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东家。
饭桌上。
李晓林、胡少东、胡彦文、胡彦武、胡彦全三兄弟对坐。
四双眼睛盯着李晓林。
在这种压力下,李晓林额头出现细密的汗珠。
他双手平放在大腿上,手指抓了放,放了抓紧,手心攥出了汗水。
胡少东说:“小李啊,婷婷从出生那天,阴差阳错来了我家……婷婷从小就乖巧懂事,孝顺父母……”
三兄弟中,胡彦全年龄最小,从小和胡玉婷关系最亲近。
此李晓林一进门,胡彦全从头到脚扫视了好几遍。
厨房里,程怡、胡玉婷、龚柳月三个,有负责摘菜的,负责炒菜的,负责切菜的。
有说有笑,氛围和客厅完全不一样。
这次来,胡玉婷带了一条大鲤鱼、几把青菜。李晓林在供销社买了半斤水果糖、一瓶白酒、大前门。
程怡盖上锅盖,放下锅铲,“婷婷,小李在城里上班,你们要是结婚,婚后分开住?”
“干妈,晓林哥在厂里住单身宿舍。你也知道,现在福利分房套数少,而且,晓林哥才进厂不到一个月,没有资格。我住村里,空间大,吃菜不用买……”
胡玉婷娓娓道来。
龚柳月帮腔道:“妈,婷婷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城里租房一个月要好几块呢,白花那个钱做什么!”
程怡点点头,“婷婷,晓林有自行车吗?要是有自行车,晓林回村、进城也快一点。”
“没有。晓林哥没有自行车票,买不了。”胡玉婷说。
现在凭票供应,像自行车这种紧缺的交通工具,没有票,只有钱是买不到的。
之前胡玉婷想过去回收站收破旧自行车,修一修,换零件,修好后刷漆就像新的一样。
但是,李晓林去了回收站,自行车缺胳膊断腿,没有修好的可能。
现在的人不傻,要是能修好绝不会丢。
程怡抿唇道:“这倒是个问题。婷婷,自行车不急。回头,我问一问有没有换票的。”
“干妈,锅里沸腾了,打开看一看,不要烧糊了。”
胡玉婷闻到了一丝烧焦的味道,连忙提醒程怡。
“哎呀,顾着说话忘记了锅里。不要糟蹋了鱼!”
午饭,有鱼有肉。人多了坐不下,分了大人和小孩两桌。
李晓林在四个男人的灌酒下,喝得脸上通红。
酒品见人品。李晓林喝醉后,安静的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睡了三个多小时,李晓林晕乎乎的醒来了。
脑子一清醒,李晓林后悔了。要是酒后像战友说的跳上桌子打醉拳,我在婷婷养父母面前的印象会变差。
实际上,李晓林完全没有耍酒疯。打醉拳是战友们记错了人。
因为时间太晚,胡玉婷没有回村,今晚住胡慧慧的房间。
李晓林直接回厂里宿舍住。
次日一早。
胡少东一家人起床上班。胡玉婷跟着起床,她打算在城里转一转,然后坐李三叔的骡车回村里。
一条小巷,张力靠着墙壁坐着,眼睛没有错过眼前经过的一个人、一只猫。
胡玉婷看到高中同学张力有点吃惊。
“张力?你不是下乡去了吗?”
“胡玉婷,是你啊!你不是回亲生父母家了吗?”
“我进城逛逛。”
“我病退回城了。”
“啊!我记得你身体一直很好,怎么会……”
“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一次坐拖拉机进城买生活用品,拖拉机翻车掉水沟,我的腿被压坏了,不能下地干活,就回城了。”
张力拄着拐杖走了几步,左脚完全使不上力。
“对不起,我不知道。”
“没关系,我已经习惯了。这样挺好的……”张力声音变小,“对了,胡玉婷,你要换自行车票吗?我刚到手一张。”
胡玉婷瞬间紧张了,这是遇到黑市接头人了。
“我在村里没有工作,没有粮票、油票、肉票和你换。”胡玉婷小声回道。
“我们是老同学,我不和你说空话。可以用其他东西换,只要够量。”
“河里的大鲤鱼行吗?”
