒弹头炮弹的火炮。 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武器丽。
试验的时候,发射的火炮,是1.5万吨tNt 当量的,第一次原子火爆测试是在内华达州进行。 炮弹发射不到20秒就落地了。
落地点距离发射点不到十公里。
装载的盒弹头杀伤半径却十公里的两倍!!!.
射程10公里,盒弹杀伤半径20公里,火炮的射程小于炮弹的杀伤半径,显然是一款失败品! 因而。
原子安妮外号寡妇制造者!
炮弹杀伤半径20公里,射程只有10公里,炮弹飞行时间不超过20秒。
就算短跑伯尔特来了,发射完就跑,也来不及在炮弹落地之前跑到炮弹的有效杀伤半径外。。 这么严重的设计缺陷,当然不会有后续!
鹰酱做了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让老毛子少走了很多弯路,老毛子设计出三种盒动力火炮。
口径全部都超过400毫米。 第一种是406毫米的2A3型。
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是420毫米口径, 一种是2b1型自行原子炮, 一种是S-103无后座力原子炮。 和盒能非常关心,这三种大炮的威力,肯定比常规大炮强得多。
威力强大,等于是一门好炮。
就拿2b1型自行原子炮来说,射速慢,相当慢,熟练的炮手操作下, 一分钟才能发射一发。 这还是熟练的情况下。
要是不熟练,或有一点点意外,就肯定不只是五分钟了。 理论射速, 一个小时可以发生发盒弹。
2b1型自行原子炮采用敞开式设计,驾驶舱只能容纳一个战斗人员,另外还需要七名辅助人员。 显然。
他们需要另外的交通工具。
除了射速慢,行进速度也很慢,最快时速不超过30公里,常规时速更是只有20公里多一点。 功能缺陷还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2b1型自行原子炮出现的时机不对。
同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短程弹道导弹,相比2b1型自行原子炮,弹道导弹显然更具优势。
再加上2b1型自行原子炮体积庞大、设计速度慢、移动速度慢、开火之前的准备时间过长。
这些问题,在没有替代品的时候都不是问题。 因为只有它能用。
但是有了替代品,这些问题就是致命的。
老毛子很快就把2b1型自行原子炮的主战地位,改换成备用力量,成了并不重要的备胎。 甚至没来得及量产!
唯一公开正式亮相的场合,就是五七年红场阅兵,如此高调,是为了对抗鹰酱的m65型原子泡。 亮个相就够了。
随后就被淘汰了,因为实用价值比不上短程弹道导弹。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大口径火炮,不管是盒弹类型的,还是常规类型的,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过期产品! 有了弹道导弹。
就没有了大口径火炮的舞台。
万兴邦设计的305毫米大口径火炮,不是发射盒弹的,也不是用来盒打击的。
就是一款常规火炮,只是口径大。 当 然 。
要是将来真有需要,经过简单改造,也能发射盒弹,或者一些特殊类型的弹头,都能发射! 不过设计的最初目的,只是一款普通的大口径战略火炮。
唯一特殊的就是口径超大!
高达305毫米的口径,如果一个体型不是很强壮的人钻进去了。
这么大的口径,要是放在一战时期,完全可以充当岸防炮,或者战列舰上的主炮,火力绝对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