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1945 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曙光已然照亮大地。在这关键的历史节点,广西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也迎来了重大转折——收复广西之战。
1945 年 4 月,整个世界的局势犹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般风起云涌。在遥远的西方战场,英勇无畏的苏维埃红军如钢铁洪流般势不可挡地推进着战线。就在 4 月 25 日这一天,他们成功地将德国首都柏林紧紧包围起来,使得这座曾经象征着纳粹权力核心的城市陷入了重重困境之中。仅仅五天之后,即 4 月 30 日,那个令世人唾弃的纳粹元首——被人们戏称为“小胡子”的希特勒,在绝望与恐惧之下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罪恶的一生。
与此同时,在广袤无垠的东方大地之上,战局同样激烈异常。4 月 1 日,强大的美军悍然发动了对冲绳岛的猛烈攻势,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让小日子军国主义分子的本土变得岌岌可危。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4 月 5 日,苏联方面果断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并开始有条不紊地调动大批精锐苏军向东挺进。这一决策无疑给本就风雨飘摇的鬼子关东军带来了灭顶之灾,预示着他们的末日即将降临。
再看回我国战场,那些穷凶极恶的日寇此前曾妄图通过发动一场打通中南并连接东南亚大陆的交通线作战来扭转败局,但他们的如意算盘最终还是落空了。经过长时间的激战,日寇为此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其兵力也遭到了巨大的消耗。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我国各个解放区的战场上,广大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对敌人展开了持续不断且凌厉无比的反攻。在这股强大力量的冲击下,敌军所占据的区域日益缩小,逐步走向最后的崩溃边缘。可以说,此时的抗日战争已经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全国人民都怀着满腔热血和坚定信念,期盼着早日将侵略者彻底赶出我们的家园。
接踵而来的打击,打乱了小鬼子的本土决战计划和大陆作战方针。鬼子大本营不得不发出了第1335号大陆命令,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为应对中美苏三国作战,华中与华北的战略位置需要重新强化。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必须立刻调整策略,从湖南、广西、江西等地的湘桂和粤汉铁路沿线撤出军队,快速将重心转向华中与华北地区。
4 月 14 日,日寇大本营密令中国派遣军,将侵入广西的日寇第3、第13、第34师团调往华北待命。4 月 27 日,日寇中国派遣军下达调动命令,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开始收缩兵力,北上集中兵力,保守京沪、平津和武汉三大要地。而从广西北调的日寇四个师团中,第3、第13、第34师团都是日军第十一军的骨干部队。日军第十一军余部第58师团和第22、第88旅团若留在广西,无疑是坐以待毙。因此,冈村宁次决定进一步收缩湘桂沿线兵力,撤回武汉。
在十万火急的军令下,日军第十一军拟定了撤出广西的时间表:5 月上旬收缩据点,人员物资逐步备运;5 月下旬撤出南宁;6 月下旬撤出柳州;7 月下旬撤离桂林;8 月全部退出广西。撤出广西,对日本侵略者来说是痛苦的决定,意味着放弃血战八个月、以十多万日军性命换取的战果,还意味着抛弃散布在东南亚各地和香港、广州的六十多万日本侵略军,让他们各自为战、自行毁灭。
反观我军此时士气正旺。由于 1944 年豫湘桂战役的溃败,国民政府受创极深。为改变军队的无能状态,国党军委会于 1944 年在昆明设立陆军总司令部,任命何应钦为总司令,统一指挥和训练西南各战区部队。所需武器装备与军事教官全由美方提供。
1945 年 3 月,中印公路全线贯通,美方武器和作战物资大量输入。3 月 5 日,何应钦总司令将所辖部队整编为四个方面军,其中第二方面军在桂西,司令长官张发奎,下辖第46、第62、第64军;第三方面军在黔南,司令长官汤恩伯,下辖第13、第20、第26、第71、第94军。这两个方面军的作战区域都面向广西。
日军从广西撤退,最害怕被我军队追击。而国党方面,根据蒋的命令,新组建的陆军总司令部所辖的四个方面军依旧遵循“避战保身,减少损失”的作战原则。在抗战的最后三年里,军事委员会与各战区之间的电报交流频繁,“避战为先”成为关键词汇。他们更注重以策略应对战争,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为达到安全后撤的目的,日寇使用了以进为退的手法,抢先发动进攻。1945 年 4 月 21 日,日寇第十三师团一部对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第46军驻地都安及其西北至保平一带发起攻击,但没有达到歼灭我军有生力量的目的,反而引来了我第二方面军的有力反击。4 月 27 日,经全力反击,我军第46军第175师收复都安。
5 月初,我军根据情报和侦查,发现日寇在广西有缩短战线、逐步抽撤兵力的行动迹象。我第二、第三方面军便奉令提前反攻广西。第46军组成若干个特边突击营,潜入上林、宾阳等地,袭击南宁。宾阳、隆安的第六十四军第156师行动积极,已于 5 月中旬进到南宁郊区,派一小队进入市内。
此时鬼子第三师团第68联队集结在来宾,第34联队在黔江,第6联队在宾阳,第五十八师团第94大队在南宁,都在准备北窜。5 月 25 日傍晚,鬼子第五十八师团第94大队撤出南宁。当晚,我第64军控制了南宁城郊要点,于27 日收复南宁。
5 月 29 日凌晨,在第64军多日围攻之下,鬼子第6联队逃出宾阳。此时鬼子第三师团向柳州撤退,第二方面军以第64四军一部向龙舟追击,以第46军主力向柳州东南迂回攻击。向龙舟攻击的第64军于 6 月 7 日攻克,6 月 8 日收复岷江。在地方团队协助下,于 7 月 3 日,46军主力于 6 月上旬向柳州攻击前进,先后攻克桂平、五一。
6 月 19 日,46军第175师迫近柳州,先后攻克龙州、平下,将鬼子逐出我国境之外。至此,桂南各县扫清了日寇。
在桂西北一带,鬼子第十三师团与我军队第29军对峙。鬼子以第65联队驻守河池,第104联队驻守德胜,第116联队驻守天河。
5 月 3 日,鬼子第65联队组成的服部卓四郎指挥的服部支队,负责掩护日寇全线撤退。服部卓四郎受命后,也采取以进为退的方式,于 5 月 7 日突袭我军第29军第169师,不料遭到我军全力反击,双方都伤亡数百余人,鬼子无功而退。5 月 20 日,日寇相继秘密撤退。
我军第29军即收复河池、思恩、天河、罗城等县。5 月 25 日,服部支队从河池退到宜山设防。6 月上中旬,我第29军、第71军一部协同对鬼子服部支队作战。服部支队招架不住,于 6 月 13 日晚弃城逃窜,宜山全境光复。桂西北的日寇也被扫清,鬼子第13师团遂向柳州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