“行,250斤鲤鱼换自行车票。”
“这么多?”
“胡玉婷,我这是最高价了,四毛一斤。自行车票是紧俏货。”
“我要回去找帮手,这么多我一个人运不了。”
“好。下次进城直接来找我就是,我给你留着。”
两人接着老同学叙旧。张力得知胡玉婷已经有了对象,淡淡撇了一下嘴没有继续问。
回到村里,胡玉婷开始想怎么把空间里的东西合理拿出来。
250斤,一个女孩子要是运进城,别说张力不相信,胡玉婷自己也不信。
看来要找帮手了。
胡玉婷眼睛一转,吴跃不就是最好的助手。他熟门熟路,我只要提供有来源的货不就行了。
五月的天气多变,连续下了几天雨。好的情况是,进城的路没有大滑坡。
李晓林家的老房子没有在滑坡的那一面,土房子有些漏水,茅草顶补一补就好了。
天气放晴,胡玉婷和村里的女孩子进山捡菌子。先一通捡,回家后分出可食用和不可食用。
这时,胡玉婷知道机会来了。
在一个积水坑,胡玉婷放了十几条大鲤鱼、草鱼。
胡玉婷回家后,悄悄告诉胡清河和向翠花。
两人没有声张,让胡玉婷去找吴跃来家里。
不久,吴跃来了。
胡清河笑眯眯的说:“小跃,最近过得好不好?”
吴跃回道:“五叔,还行。就是吧,没有油水,和山上的兔子一样光吃素了。”
“小跃,这些日子下雨,山里的树枝都冲下来了,晚些时候,我们一起去捡柴。”
“好啊,五叔。我回去准备。”
晚上,胡清河、吴跃、胡玉婷三个人悄悄出门。
吴跃袖子里藏着虎头牌手电筒。
在胡玉婷的带路下,三人到了水坑。
鱼头攒动,一条有小臂长草鱼在手电筒的照射下跳出了水坑。
胡清河和吴跃瞬间来了精神。
这竟然是真的!
两人挽裤子,下水捉鱼。胡玉婷在水坑边帮忙,顺便放鱼。
满满当当四个筐放满了,水坑里的鱼还很多。
“小跃,先送一批进城。地方知道了,明晚再来。”
“好嘞。”
连夜进城,胡清河和吴跃来到了张力家。
张力家是平房,在偏僻的外围区域。吴跃经常往城里跑,胡玉婷一说他就知道是哪里。
第一次送货成功。连续三晚,两人将水坑里的鱼捉完了。
结算后,自行车票换到了,其余的按4毛一斤换钱。
张力知道这是最后一筐了,有些依依不舍、遗憾。
“胡叔、跃哥,以后还有这样的好东西,直接送到我家。我全收。”
吴跃心道:你倒是想得美!这样的好事哪能天天有!村里人都知道河里有鱼,但就是没人能网上来。
胡清河说:“小张啊,这次是下雨从山里冲下来的,我们运气好而已。以后的事说不准。”
回村里的路上,胡清河和吴跃按劳分配。
“婷婷要占一成,剩下的我们两个平分。小跃,你觉得怎么样?”
“行,五叔。就按你说的分。”
没有争吵,胡清河和吴跃还没进村就分好了。自行车票,胡清河留着。李晓林要买自行车用。
相对的,吴跃分的钱多。
这天休息。
李晓林提着酒和肉回村,找了村长家的春花婶子做媒人,到胡清河家提亲。
一切顺利进行。彩礼200元,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
结婚日子定在十月三号。
胡清河当晚将自行车票给了李晓林。
“五叔,你怎么有票!”
“这是婷婷干妈给婷婷的。你不要到处说,闷在肚子里。你只要对婷婷好,就对得起干妈干爸。”
“我知道了,五叔,你放心,我会孝敬婷婷干爸干妈的。”