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叔,朕觉得,小太上皇她现在挺好的,并没有做什么让朕背黑锅与承受骂名的事,至少目前没有。”明德帝克制地道。
祁王沉声说道:“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本王觉得,陛下还是要防患于未然,即使不愿撤销小太上皇的封号,也要限制她的活动,让她好好地在宫里待着,而不是四处乱跑,省得在外面徒生事端。”
明德帝心中满是不爽,看着祁王,道:“九皇叔,小太上皇的事,你就不用太操心了,朕自有分寸。皇叔对小太上皇若有不满,朕还是那句话,那一千万两银子还你。朕只希望,皇叔不要在这件事上与小太上皇纠缠,毕竟,她只是一岁多的孩子。”
祁王面色微沉:“看样子,陛下是非要袒护小太上皇了?哪怕她做错了事,也要袒护到底?”
他的话里,满是质问。
明德帝眼神微动,道:“皇叔真要这么想,朕也没办法。朕只是觉得,小太上皇对我们大周贡献巨大,没有她,就没有去年的那场大雨,没有她,现在的国库连军饷都发不出,连赈灾的物资都拿不出来。
功劳如此,即使调皮了些,捣蛋了些,也不过只是小问题而已,不值得小题大做,更不值得大做文章。何况,她只是个孩子,孩子调皮些、捣蛋些,岂不是很正常的?”
说着,他严肃起语气:“皇叔,此事,就这样了吧,朕不希望你再对小太上皇的这个事进行纠结。
那笔钱,你若想要,朕这就让人到国库取与你。至于其他的事,就此打住,没必要再谈了。”
祁王算是明白了,不管自己怎么说,皇上也是不会处置小太上皇的,皇上就是绝对的袒护小太上皇,哪怕小太上皇犯了什么大错,他也会袒护到底。
“罢了!”祁王语气冰冷,“那笔银子,就当本王捐献了吧。”
明德帝道:“那就谢过皇叔了。”
祁王道:“既然陛下不愿惩治小太上皇,就这么纵容着她,本王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本王告退。”
行了个礼,走了。
其实,那笔钱,他也不是不想要。
只是,钱都进国库了,他再嚷嚷着要,多少显得有点“不懂事”了。
所以,只能忍痛割爱了。
见祁王终于走了,明德帝不由松了口气。
同时,他在暗暗寻思着,小太上皇去祁王那里讨了银子,祁王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若没问题,小太上皇应该也不会去他那里讨银子吧?
去了,就说明,肯定是有问题的。
毕竟,小太上皇不会无缘无故随便上别人家讨银子。
祁王带着一腔的愤怒,回了王府。
祁王妃问:“如何了?陛下可有处罚小太上皇?”
祁王冷着脸色,道:“处罚?只怕连责骂都不愿,更别说处罚了。”
祁王妃皱眉:“陛下就如此袒护她?”
祁王凝重着语气,道:“本王觉得,本王真要跟陛下纠缠下去,陛下都有可能要跟本王翻脸。就当时的那个气氛,本王已经觉察到,陛下很不满本王在提的这个事情,甚至有生气的苗头,本王这才没有将话题继续下去,省得真的跟陛下闹翻,可就不好了。”
祁王妃道:“那,这个事,就这么算了?”
祁王哼了哼,眼里闪烁着险恶的光芒,道:“算是不可能算的,但,想要通过陛下来制裁那小东西,是没任何指望了的。既然陛下不愿制裁那小东西,就让本王来制裁吧!”
他绝不是一个能够忍气吞声的!
对于上次遭遇的耻辱,他若不找回场子,心中的那股怒火是永远都不可能平息的。
听着祁王说的,祁王妃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了,不由劝道:“王爷,关于小太上皇的事,得慎重啊!”
这小太上皇,简直就是皇上的心头肉,真要对她做了什么,只怕是会引起皇上震怒的!
祁王道:“放心吧,不管本王做什么事,都是不会留下痕迹的。”
这个小太上皇经常四处溜达,甚至跑宫外,而且身边也经常不带人的,他想要派人去对她进行暗中下手,并不是没有机会。
……
在接连几日的赶路之后。
赈灾队伍终于踏入了凉州的地界。
其实,他们能走这么快,也是时芸做了法。
让他们的速度在无形之间加快了。
对此,时芸消耗也有点大,毕竟,人多啊!
故而,这一路,她没事就睡觉,休养生息。
时令辉还一度担心她是不是生病了,直到听了她的心声,知道她是法力消耗得有点多,才会这样的,这才放下了心。
在还没踏入凉州地界的时候,在临近凉州的隔壁省,都已经能够清晰地看见了地震带来的破坏痕迹。
一些山体,都裂开了,山脚全是滚落的石头。
还有路过的一些镇子、村庄,很多房屋,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
在去凉州之前,在隔壁省,时文烁接见了当地的一些官员,并拔了笔银子给他们,让他们拿去赈灾。
当然,这银子也不是白给,在给钱之前,他让这些官员宣誓,这些银子要全部用在受灾的老百姓身上,并签名画押,等他从凉州回来,他会来视察,若发现有做得不到位的,受灾百姓得不到安置,他会直接将他们革职查办,绝不姑息!
他现在是钦差大臣,手上有着很大的权限,是可以罢免这些地方官的!
凉州的这个隔壁省虽然也受到了地震的波及,但,受灾并不算有多严重,所以,时文烁并不在这里久留,而是将当地的赈灾之事交给当地的官员来办,就继续上路了。
离开之后,越靠近凉州的地方,受灾越严重。
终于,抵达了凉州的地界。
越往里走,看到的河山,越是破碎。
他们的内心也是越是震撼!
这还只是在凉州的边缘,真的不敢想象,震中地带,会破碎成什么样,会死伤多少人。
陆陆续续的,可以看到一些在逃难的难民了。
时文烁让人将那些难民拦下,对他们进行询问灾区的情况,并对他们发放救灾的物资。
本来,看到朝廷的人,这些难民还想跑的,毕竟,民怕官在这个时代是刻到了很多人的骨子里的,以为官兵要抓他们,不让他们逃难去别的地方,心中自然是害怕的,不跑才怪了。
结果,得知,这些官兵不是来抓人的,而是来赈灾的,他们心头悬着的石头这才放下,乖乖地过来排队领取物资。
此外,他们也是震惊的:
朝廷居然还会来管他们?
他们还以为,朝廷直接放弃了他们,任凭他们自生自灭了。
对此,他们还在心中怨恨过朝廷。
觉得朝廷只会各种收税,但,在老百姓受灾的时候,却是管也不管。
没想到,这个时候,朝廷竟派了赈灾队伍过来,这队伍看着还挺庞大的,一眼望不到头,还带了很多的救灾物资。
时芸从车上下来,一眼望去,到处是灾民。
这些灾民,不少人还受了伤。
有的,甚至断了胳膊断了腿。
“老伯,你背上的孩子,已经死了。”
她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伯背上背着个孩子,瞧着明显已经死了,可那老伯却还是将孩子背背上,像是不知孩子死了。
坐在路边的老伯抬头,朝时芸看来,见是个小奶娃,长得白白净净的,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
他摇了摇头,说:“我孙儿没死,他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