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珣听完她的话,耳朵突然变得通红,仿佛滴血一般。
他用手掩住嘴唇,假装清了清嗓子,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一手轻轻握住曲承欢的手,一手温柔地抚摸着她的脸庞,哑着嗓子开口:“你……本王……”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沈即急切的声音:“王爷,宫中急报,陛下请王爷入宫。”
盛珣的话被沈即打断,但皇上急召定有要事。
他只得对曲承欢说:“皇兄急召,想来是有要事相商,你先好好休息。”
然后拍了拍曲承欢的手,起身带着沈即等护卫向皇宫奔去。
没想到盛珣这一去,竟被皇帝留在了宫里,多日未回,来报信的人也只说皇帝有要事相商,别的再未多说什么。
皇宫深院之中,皇帝忧心忡忡:“北蛮这次是有备而来啊!对方竟足足有二十万人之多,边境安稳了十四年,这十四年也是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
盛珣眉头紧锁,问道:“对方领兵之人是谁?”
皇上叹了口气,沉重地回答:“来者是北蛮小王子查干哈斯,他正是你十四年前斩杀的那位北蛮王子的亲弟弟。”
盛珣心中一凛,沉声道:“看来,他此行意在为其兄报仇雪恨。三天就夺了一座城池,还把里面的将士斩杀不说,还将尸体悬挂在城头。比他哥哥还要可恨!”
“你常年在凉州守关,熟悉那里,你尽快和兵部户部一起尽快定个章程吧。”
皇帝柔柔眉心,“一天一封战败兵报,咱们急需一场打胜仗。”
“兵部需尽快招募新兵,北蛮有备而来,此战非一朝一夕能够结束。我们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户部也需尽快筹备粮草……”
户部尚书拱手,叹息道:“皇上、王爷,如今国库空虚,户部如今最多筹出两月钱粮……这两年江南有天灾,需要赈灾,陛下还减免了赋税,户部如今所剩无几。哎……”
“把后宫用度减至一半,到时候再放一些宫人出宫,朕的万寿和一些不必要的宴会都先不要办了,还有之前抄了两个大臣的府邸,还未上报户部,到时候都划归军饷。朕的私库还有三十万两,都拿出来吧。先凑够半年的军饷。半年之后赋税收上来再说以后的事吧。”
关于军饷的事皇帝一件一件安排着,他把能想的都想到了。
“只希望周镇能快速退兵吧。”
“皇兄,打算派辅成侯周镇领兵?”
“是。周镇也曾在凉州待过,和北蛮打过多年交道,他去合适。朕见过周镇,他也愿意去。”
“陛下,万万不可,周老侯爷年轻时候领兵作战是没话说,可是他如今五十多岁了。又离开凉州多年,这次北蛮来势汹汹,派周老侯爷前去怕是不妥啊。”
兵部尚书直接反驳皇帝的观点,又继续说道:“淮王爷年轻又驻守凉州多年,臣举荐淮王为帅。”
“李皙!你只需点好你的兵马。”
“陛下……”
“住嘴!”
皇帝怎么会不知道淮王最合适呢,年轻武功高有作战经验有威望,还是个亲王,最重要的是天子的亲弟弟。不论哪一条都比周镇合适。
但是这次北蛮为复仇而来,他不敢放淮王前去。
“陛下,尚书大人说的没错,臣弟去最合适,本来臣弟就打算向陛下请旨领兵的。还请陛下恩准。”盛珣单膝下跪拱手请求道。
“你又来凑什么热闹。朕不许你去!”皇帝呵斥道。
“皇兄……”
“都下去准备各自的事宜吧。”皇帝挥手撵人。
其他大臣遵旨退下,只有盛珣保持姿势不动。
“皇兄,你就让臣弟去吧。”盛珣再次请旨。
“有件事他们不知道,朕接到的密奏那查干哈斯指名道姓的喊你迎战。”皇帝指着他道:“你刚离开凉州没有三个多月就向咱们发难,那查干哈斯摆明了就是冲着你来的,朕怎么还能派你去。王猛、陈兴你是知道的,他们在咱们大允也算是猛将,但是却双双死于查干哈斯手里。况且朝廷可用之兵只有十四万,兵力悬殊。我让你去,就是要你的命啊。”皇帝急得拍桌子。
盛珣缓缓站起身来:“正因如此,臣弟更该去了。”
“我刚离开三月,北蛮就迫不及待,看来是想趁我不在,趁机多夺取城池,二来是想逼我赶紧回去。皇兄我知道你心疼我,可这个时候您可不能意气用事,十四年前我能杀了他哥哥,今天我也能杀了他。皇兄是天子,当以大局为重。退一万步讲,只要为了百姓为了江山,就算这大允没了淮王,又如何!”
“可你,刚新婚呐!之前的事是有小人作祟,现在你才刚过上正常的日子。”
盛珣再次郑重跪在皇帝面前:“还请陛下允臣弟一事……”
不知道盛珣给皇帝说了什么,总之皇帝在盛珣走后,沉默了许久……许久……
盛珣一回到王府,就来到曲承欢的院子。她正在院子里休闲着躺在座椅上,阳光洒在她的脸上,能清楚的看清她脸上的茸毛,鸳儿在旁边给她递着水果,长陵长荆在一旁练习对打,她脸上一直都带着笑意,希望她一生都能过这样如此悠闲无虑的时光。
“王爷,您回来了。”曲承欢率先发现盛珣。
盛珣走上前去:“本王刚回,过来看看。你身子可好些了。”
“都好了。王爷快进屋吧。”曲承欢热情的邀请。
“不必了,本王还有些公务。就先回去了。”盛珣脚步急匆匆离去,留曲承欢独留原地。
盛珣回到书房,心情显得有些沉重。沈即见状,关切地问道:“王爷,您这几天都没回王府,怎么愁眉苦脸的,难道是战事不利?”
盛珣叹了口气,坐在书桌前,拿起笔开始批阅公文。
他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沈即,我已经向皇兄请旨领兵了。”
“王爷领兵不是很正常吗?”沈即还不知道这次打仗的细节,只认为王爷在凉州多年,皇上派王爷前去抵御北蛮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转念一想,又道:“是,王爷刚新婚就前去前线,夫妻分离是有些不妥哈。”
“不过王爷,您这时候不更应该多陪陪王妃吗?”沈即又追问道。
盛珣没有理会他,只说自己想静一下,让沈即先出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曲承欢多次来找盛珣,盛珣每次都用有公务推拒了她,毕竟战事紧迫自己也没多想。
罢了,任务的事情先推迟吧。
没想到出征前这一天盛珣主动来找她,他先把伺候的人遣散,拿出一道圣旨递给她。曲承欢接过来不解地问道:“这是圣旨?王爷给我做什么。”
盛珣迟疑了一会开口道:“这是我向皇兄请的和离圣旨。”
曲承欢感到十分诧异,忙打开圣旨来看,上面确实是允许他们二人和离的旨意。
盛珣有继续道:“和离之后许你另嫁良人,还有一些赏赐,权作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