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的王风趁机说道:“爹,你看这样好不好……”王风的意思是让父亲给李翰林教授拳术,增强杀敌的本领。
“这……”王师傅有些疑虑。在王风看来,他的拳术是保密的,一般不对外姓人传授。
“爹,不要再犹豫了,李大哥是个好人,他如果在学些武功,那会给‘忠义军’再添一员猛将。”
女儿的心思,王师傅已经摸得很清楚了。看来,女儿已经喜欢上了眼前这位小伙子。
自己没有儿子,如果把武艺传授给未来的女婿,那也可以,也不至于武艺从此失传。
想到这里,王师傅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武艺传授给李翰林!
可是,在做此事之前,王师傅还是比较慎重的。他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考察李翰林。
一天,王风做好了饭,大声喊道:“爹,吃饭了。”
听到这喊声,王师傅心里充满了喜悦。他收起刀剑,回到了饭桌旁。
王风今天显得特别激动,他对父亲的照顾尤为关切和热心。
“风儿,今我觉得你有点不对劲……”
“没有啊,我……很……正常啊。”
“不,风儿肯定有话对爹说,”王师傅故意说道。
“……”王风脸颊绯红,面带羞涩。
“风儿,为爹有句话想问你。”
“哦?”王风一阵吃惊。
“风儿,你觉得李翰林这个人咋样?”
“爹……什么咋样?”
“我是说他……”
“他挺好的,足智多谋,智勇双全,人心又好……”
“那你觉得他做你夫婿咋样?”
“爹……”王风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根。
清晨,李翰林刚起床,他又看见王师傅在户外晨练。他心里特别激动。其实,他早就想拜王师傅为师,早就想学学更高水平的武艺。可是,他在这里毕竟只有不到10天的时间,担心王师傅不会收下他这个徒弟。
“王师傅,在下想……”李翰林有些不好意思。
“有话直说吗,为何吞吞吐吐?”
“我想……想……拜你为师,”李翰林鼓起勇气,谁出了自己的想法。
“好啊。以前你的剑法跟谁学的?”
“以前,我家乡里有一位舞剑之人,他的剑法高深,我就拜他为师。如果师父能收我为徒,教授我武功,那就是再好不够的事情了。”
“好啊。翰林,你说你的父母都是世代务农,是农民,可是,你这名字是何人起的?”王师傅问道。
“难道,你对我的名字感兴趣?”
“你的文字很有文化气息?”
“奥,是这样……”李翰林解释道,小的时候,尽管自己的父母不识一个字,可是,李翰林小的时候,十分聪明,反应灵敏,许多人就建议把他送到私塾,也许以后还可以考取功名。于是,父母省吃俭用,东凑西借,终于把孩子送进了私塾。李翰林很聪明,对于先生所教的一切东西,只要稍加记忆,他就会融会贯通。先生经常夸奖他。为了鼓励小翰林,他就给他起了一个很有文化气息的名字——翰林。这个名字也包含了王师傅对李翰林无尽的希冀。
从此,每天早晨,王师傅和徒弟李翰林便早早来到王师傅练武的地方。
“师傅受徒儿李翰林一拜!”
“徒儿请起。从今开始,师傅将所有武功教授给你,希望你日后刻苦训练,绝不可辜负本师傅的一片好心,”王师傅语重心长地说道。
“师傅放心,为徒一定刻苦练习,绝不辜负师傅的愿望!”“扑通”,李翰林跪在了王师傅的面前。
清晨,大地初醒,鸟儿早已放开歌喉,叽叽喳喳唱了起来。整个山林显得异常清静。一大早,李翰林便随师父来到山林,开始一天的操练。王师傅不愧是一个细致的人,一招一式,每一个动作,他都要求得十分严格,不能有定点误差。虽说这样做对于李翰林来说有些苛刻,但是,他觉得,只要能学到本领,再多的苦,再多的累,他都能吃得消。
“再来一遍!”一个腾空蹬腿的动作,已经练了十多遍了,可是,王师傅还是不满。他还要坚持让李翰林反复练习。不大一会,李翰林的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在一旁的王风,连忙拿来毛巾,并关切地说道:“李大哥,擦擦汗,喝口水!”
师徒二人这才停下来,休息一会。
“师傅,这忠义军是官军吗?”李翰林不解地问道。
“不,自从金寇侵入中原后,河方、河北西等路的农民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建立了抗金的军队。本人是其武术教头。”
“师傅,不知徒弟能否参加忠义军?”
“可以啊,只要杀敌,忠义军都视为兄弟,乐意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