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问道:
“侯兄怎么知道这些事?”
侯健答道:
“小人自幼喜欢习练枪棒,多得薛师父指点,因此不敢忘恩。”
“近日黄通判特意叫小人去无为军他家做衣服,因出来吃饭,遇见师父,提起仁兄大名,说起这件事。”
“小人想结识仁兄,特来报知详情。”
“这黄文炳有个亲哥哥,名叫黄文烨,与黄文炳是一母所生的兄弟。”
“黄文烨平生只做善事,修桥补路,塑佛斋僧,扶危济困,救济贫苦,无为军城里的人都叫他‘黄佛子’。”
“而黄文炳虽是罢闲的通判,却一心害人。”
“比他强的人,他嫉妒;不如他的人,他陷害。”
“只做坏事,无为军的人都叫他‘黄蜂刺’。”
“他们兄弟俩分开住,但同住一条巷子,靠北门里就是他家。”
“黄文炳住在靠近城墙的地方,黄文烨则靠近大街。”
“小人在他家做活时,听到黄通判回家来说:‘这件事,蔡九知府已被瞒过了,却是我点拨他,教知府先斩了宋江再奏报朝廷。’”
“黄文烨听到后,只在背后骂他,说:‘又做这种短命的事!‘”
“’与你无关,何必害他?‘”
“’若天理昭彰,报应就在眼前,岂不是反招祸患。’”
“这两日听说法场被劫,黄文炳十分惊慌。”
“昨夜他去江州探望蔡九知府,与他商议对策,至今未回。”
宋江问道:
“黄文炳家离他哥哥家有多远?”
侯健答道:
“原本是一家,如今只隔着一个菜园。”
宋江又问:
“黄文炳家有多少人口?”
“有几房人?”
侯健答道:
“男女老少共有四十五口。”
宋江道:
“天意让我报仇,特地送来这个人。”
“尽管如此,还得靠众弟兄们齐心协力。”
众人齐声应道:
“我们愿以死相随!”
“正要铲除这等奸恶之人,为哥哥报仇雪恨,定当竭尽全力!”
宋江又道:
“我们只恨黄文炳那贼一人,与无为军百姓无关。”
“他哥哥既然仁德,也不可害他。”
“别让天下人骂我们不仁。众弟兄去时,不可伤害百姓分毫。”
“这次行动,我有一计,望大家相助。”
众头领齐声道:
“专听哥哥指教。”
宋江道:
“麻烦穆太公准备八九十个叉袋,还要百十束芦柴,用五只大船、两只小船。”
“请张顺、李俊驾两只小船,在江面上行动。”
“五只大船上,用张横、三阮、童威和熟悉水性的人护船。”
“此计方可施行。”
穆弘道:
“这里的芦苇、油柴、布袋都有,我庄上的人都会使船。”
“请哥哥放心行事。”
宋江道:
“再请侯家兄弟带着薛永和白胜,先去无为军城里藏好。”
“明日三更二点为准,只听门外放起带铃的鹁鸽,便让白胜上城策应。”
“先插一条白绢号带,靠近黄文炳家,便是上城的地方。”
“再让石勇、杜迁扮作乞丐,去城门边埋伏,只看火起为号,便下手杀守门军士。”
“李俊、张顺只在江面上巡逻,等候策应。”
宋江分拨完毕,薛永、白胜、侯健先行出发。
随后,石勇、杜迁扮作乞丐,身上藏着短刀暗器,也去了。
这边一面准备沙土布袋和芦苇油柴,装船待发。
众好汉各自准备妥当,身上都带了器械,船舱里埋伏着军汉。
众头领分拨下船:
晁盖、宋江、花荣在童威船上,燕顺、王矮虎、郑天寿在张横船上,戴宗、刘唐、黄信在阮小二船上,吕方、郭盛、李立在阮小五船上,穆弘、穆春、李逵在阮小七船上。
只留下朱贵、宋万在穆太公庄,打探江州城里的消息。
先派童猛驾一只打渔快船,前去探路。
小喽啰和军健都埋伏在船舱里,庄客水手撑船,当夜悄悄向无为军进发。
那条大江连接三江,浔阳江、扬子江从四川直通大海,全长九千三百里,被称为万里长江。
中间有许多着名的地方,如云梦泽,紧邻洞庭湖。
古人有诗为证:
万里长江水似倾,重湖七泽共流行。
滔滔骇浪应知险,渺渺洪涛谁不惊。
千古战争思晋宋,三分割据想英灵。
乾坤草昧生豪杰,搔动貔貅百万兵。
长江之水奔流不息,仿佛倾泻而下,连接着众多湖泊与水域,共同流淌。
汹涌的波涛令人感到危险,浩渺的洪流谁能不为之震撼?
千古以来的战争让人想起晋宋时期的纷争,三分天下的割据让人追忆那些英勇的灵魂。
乱世之中,英雄豪杰应运而生,激励着百万雄兵奋勇向前。
当夜,五只大船载着许多人马,直奔无为军而去。
此时正是七月底的天气,夜晚凉爽,风平浪静,月光皎洁,江水清澈,山光水影交相辉映,天地间一片碧蓝。
昔日参寥子曾有一首诗,描写这江景,诗云:
惊涛滚滚烟波杳,月淡风清九江晓。
欲从舟子问如何,但觉庐山眼中小。
滚滚的波涛在烟波浩渺中远去,月色朦胧,风清江静,九江的黎明即将到来。
本想向船夫询问江景如何,却只觉得庐山在眼中显得如此渺小。
当夜初更前后,大小船只都到达了无为军江岸边,选择芦苇深处,一字排开,将船只拴好。
只见童猛回船报告:
“城里没有任何动静。”
宋江便命令手下众人将沙土布袋和芦苇干柴搬上岸,向城边进发。
听到更鼓声时,正是二更时分。
宋江叫小喽啰们各自背着沙土布袋和芦柴,在城边堆垛起来。
众好汉各自握紧手中的兵器,只留下张横、三阮、两童守船接应,其余头领都奔向城边。
远远望去,城上约离北门半里路的地方,宋江便叫人放起带铃的鹁鸽。
只见城上一条竹竿上绑着白号带,随风飘扬。
宋江见了,便命令军士们在城边堆起沙土布袋,并吩咐军汉们挑着芦苇油柴上城。
只见白胜已在那里接应等候,用手指着一条巷子对众军汉说道:
“那条巷子就是黄文炳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