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几人离开皇宫后,筱欢颜和冬璃跟随轩辕澈来到了御书房。
书房内,气氛略显凝重,轩辕澈看向二人,率先开口:“今日与那几个西洋人一番交谈,朕觉得收获颇丰,干娘和皇姐对此事有何见解,不妨直言。”
筱欢颜和冬璃相视一眼,筱欢颜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此前,臣也曾向陛下提及,在大洋彼岸有诸多西方国家,他们的科技十分先进。
如今这几人前来,正可借此契机,向他们学习各类先进的发明,开阔我朝眼界。”
轩辕澈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冬璃,“皇姐,你意下如何?”
冬璃微微欠身,神情严肃:“陛下,臣十分赞同干娘所言。不过,臣也有所担忧。即便我们有学习之心,可若是对方不愿倾囊相授,又该如何?
再者,他们此番来此,不过是游玩,能停留的时日有限,我们该如何安排学习之事?”
筱欢颜略作思索,缓缓说道:“依臣之见,不妨选派几位心思活络、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跟随这几人一同出海,亲赴大洋彼岸的西方国家,实地接触他们的工艺技术,待学成归来,定能大大提升我朝的技艺水平。”
轩辕澈眉头微皱,面露忧虑:“可朕担心,派去的必定是我朝的人才,若他们一去不回,被留在了异国他乡,那该如何是好?”
筱欢颜连忙劝慰:“陛下有此顾虑,实属正常。但他们的家人皆在我朝,料想他们也不会不顾家人,断然不归。
而且,臣还有一事想劝陛下,万不可封闭国门,固步自封。
虽说我朝拥有各类行业的书籍,可自行研发产品,但与外国人沟通互通、相互学习仍是必要之举。
在如今这个时代,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更好地激发大家的创造力。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冬璃在一旁点头附和:“干娘所言极是,与外界交流,方能取长补短。”
轩辕澈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二位所言有理。那便依你们之见,明日你二人前往驿馆,拜访亨利几人,参观一下他们航海而来的船只,询问清楚船只停放之处。同时,向他们请教制船的工艺。”
筱欢颜郑重应道:“臣遵旨。陛下,还有一事不得不提。
操练水兵至关重要。如今虽无战事,但这世上并非只有我朝及周边几个国家,海的那边还有诸多民族。
除却今日的亨利等人所属的民族,还有其他民族。其中有一个民族,与我们一样是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可他们个子矮小,相貌丑陋,且心地更加阴狠,那便是东瀛人。也是臣之前跟您提过的小日子国的前身。”
轩辕澈眼神一凛:“东瀛?朕派出去的暗卫倒是有传信回来,在盛元国的东边似乎有种族居住,按你所说想必就是那东瀛了,你且细细说来。”
筱欢颜继续道:“东瀛之人颇为聪明,总能发明出一些独特之物,制作的东西也十分精美。他们野心勃勃,若是有朝一日,贪心作祟,越过大海前来骚扰我朝,而我朝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军与之抗衡,必将带来巨大损失。”
冬璃神色凝重:“干娘所言极是,操练水兵之事刻不容缓。”
筱欢颜又提议道:“陛下,虽然我朝研发出了别样‘烟花’但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更加精致小巧,或者更加威猛,射程更远等等,另外还有持续研发新式武器。”
顿了顿又说道:“虽说工部尚书能力强,诸多事宜安排妥帖,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做的事太多,我们需要人才!很多很多的人才!”
轩辕澈点头:“干娘所说有理,可是该如何选拔?不知干娘可有想法。”
筱欢颜微微凝眉思索片刻,而后恭敬开口:“陛下,如今三年一度的科考选拔,用以甄选为官之才,向来组织有序,成效斐然,此制度臣以为可继续沿用,无需更改。
然而,臣斗胆提议,可在此基础上增添一项人才选拔,每年举行一次,选拔多种类型的人才。”
轩辕澈眸光一亮,急切道:“干娘,快细细说来,这所谓的多种人才选拔,究竟是何意?”
筱欢颜微笑着接过身旁小顺子递来的茶水,轻抿一口润喉,缓缓说道:“陛下,臣所说的选拔,主要侧重于研发类人才。尤其是那些精通奇门遁甲、擅长机关设计的能者。此外,各行各业的人才,如医术精湛的大夫等,皆在选拔之列。”
她略作停顿,整理思绪后接着道:“此次选拔,与传统科考大不相同。参与选拔之人,无需擅长作那些功名利禄相关的文章诗词。
首要条件是能够识字,更重要的是,需头脑灵活,富有奇思妙想,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也无妨。往往这类人,更具研发潜力。”
“再者,陛下应知,先前臣父从乡下归来,带回诸多书籍。
臣愿将家中这些藏书尽数捐献给朝廷,以作他用。
朝廷可修建一座专门的学府,在这学府之中,既不教授传统文墨,也不传授武艺,而是专注于研发之术,启迪学子们的思维。
只要他们能研发出对朝廷、对百姓有益的东西,臣建议给予丰厚赏赐。”
冬璃点头接道:“这一举措,与开办幼儿园有相似之处,却又有所不同。幼儿园旨在培养年幼孩童,虽意义重大,但从幼儿成长为可用之才,至少需五到十年时间。可如今国家发展迫切,急需现有的可用人才。”
筱欢颜:“正是!民间潜藏着许多有才华却被埋没的人。臣想,若能颁布此项政策,必定能得到百姓的支持,陛下的威望也会因此更得民心,实乃一举多得之事。”
轩辕澈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好,此事朕记下了。明日早朝朕会让大臣们妥善安排此事。你二人明日便按计划行事,切不可掉以轻心。”
筱欢颜和冬璃齐声应道:“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